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興寧花燈

鎖定
興寧花燈是中華民間藝術的一朵瑰麗奇葩,與北京六格花燈(宮燈)一脈相傳,是興寧重要傳統民俗賞燈的載體,凡賞燈必定有花燈,承載着千百年來濃厚的客家民俗文化和中華傳統花燈文化。
中文名
興寧花燈
地    點
興寧
所屬類型
民間藝術

興寧花燈非遺簡介

據專家考證,興寧花燈起於宋元,盛於明清。有據考證的至今也已有近600年曆史。在興寧,不但有很多有關花燈的傳説,而且明清《興寧縣誌》多處記述了興寧花燈、賞燈的盛況。其中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修《興寧縣誌天文部節序》中記載:上元採松竹結棚通衢綴華燈徹夜蕭鼓喧鬧......謂之賞燈。明崇禎《興寧縣誌風俗》中記載:上元自十三至十八各寺廟結綵張花燈張宴設樂放花燒爆自昏達旦。清咸豐《興寧縣誌風俗》記載:元夜結綵張燈,有魚龍、走馬、牡丹、蓮花諸燈.......自十一夜至十七夜,郭門馳禁。同時,在興寧有因製作花燈而被命為花燈張和花燈屋。據調查,興寧至今仍有興田街道的花燈張、龍田鎮的磐石圍、羅崗鎮甘村的花燈屋、刁坊鎮吳屋等20多個花燈製作專業村屋;他們製作花燈的歷史都在200年以上,有好些村屋延續至今達500餘年。清康乾時期,興寧花燈隨着客家人第四、五次大遷徙而流傳至本省的惠陽、淡水、河源、龍門、連平、翁源等地和廣西、四川等省。聞名全國的忠信花燈就是清中期從興寧花燈流傳過去的。
興寧花燈品種多樣,風格各異,地方特色明顯。按形態分有龍鳳燈、金柱燈、百子燈、圍龍燈、狀元燈、宮燈、寶蓋燈、伯公燈、觀音燈、搖錢燈、廊燈、圓燈、蓮花燈等。按使用範圍分有賞燈專用燈、敬神祭祀燈、演戲專用燈、裝飾燈、照明燈、堂號燈等。在眾多品種中,供賞燈民俗使用的十二門龍鳳燈、六門金柱燈、十二門百子燈、十二門圍龍燈、八門狀元燈和走馬燈等是興寧傳統花燈的主要產品,它集各種花燈藝術文化於一體,是興寧花燈的代表。 [1] 
興寧花燈被列入梅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3] 

興寧花燈工藝特徵

一、製作工藝:
1、選竹:要選成熟、少節、垂直竹子,
2、裁竹:根據花燈規格大小進行裁竹。曬乾後可進行裁竹。
3、削蔑,砍蔑,火燻或高温消毒。
4、扎架:12條主柱、5條內圍、5條外圍,十字內橫柱(米字柱)上下各三條。6條內統柱、12條上曲七、12條下曲七組成。用繩子將柱外
5、裁紙:根據燈架大小裁紙。圍、內圍紮結實。外圍為12角、內圍為8角。
6、糊紙:在花燈架周圍貼上牆紙、色紙。
7、畫人物畫:根據花燈扇面大小畫上固定的人物畫。
8、貼人物畫:按扇面貼上畫好人物畫。
花燈分為上、中、下三層,中層又分為上下兩層,各有六扇大門、六扇小門構成,並有老式和新式之分。老式的花燈中上層六扇大門比較講究,分別是手工一筆一畫描繪《恭賀新禧》、《狀元及弟》、《狀元騎白馬》、《弦簫鼓樂》、《全家祿滿朝貴》、《百歲老人抱子孫》等太平盛世的祈福圖案。中下大門為文官、武官各三組,小門為龍角。花燈內一竹碗盞油燈。外面掛六條花帶或貼有紅花、白花等。新式花燈的六個扇面則是金童玉女、接財接丁等印刷圖案。
製作一盞花燈看似簡單,但費時較長,每年中秋後即選砍竹子、裁料、火燻,秋收後開始扎架、糊紙、貼畫,正月初開始掛彩花。預定的花燈須在正月初七全部製作完成,初八起就會有賞燈的預定户敲鑼打鼓、鳴放鞭炮,有的甚至舞動醒獅前來迎接花燈。 [4] 
二、花燈圖案解釋:
1、紅花、白花:紅花代表女孩,養女兒叫添紅花;白花代表男孩,養男孩又叫添白花。一般花燈裝飾白花多過紅花。
2、恭賀新禧:表示親戚朋友前來祝賀
3、狀元騎白馬:表示子女有出息,做官,增加喜氣,祝吉之意。
4、仙居送子:表示祝願主家多養男孩,添丁,出人才之意。
5、龍角:表示要有龍氣,要有好的屋場風水。
6、全家祿滿朝貴:表示主家又富又貴,有屋場風水,表示大家有福氣。希望子孫做官、發財,有出息之意。
7、弦簫鼓樂:表示節日喜慶場景,鶯歌燕舞,吃喝玩樂。也有在外做官回家感謝親朋對自己家庭、父母關心之意。
8、文官、武官:可以認為此屋有做文官,有做武官的,也有祝願子孫文武雙全之意。
9、狀元及弟:是中國傳統吉祥圖之一,長輩希望孩子長大後有出息,科舉成功,高中狀元;騎龍,如同鯉魚跳龍門而成龍一般,出人頭地也。狀元及第象徵功名和高官厚祿。
好些圖案表示良好祝願意思,祝願家族繁榮昌盛、財源廣進、升官發財、無災無難之美好意願。 [4] 

興寧花燈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序號
級別
類別
項目名稱
傳承人
1
市級
傳統美術
興寧花燈
陳佛光
參考資料: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