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

鎖定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 voluntary counseling & testing, HIV VCT)是指需要進行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檢測的個體,經過諮詢,在充分知情和保密的情況下,對是否做艾滋病病毒檢測自願做出選擇的過程。VCT既是艾滋病防治規劃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一種高效益的艾滋病病毒預防干預措施 [1] 
VCT的過程包括檢測前諮詢、艾滋病病毒抗體篩查檢測、檢測後諮詢三部分。通過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不僅可以儘早發現、及時治療和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為求詢者特別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心理支持,而且可以促使求詢者減少不安全行為,預防艾滋病病毒的傳播,有利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開展 [2] 
建議發生過高風險行為的人員在高風險行為後4周接受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在我國各VCT門診及部分醫療機構和社會組織均可進行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無論檢測結果如何,都應聽從專業人員的指導採取下一步措施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正)明確提出,學校、幼兒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VCT相關知識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瞭解相關知識有利於在兒童青少年範圍內減少艾滋病病毒感染風險 [3] 
近年來,我國VCT門診艾滋病病毒檢測量呈上升趨勢,但其利用率仍較低,還有許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尚未知曉自己的感染狀況。目前,艾滋病相關檢測技術正在向更準確、更快速、窗口期更短等方向不斷髮展,普及VCT知識需要各界人士共同參與 [4] 
中文名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
外文名
HIV 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
外文名
HIV VCT
VCT
別    名
自願諮詢檢測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概念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是指在專業的VCT機構中,在充分知情和保密的情況下,需要進行檢測的個體經過諮詢對是否做艾滋病病毒檢測自願做出選擇的過程 [1]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包括(1)檢測前諮詢;(2)艾滋病病毒抗體篩查檢測;(3)檢測後陰性、不確定結果或陽性結果諮詢,共3個流程。世界衞生組織(WorldHealth Organization, WHO)指出,所有艾滋病檢測服務都需要遵循“5C原則”,即知情同意(Consent)、保密(Confidentiality)、諮詢(Counseling)、結果準確(Correct test results)和聯繫(Connection/linkage) [5]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檢測環節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檢測前諮詢

求詢者需先到接待處登記,期間可閲讀一些艾滋病相關知識的宣傳材料,接待員將介紹完整的服務流程,稍作等待後即可進入諮詢室。需要注意的是,在登記時,無需提供任何身份證件或材料,可以使用假名進行登記 [5] 
檢測前諮詢一般需要15~20分鐘,整個諮詢過程完全保密。諮詢員會向求詢者瞭解其個人及性伴侶的高風險行為情況、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險程度等,從而進行危險因素評估,並討論降低危險因素的方法。隨後,諮詢員將會向求詢者説明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方法和結果的含義,並向求詢者瞭解既往檢測情況,判斷求詢者應對檢測結果的能力。最後,諮詢員會與求詢者一同探討接受檢測的作用和利弊,由求詢者決定是否接受檢測 [5]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艾滋病病毒抗體篩查檢測

求詢者先進行登記、採血,之後等待檢測結果。登記時可選擇匿名或使用代號,但當檢測結果為陽性或需要出具結果檢測報告時,需提供本人真實姓名及身份證號。血液樣本驗收合格後,用初篩試劑進行檢測。若初篩呈陰性反應,則作艾滋病病毒抗體陰性報告;若初篩呈陽性反應,則進行重複檢測,使用兩種試劑進行復檢。若兩種試劑複檢結果均為陰性,作艾滋病病毒抗體陰性報告;如均為陽性反應或一種試劑陽性,做疑似陽性報告,樣本將送上級實驗室進一步證實 [5]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檢測後諮詢

陰性結果諮詢
檢測後陰性結果諮詢的過程相對簡單。諮詢員簡練告知陰性結果後,確認本次檢測是否在窗口期,如有必要建議再次複查。隨後,諮詢員將與求詢者討論改變高風險行為的可能性,預防今後感染 [5] 
疑似陽性結果諮詢
諮詢員告知結果後,會詳細解釋檢測結果的含義,解答相關疑問,並建議做確證實驗,開具確證實驗轉介單。若求詢者的情感心理方面難以接受檢測結果,諮詢員將幫助求詢者調節心理狀態,討論可獲得的支持及轉介服務,鼓勵求詢者與性伴侶溝通、改變危險行為,參與後續的複診隨訪 [6] 
需要注意的是,當檢測結果為陽性時,需提供本人的真實姓名及身份證號,以供病情上報。保密原則是VCT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未經求詢者同意,不得將其姓名、檢測結果和有關個人、家庭、工作、治療、求助、轉介等情況透露給他人。因此,求詢者無需擔心個人信息的泄露 [2]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的必要性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數據呈現

