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脱

鎖定
自脱,讀音為zì tuō,漢語詞語,意思是自行解脱,出自《漢書·蕭育傳》。
中文名
自脱
拼    音
zì tuō
釋    義
自行解脱
出    處
《漢書·蕭育傳》《澤州靈泉院記》《東周列國志》

目錄

自脱解釋

猶自免;自行解脱。 [1] 

自脱出處

《漢書·蕭育傳》:“君課第六,裁自脱,何暇欲為左右言。”
《後漢書·方術傳上·任文公》:“後兵寇並起,其逃亡者少能自脱,惟文公大小負糧捷步,悉得完免。”
司空圖澤州靈泉院記》:“以此,淪陷死生之域,歷劫不能自脱,其苦何如哉。”
唐 王維 《京兆尹張公德政碑》:“或白日手刃,或黃塵袖鎚,政寬則以身先諸偷,操急則以事中長吏。貳過不已,萬計自脱,公命吏縛之,立死鈴下。
曾鞏 《列女傳目錄序》:“其言象計謀殺舜,及 舜所以自脱者頗合於《孟子》。”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七回:“程嬰曰:‘小人為趙氏門客已久,今殺孤兒以自脱,已屬非義,況敢利多金乎?倘念小人微勞,願以此金收葬趙氏一門之屍,亦表小人門下之情於萬一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