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與歌者米嘉榮

鎖定
《與歌者米嘉榮》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一首短詩。此詩語言詼諧,寫久負盛名的老歌手米嘉榮 年老了不受年輕一代重視的境遇,以需染鬍鬚來迎合時尚戲之,隱含了詩人對朝中先輩受新貴排擠的激憤之意。
作品名稱
與歌者米嘉榮
作    者
劉禹錫
創作年代
中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與歌者米嘉榮作品原文

與歌者米嘉榮版本一

與歌者米嘉榮
唱得涼州意外聲,舊人唯數米嘉榮
近來時世輕先輩,好染髭鬚事後生 [1] 

與歌者米嘉榮版本二

與歌者米嘉榮
一別嘉榮三十載,忽聞舊曲尚依然。
如今世俗輕前輩,好染髭鬚事少年。 [2] 

與歌者米嘉榮註釋譯文

與歌者米嘉榮詞句註釋

⑴米嘉榮:中唐著名的歌唱家。
⑵涼州:樂曲名,即《涼州曲》。意外:料想不到;意料之外。
⑶唯數:一作“唯有”,一作“難數”。
⑷時世:一作“年少”。先:一作“前”。
⑸髭(zī)須:嘴上邊的鬍子。後生:少年,小夥子。 [1]  [3] 

與歌者米嘉榮白話譯文

能夠唱出《涼州》絕妙的歌聲,老相識中就數你米嘉榮。近來的時世卻輕視前輩,好好染黑鬍子服事後生。 [3] 

與歌者米嘉榮作品鑑賞

現存劉禹錫詩中有兩首提到米嘉榮,另一首的題目寫作《米嘉榮》,是此詩的初稿。《與歌者米嘉榮》,從反面落筆,於温柔敦厚中透憤懣不平,工巧新穎,深得風人之旨。
“唱得《涼州》意外聲,舊人唯數米嘉榮。”《涼州 》是曲調名,原是涼州(今甘肅武威一帶 )民歌,由唐玄宗時的西涼府都督郭知遠進獻朝廷。據記載,《涼州》在唐代宮廷中演出時,有人反對,説能引起“悖動之事”、“播遷之禍”,但也有人大聲歡呼。可見,《涼州 》是具有意外之聲、奇特之調的曲子。《涼州》曲調的不尋常,襯托着米嘉榮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技藝。“舊人唯數”,又從正面突出米嘉榮。因為,米嘉榮的技藝越高超,就越能贏得人們對他被冷落的同情。
“近來時世輕先輩,好染髭鬚事後生。”筆鋒一轉,突出題旨。米嘉榮一身絕技,理當受人敬重,可社會上流行的風氣是輕先輩重後生。詩中説:時世如此,您還是將就點,將白了的鬍子染染黑,去伺候那些年輕人吧。勸慰之中,暗含着無限辛酸和詩人自己的憤世之情。被時人視作“宰相之器”的劉禹錫,由於政見不同而遭貶逐或投閒置散。如果要爭取進用,就得放棄自己正確的政見,這就正像身懷絕技的老藝人“染髭鬚”去“事後生”。劉禹錫反對“時世輕先輩”,卻奉勸人們“染髭鬚事後生”,這是忍着憤怒的温存,含着淚水的笑意,而自隱藏着諷刺的鋒芒。這種手法,即所謂“正言若反”,於正中見反,於平和中見激盪,能使人體會到詩人的委屈,能激起人們更多的同情。老子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説,有急切直率之嫌;反説,有尖鋭潑辣之忌。只有這種正反結合的“ 正言若反”,可以化尖鋭潑辣為含蓄藴藉,化急切直率為委婉淳厚,使詩意更為雋永深長。 [4] 

與歌者米嘉榮作者簡介

劉禹錫畫像 劉禹錫畫像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縣)。貞元間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辭科。授監察御史。曾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後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和柳宗元交誼甚深,人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多所唱和,並稱“劉白”。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託政治內容。《竹枝詞》、《柳枝詞》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有《劉賓客集》、《劉夢得文集》。 [5]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12
  • 2.    與歌者米嘉榮(唐·劉禹錫)  .搜韻網[引用日期2014-09-07]
  • 3.    梁守中 譯註.劉禹錫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75-76
  • 4.    湯貴仁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845
  • 5.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