截至2018年9月30日,我國報告現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49602例 [7]  ;2017年,我國經由艾滋病病毒檢測診斷報告的感染者為13.5萬例。近年來,經由檢測並診斷報告的感染者中,90%以上是性傳播感染。發生無保護性行為,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我國還有相當一部分的感染者,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接受檢測,尚不知曉自己感染狀況 [8]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政策法律要求

接受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不僅是我國公民的權利,也是一種義務。
根據《艾滋病防治條例(2019年修訂版)》第三章第二十三條,中國實行艾滋病自願諮詢和自願檢測制度。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衞生主管部門指定的醫療衞生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衞生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制定的艾滋病自願諮詢和檢測辦法,為自願接受艾滋病諮詢、檢測的人員免費提供諮詢和初篩檢測 [9] 
第三章第三十八條規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應當履行下列義務:(一)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指導;(二)將感染或者發病的事實及時告知與其有性關係者;(三)就醫時,將感染或者發病的事實如實告知接診醫生;(四)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防止感染他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傳播艾滋病 [9]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對個人的好處

通過檢測可以儘早發現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儘早開始抗病毒治療。感染早期,病毒載量較低,免疫受損程度較低,表達白細胞分化抗原4的T淋巴細胞(CD4+T淋巴細胞)水平較高,治療後免疫功能更容易恢復,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 [10]  。同時,及時發現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產婦,幫助孕婦做出最有益的選擇,減少艾滋病對母嬰健康的危害。另外,通過VCT門診的支持性諮詢,獲得心理情感上的支持,消除疑慮和心理壓力,幫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樹立信心,適應生活環境。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對社會的好處

通過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國家疾控中心及衞生部門可以獲得更全面的艾滋病疫情數據,方便艾滋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開展;早檢測早發現,可以更早採取措施,如使用安全套、開展抗病毒治療等,保護性伴侶,避免艾滋病病毒進一步傳播 [7]  ;有助於艾滋病相關服務“正常化”,有利於消除歧視、爭取社會支持 [5]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需檢測人羣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家屬或密切接觸者;
  •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親所產新生兒;
  • 有過無保護性行為者(尤其是無保護的婚外性行為、多性伴侶性行為、男男同性性行為等)
  • 與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的人員;
  • 既往有償賣血者(到非法採血點賣血);
  • 懷疑接受過不潔血液和血製品者;
  • 使用過未經嚴格消毒的針具注射者;
  • 有破損的皮膚、黏膜,不慎接觸到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體液者;
  • 其他自願接受艾滋病諮詢檢測的人員 [2]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檢測時間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窗口期

從艾滋病病毒進入人體開始,到血液中產生足夠量的、能用檢測方法查出的艾滋病病毒抗體之前結束,這段時期稱為窗口期。因此,感染艾滋病病毒後,並不能馬上檢測出是否感染。窗口期的長短主要取決於所採用的血清學檢測試劑的類型和個體的免疫反應。在先進的檢測手段下,艾滋病的窗口期已被縮短為14~21天 [6]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窗口期檢測不出艾滋病病毒抗體,但艾滋病病毒核酸有可能已在體內開始複製,同樣具有傳染性。因此,在窗口期期間發生性行為,建議使用安全套,保護性伴侶不受感染 [5]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建議檢測時間

建議在高危行為後4周檢測艾滋病病毒抗體,大多數感染者4周時可以檢測到抗體;若4周結果為陰性,一般情況下無需再次檢測,但少部分近期發生過高風險行為的人,可以在4~6周後再次檢測 [5]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檢測方法

快速診斷檢測(quick diagnosis tests, RDTs)是擴大艾滋病檢測服務的關鍵工具。可以在不同的環境下,由受過培訓的非專業人員、衞生保健工作者和實驗室專業人員來進行,不用考慮基礎設施,因為他們不需要專門設備或靜脈穿刺進行標本採集 [4] 
我國《艾滋病免費自願諮詢檢測管理辦法》涉及的免費範圍為艾滋病諮詢和初篩試劑,包括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和明膠顆粒凝集法(particle agglutination, PA)試驗試劑及相關諮詢 [11] 
艾滋病檢測首先進行的是抗體初篩檢測,由於靈敏性高,具有一定“假陽性”概率。如果初篩檢測結果為陽性,一定要進一步做確證試驗,才能確診 [6]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檢測地點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自願諮詢檢測門診(VCT門診)

自願諮詢檢測門診通常設在當地疾控中心/醫院/婦幼保健院。提供初篩檢測服務的自願諮詢檢測機構名錄,以及提供確證檢測服務的確證實驗室名錄,可以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查詢 [12]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其它

各地縣級以上的醫院與婦幼保健機構均可以提供艾滋病病毒檢測服務,大部分基層醫療機構也可承擔該服務。同時,部分開展艾滋病預防活動的社會組織,例如“紅絲帶之家”也可提供檢測 [6] 
當前,一些高校提供自助尿液檢測包售賣機,可以通過購買自助檢測包進行檢測。這種售賣機隱藏在普通自動售貨機中,外表看上去並無二致,但藏有一個投樣箱,用於接收密封好的尿液樣本,廠家派人收回後即可進行檢測,返回結果。另外,也可在正規渠道購買艾滋病唾液檢測試劑,在家中進行簡易檢測(不同試劑盒的檢測方法不一,可參考説明書) [6] 
自助尿液檢測包售賣機 自助尿液檢測包售賣機
需要注意的是,自行檢測的結果可能有誤,建議到自願諮詢檢測門診進行進一步確證檢測 [6]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檢測結果的意義及建議措施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檢測結果為陰性時

一般而言,提示未感染艾滋病病毒。但由於窗口期的存在,對於有持續高風險行為的艾滋病病毒陰性者建議進行復檢。建議4~6周後再次檢測,在此期間不再發生高風險行為,也沒有檢測到抗體,則可排除艾滋病病毒感染 [5] 
確定檢測結果陰性,只能説明本次高風險行為沒有造成感染。要時刻注意保護自己健康,要堅持每次性交行為使用安全套 [6] 
對於那些已經採取艾滋病病毒暴露後預防(HIV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PEP)的個體、通過母親暴露於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preven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PMTCT)治療方案的嬰兒,以及採取艾滋病病毒暴露前預防(HIV 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的個體,其檢測陰性結果都應謹慎判讀 [5]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檢測結果為陽性時

初篩檢測由於靈敏性高,存在“假陽性”現象。如果初篩檢測結果為陽性,必須進一步做確證試驗,才能確診 [6] 
若確診艾滋病病毒感染,可以到當地的疾病控制機構獲得免費、保密、專業諮詢和心理支持服務。要儘早接受抗病毒治療,治療越早,效果越好。國家有免費抗病毒治療藥物,每個地區都有開展抗病毒治療的定點醫院。建議採取防護措施,保護性伴侶不被感染,同時建議告知性伴侶接受檢測 [6] 
不必擔心個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會被他人知道,感染者的個人隱私受法律保護。《艾滋病防治條例(2019年修訂版)》第三章第三十九條規定:“未經本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公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的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肖像、病史資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斷出其具體身份的信息 [9]  。”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我國各部委相關教育類文件

VCT作為艾滋病相關知識的主要內容之一,在教育中往往會從知識的掌握、自我保護、及時尋求幫助、拒絕歧視等角度進行呈現。我國各部委發佈的相關教育類文件中,《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2007)、《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8)、《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中小學健康教育規範》(2011)、《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7)均從疾病預防、自我保護等角度強調了VCT知識教育的必要性,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內容。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

初中年級
模塊二:預防和應對公共衞生事故
  • 瞭解艾滋病的基本常識和預防措施,形成自我保護意識 [13] 
高中年級
模塊二:預防和應對公共衞生事故
  • 掌握預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識和措施,正確對待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13]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8)

水平四(初中階段)
疾病預防
  • 艾滋病的基本知識。
  • 艾滋病的預防方法。
  • 判斷安全行為與不安全行為,拒絕不安全行為的技巧。
  • 學會如何尋求幫助的途徑和方法。
  • 與預防艾滋病相關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識 [14] 
水平五(高中階段)
疾病預防
  • 艾滋病的預防知識和方法。
  • 艾滋病的窗口期和潛伏期 [14]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水平四(7~9年級)
身體健康
  • 瞭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識及預防方法,不歧視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者 [15]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中小學健康教育規範》(2011)

水平四(初中階段)
預防疾病
  • 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識。
  • 掌握艾滋病的預防方法。
  • 判斷安全行為與不安全行為。
  • 拒絕不安全行為的技巧。
  • 學會尋求幫助的途徑和方法。
  • 瞭解與預防艾滋病相關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識 [16] 
水平五(高中階段)
預防疾病
  • 掌握艾滋病的預防方法。
  • 瞭解艾滋病的窗口期和潛伏期 [16]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水平五
提高預防疾病的意識和能力疾病預防
  • 瞭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17]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疾病預防
  • 常見傳染病(如流感、結核病、病毒性肝炎等)的預防。
  • 定期進行健康體檢的意義和項目選擇。
  • 常用的健康指標、正常範圍,測定身體健康狀況的常用方法(如測量腋温和脈搏、血壓等)。
  • 正確選擇必要、有效的保健與保險服務 [18] 
性與生殖健康
  • 艾滋病的傳播、流行與控制,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為和預防措施,艾滋病諮詢檢測和服務,不歧視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 [18]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

核心信息七
  • 掌握正確的生殖與性健康知識,避免過早發生性行為,預防艾滋病等性傳播疾病。
  • 接受和參與全面性教育,可提升青少年對性與生殖健康的認知水平,提升保護自身、尊重他人身心健康的責任意識 [19]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全面性教育相關的教學內容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學習目標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在全面性教育中,對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相關內容的學習同時涉及到知識要點和相關技能。在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中,與“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相關的學習目標主要出現在核心概念8“性與生殖健康”下的第2個主題“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污名、關愛、治療及支持”和第3個主題“理解、認識與減少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內的性傳播感染風險”,內容貫穿5~8歲、9~12歲、12~15歲、15~18歲以上四個年齡段,具體學習目標如下 [20] 
核心概念8:性與生殖健康
主題2: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污名、關愛、治療及支持
學習目標(5 ~8歲)
要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享有平等的權利,也可以有所作為
學習者將能夠:
  • 説明在正確的護理、治療和支持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可以過上美滿的生活,如果願意,他們也可以擁有自己的孩子(知識);
  • 意識到和所有人一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權利獲得平等的愛、尊重、關懷和支持(以及及時的治療)(態度)。
要點:有許多有效醫療手段可以幫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學習者將能夠:
  • 説明在得到關愛、尊重和支持的情況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能夠通過有效的醫療手段控制自己的狀況(知識) [20] 
學習目標(9~12歲)
要點:對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來説,能夠在安全的支持性環境中談論自己的感染者身份非常重要
學習者將能夠:
  • 描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坦誠談論自己的感染者身份會有哪些益處以及會面臨哪些挑戰(知識);
  • 明白一些人出生時即攜帶艾滋病病毒,而另一些人則是後天感染的(知識);
  • 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責任確保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享有安全的支持性環境(態度);
  • 展示如何創建安全的支持性環境(技能)。
要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具有特殊的護理和治療需求,其中的一些治療可能有副作用
學習者將能夠:
  • 解釋為什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具有特殊的護理和治療需求,包括一些可能的副作用(知識);
  • 明白艾滋病的治療將貫穿一生,而且常常會帶來副作用和其他挑戰,並可能需要關注營養問題(知識);
  • 説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兒童和年輕人也可以從治療中受益,但在青春發育期需要重點注意藥量和用藥依從性問題,並且要控制副作用(如骨密度和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耐藥性)(知識);
  • 列舉並展示人們可以如何獲取艾滋病的護理和治療服務(技能)。
要點: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會影響家庭結構、家庭角色和責任
學習者將能夠:
  • 解釋艾滋病病毒並不是建立親密關係、享有家庭或性生活的障礙,因為無論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人們都可以一起生活,發生性關係,也可以生育並保證孩子不攜帶艾滋病病毒(知識);
  • 闡述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如何影響家庭,包括家庭結構、家庭成員的角色和責任(知識);
  • 解釋在獲得來自家庭與社區的支持以及服務和治療的前提下,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保持健康,生下健康的孩子並進行母乳餵養(知識);
  • 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責任支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態度);
  • 展示支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不同方法(技能) [20] 
學習目標(12 ~15歲)
要點:在恰當的關愛、尊重和支持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能夠有意義地生活並且不受到歧視
學習者將能夠:
  • 斷定基於艾滋病病毒感染狀況而歧視他人是違法的(知識);
  • 意識到一些人從出生開始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通過獲得治療和支持,他們可以過上美滿、健康而有意義的生活(態度)。
要點:只要願意,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內的每一個人都有平等的權利通過婚姻或長期承諾向別人表達性感覺和愛
學習者將能夠:
  • 解釋為什麼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內的每個人都有權利對別人表達性感覺和愛(知識);
  • 支持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內的每個人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性感覺和愛的權利(態度)。
要點: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所組織或有他們參與的支持小組和項目可以提供幫助
學習者將能夠:
  • 解釋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組織或有他們參與的支持小組和項目能夠提供什麼幫助,並描述他們所能提供的服務(知識);
  • 理解並讚許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組織或參與的項目所提供的幫助(態度);
  • 展示如何找到當地的支持小組和項目(技能) [20] 
學習目標(15~18歲以上)
要點:在恰當的關愛、尊重和支持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在一生中充分實現自己的價值
學習者將能夠:
  • 分析針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受艾滋病影響的人羣的污名和歧視為何產生以及造成的影響(知識);
  • 找出本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主要倡導者(男性、女性和跨性別),並描述他們在改變人們對艾滋病病毒的認識和保護其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方面做出的貢獻(知識);
  • 欣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取得的成就(態度);
  • 開展權利倡導活動,支持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內的每個人免受污名和歧視的影響(技能) [20] 
主題3:理解、認識與減少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內的性傳播感染風險
學習目標(5~8歲)
要點:免疫系統能夠保護人體免受疾病的侵害並幫助人們保持健康
學習者將能夠:
  • 描述“健康”和“疾病”的概念(知識);
  • 解釋人體有免疫系統,可以保護人體免受疾病的侵害(知識);
  • 列舉人們保護自身健康的不同方式(知識)。
要點:人們可能會在生病時仍然看起來很健康
學習者將能夠:
  • 想到有些人即使生病,也可能會看起來很健康或感覺自己仍然很健康(知識)。
要點:無論生病與否,每個人都需要愛、關心和支持
學習者將能夠:
  • 描述人們無論在何種健康狀況下都需要愛、關心和支持(知識) [20] 
學習目標(9~12歲)
要點:人們可能會因為和性傳播感染者發生性行為感染艾滋病病毒或發生其他性傳播感染。人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降低感染的風險
學習者將能夠:
  • 列舉在青年羣體中最常見的性傳播感染類型(例如艾滋病病毒、人類乳頭瘤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沙眼衣原體和淋病奈瑟菌感染等)和最常見的傳播途徑(知識);
  • 描述為什麼艾滋病病毒不會通過日常接觸傳播(如握手、擁抱、共同一個杯子喝水等)(知識)。
要點:艾滋病病毒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傳播,包括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發生無保護的性行為
學習者將能夠:
  • 列舉艾滋病病毒的不同傳播途徑(例如與被感染者發生無保護性行為;輸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與他人共用注射器、針頭或其他鋒利器具;在懷孕、分娩和哺乳期間)(知識);
  • 説明絕大部分人感染或傳播艾滋病病毒都是由於和被感染者發生了無保護的插入式性交(知識)。
要點:有一些方法可以降低艾滋病病毒或其他性傳播感染的風險
學習者將能夠:
  • 描述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或傳播風險的不同方法,包括病毒暴露之前(例如使用安全套,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進行男性自願包皮環切手術,或採取艾滋病病毒暴露前預防並同時使用安全套)和之後(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采取艾滋病病毒暴露後預防)(知識);
  • 描述正確使用安全套的步驟(知識);
  • (在有供應的地方)描述在什麼年齡以及在什麼地點可以接種生殖器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知識);
  • 展示通過溝通、協商和拒絕等技能來抵禦違背個人意願的性壓力,或果斷表達採取安全性行為的意圖,包括堅持正確使用安全套或其他避孕措施(技能)。
要點:檢測是確定一個人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或發生其他性傳播感染的唯一途徑;針對艾滋病病毒和絕大多數性傳播感染都已經有治療手段
學習者將能夠:
  • 展示對於自己所在社區中針對大多數常見性傳播感染(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內)的檢測和治療都有所瞭解(知識);
  • 列舉對想要進行檢測的人表示支持的不同方式(知識);
  • 認識到為接受檢測的人創建安全的支持性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態度);
  • 知道哪裏可以進行檢測(技能) [20] 
學習目標(12~15歲)
要點:各種性傳播感染,如沙眼衣原體、淋病奈瑟菌感染(淋病)、蒼白螺旋體感染(梅毒)、艾滋病病毒和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尖鋭濕疣)等,都是可以被預防的,治療或控制的
學習者將能夠:
  • 描述發生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內的性傳播感染的不同途徑(如通過性接觸傳播;在懷孕、生產或哺乳時傳播;通過含有病原體的血液傳播;共用注射器、針頭或其他鋒利器具而傳播等)(知識);
  • 描述不發生性交是預防艾滋病病毒和其他性傳播感染的最有效手段(知識);
  • 解釋如果一個人處於性活躍期,也有一些特定的方式可以降低艾滋病病毒或其他性傳播感染的風險,其中包括:堅持正確使用安全套;避免插入式性交行為;實行“雙方保持單一配偶”;減少性伴侶的數量;避免同時擁有多名性伴侶;接受性傳播感染的檢測和治療(知識);
  • 解釋在某些艾滋病病毒和其他性傳播感染髮生率很高的環境下,年齡差距很大的個體之間的親密關係或代際親密關係會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和其他性傳播感染的風險(知識);
  • 展示如何協商安全的性行為和拒絕不安全性行為(技能);
  • 展示正確使用安全套的步驟(技能)。
要點:性健康服務機構可以提供艾滋病病毒的檢測和治療並提供安全套,一些機構可能會提供艾滋病病毒暴露前後預防用藥或男性自願包皮環切手術,還有一些機構可以幫助人們評估自身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也可以幫助人們獲取所需的檢測和治療
學習者將能夠:
  • 審視如何通過醫療系統獲得艾滋病病毒檢測,以及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支持的不同項目(知識);
  • 列舉不同的艾滋病病毒檢測方式,以及這些檢測是如何進行的(知識);
  • 描述男性自願包皮環切手術,以及這種手術如何降低男性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知識);
  • 在當地可以獲取的情況下,明確表述艾滋病病毒暴露前後口服預防用藥可以在艾滋病病毒暴露之前和之後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可能性(知識);
  • 闡明每個人都有權利接受自願的、知情的、保密的艾滋病病毒檢測,而且不應該被要求公開自己的感染狀況(知識);
  • 認識到檢測在評估艾滋病病毒易感性和獲取所需治療方面非常重要(態度);
  • 展示如何對一個想要進行檢測的朋友表示支持(技能) [20] 
學習目標(15~18歲以上)
要點:溝通、協商和拒絕技巧可以幫助年輕人抵禦違背個人意願的性壓力,或強化其採取安全性行為的意圖(比如堅持使用安全套或其他避孕措施)
學習者將能夠:
  • 回憶一個人的協商技巧會受到社會規範、權力不平等、關於自我決策權的個人信念和信心的影響(知識);
  • 使用有效的溝通、協商和拒絕技巧以抵禦違背個人意願的性壓力、採取更加安全的性行為策略(技能)。
要點:對進入性活躍期的人,採用何種策略降低感染風險會受多方面影響,包括個人的自我效能、感知到的風險水平、社會性別角色、文化和同伴規範的影響
學習者將能夠:
  • 對可能影響處在性活躍期的人做出降低自身感染風險的決定的所有因素進行批判性分析(知識);
  • 認識到對一些羣體的社會排斥和歧視會增加其感染艾滋病病毒和其他性傳播感染的風險(態度);
  • 制定和執行提升個人健康與福祉的計劃(技能);
  • 展示獲取安全套的不同方法(技能)。
要點:性健康服務機構可以提供安全套、艾滋病病毒檢測和治療;一些機構可能會提供艾滋病病毒暴露前後口服預防用藥或男性自願包皮環切手術,還有一些服務機構可以檢測並治療其他性傳播感染,提供避孕措施,處理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從而幫助人們評估自身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幫助他們獲得所需的檢測和治療
學習者將能夠:
  • 評估可以幫助人們預防和最大程度地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風險的性健康服務(知識);
  • 識別在什麼地方可以獲取安全和保密的艾滋病病毒檢測以及其他服務(包括艾滋病病毒暴露前後預防)(知識) [20]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與VCT相關的常見疑問

常見疑問1:孩子沒有感染艾滋病病毒,且沒有接觸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有必要講解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嗎?
答: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相關知識並非只針對於疑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個人都需要了解VCT相關知識以及艾滋病相關的知識,以減少因不瞭解而造成的歧視。隨着VCT的普及和宣傳,更多人才能夠了解並接受VCT,這將會有利於減少艾滋病帶來的恥辱感,推動社會對艾滋病病毒和VCT的逐步認知和包容。因此,每個人都應當正視VCT的作用,對檢測者秉持尊重的態度 [1] 
除了對VCT的相關講解以外,在教育中還需要幫助孩子對艾滋病形成系統的認識。5~8歲的孩子可以只簡單講解免疫系統的重要作用;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告知他們會導致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為以及相應的防護措施,如使用安全套、通過溝通方式拒絕非意願的性行為等;對於中學生,在介紹以上知識基礎上,還可以幫助他們瞭解在性健康服務機構可以獲取的服務(如獲取安全套、進行包皮環切手術、獲取艾滋病暴露前後預防相關口服藥等),並學會合理獲取這些對個人福祉有利的相關服務 [20] 
常見疑問2:如何向孩子講解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的必要性?
答:接受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不僅是我國公民的權利,更是一種義務。我國《艾滋病防治條例(2019修訂版)》便明確指出了這一點,在教育中應當向孩子明確這一點。在教育過程中,應秉持平和的態度,幫助孩子明確:檢測是知曉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唯一途徑。若發生過高風險行為,或有其他艾滋病病毒感染風險,應及時進行檢測。教育者與孩子都需要理解,接受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並非一種恥辱。正規VCT門診對檢測者的個人信息具有嚴格的保密規定,會防止隱私泄露 [1]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全面性教育中如何進行與VCT相關的教育

小學性教育中與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相關的內容
北京師範大學劉文利教授主編的讀本中,首次談及與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有關的內容是在五年級,主要涉及到“認識艾滋病病毒與艾滋病”和“預防和應對艾滋病病毒與艾滋病”兩個主題,介紹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與艾滋病病人相應的權利與義務。
在權利方面,讀本五年級下冊中明確了“需要尊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權利”,列出了《艾滋病防治條例》中的相關內容,説明應防止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視,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主動檢測上報提供了態度上的支持。
在義務方面,主要圍繞檢測進行説明,明確了“艾滋病病毒可以被檢測”這一事實,講解了艾滋病病毒檢測的簡單原理和檢測時間,並引導學生探索附近提供艾滋病病毒檢測服務的機構。
中學性教育中與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有關的內容
在中學性教育讀本中,八年級的教學內容中涉及到“艾滋病病毒與艾滋病的預防與應對”這一主題,涉及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與艾滋病病人應承擔的相應義務,即及時自行檢測與上報。九年級教學內容中則涉及到“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與艾滋病病人的權利進行了説明 [21]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現狀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開展之初,艾滋病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這主要是由於VCT等政策的實施導致檢測人次數上升,提高了發現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能力導致的。近年來,我國VCT門診艾滋病病毒檢測量呈上升趨勢,得益於防艾知識的普及和基層醫療工作人員的工作。2013年,通過VCT門診新增診斷艾滋病病毒感染病例23944例(佔當年新發現病例的26.9%),相當於VCT門診每檢測10000人次便可新發現114個艾滋病病毒感染病例 [22] 
我國不同地區開展VCT的情況不同,但總體而言,接受VCT人羣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高於普通人羣,VCT已成為發現艾滋病陽性病例的重要途徑;VCT服務尚未完全覆蓋高危人羣,知曉率和利用率仍然較低 [23-25] 
2017年,我國全年內診斷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5萬例;截至2018年9月30日,我國現存感染者仍有849602例 [7]  。我國的艾滋病防控工作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相關研究成果

目前,VCT採用的檢測方法主要為血液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具體試驗方法因實驗室條件而異。研究表明,血液檢測中酶聯免疫法和膠體金法敏感度和特異性相近 [26]  ;口腔黏膜滲出液(OMT)膠體金法檢測效果良好,但可能受到口腔內條件的影響 [27] 
如今,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方法已發展到第四代,第四代艾滋病病毒血清學檢測試劑使用重組蛋白作為抗原和單克隆抗體,檢測IgM、IgG抗體和HIVp24抗原,優點在於提高了感染早期的靈敏度。與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檢測方法相比,艾滋病病毒血清學檢測試劑對靈敏度和特異性的要求均較高,其中一線艾滋病病毒試驗更偏向靈敏度的特性,以免遺漏真陽性標本 [4] 
目前已有檢測方法能夠區分艾滋病病毒的兩個亞型HIV-1和HIV-2的感染,但存在部分交叉反應,檢測效果仍有待提高。另外,多聯檢測和多分析物檢測的發明,使得用同一份樣本檢測多種感染性疾病(包括艾滋病、乙型肝炎、梅毒螺旋體感染)成為可能 [4] 
參考資料
  • 1.    Counseling and Testing: a gateway to prevention and care  .UNAIDS[引用日期2020-09-28]
  • 2.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指南-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武漢市疾控中心.2016-10-11[引用日期2020-09-28]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020-10-17[引用日期2020-11-07]
  • 4.    蘇雪麗,蔣巖.HIV實驗室檢測技術進展[J].傳染病信息,2010,23(06):321-324+332.
  • 5.    Consolidate guidelines on HIV testing service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引用日期2020-09-28]
  • 6.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管理與操作指南(試行)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1-03-14[引用日期2020-09-28]
  • 7.    2018年第3季度全國艾滋病性病疫情[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8,24(11):1075.
  • 8.    艾滋病檢測核心信息  .中國疾控中心.2018-11-16[引用日期2020-09-28]
  • 9.    艾滋病防治條例(2019修訂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9-03-02[引用日期2020-09-28]
  • 10.    張雲桂,李玉葉.艾滋病治療效果評價及免疫重建研究現狀與進展[J].皮膚科學通報,2019,36(03):331-336+4.
  • 11.    艾滋病免費自願諮詢檢測管理辦法(試行)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4-04-05[引用日期2020-09-28]
  • 12.    自願諮詢檢測門診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引用日期2020-09-28]
  •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性綱要[Z]. 2007-02-07.
  •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Z]. 2008-12-01.
  •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Z]. 2011.
  •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Z]. 2008-12-01.
  •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Z]. 2017.
  • 18.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Z]. 2017-06-14.
  • 19.    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 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Z]. 2018-09-25.
  • 20.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M]. 巴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8: 1-2.
  • 21.    劉文利主編. 珍愛生命——初中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全6冊)[M]. 未出版.
  • 22.    郝陽,崔巖,孫新華,郭巍,夏剛,丁正偉,秦倩倩,劉清,王麗豔,汪寧,吳尊友.“四免一關懷”政策實施十年來中國艾滋病疫情變化及特徵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誌,2014,18(05):369-374.
  • 23.    孫羣露,塗玉山,錢兵,鍾正,饒展宏,方芳.深圳市寶安區男男性行為者高危性行為和HIV感染現狀[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8,24(06):573-575+580.
  • 24.    孫春,章光斌,侯清波,藺茂文.荊州市2012-2013年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J].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2014,25(06):99-101.
  • 25.    張娜,黃濤,楊興光,陶小潤,康殿民.山東省艾滋病項目地區自願諮詢檢測現狀分析[J].中國預防醫學雜誌,2014,15(05):176-179.
  • 26.    許晶.艾滋病抗體血清學檢測的兩種方法比較:附3年4514份標本的比較[J].實用檢驗醫師雜誌,2017,9(02):89-92.
  • 27.    張帥清,武恕星.VCT人羣口腔黏膜滲出液與血液HIV 1/2抗體檢測結果比較[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9,25(08):837-838+87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