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由主義神學

鎖定
近現代基督教新教的神學思潮。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盛行於歐洲和北美。思想淵源可追溯至德國浪漫主義神學家施萊爾馬赫的以感受為出發點和基礎的宗教觀。主要特徵在於從神學中排除形而上學和思辨的影 響 ,注重人的理性、感覺、道德責任和價值觀;強調宗教的實踐性;側重於用歷史的觀點和方法去研究《聖經》 ,提出了“從信條中的基督,走向歷史上的耶穌”;贊同從道德的、社會進步的方面來解釋基督教教義,因而主張衝破傳統教義的束縛,對《聖經》採取批判的開放態度;注重上帝的內在性和人性一面等等。德國神學家裏敕爾的思想對自由主義神學有巨大的影響,由於德國主要神學院在19世紀末都由其門生所控制,利奇爾主義遂成為第一個自由主義神學學派。其著名的追隨者有威爾海姆·赫爾曼、尤利烏斯 ·卡夫坦、阿道夫 ·哈那克等。在美國,自由主義神學的代表有饒申布什和富司迪等人 。
中文名
自由主義神學
時    代
近代
類    別
神學

目錄

自由主義神學發展

現代思潮
隨着20世紀30年代以後新教的新正統神學和存在主義神學地位上升,自由主義神學逐漸喪失了在新教神學界的主導地位。

自由主義神學大小寫不同

Liberal theology
自由主義神學在英文中分成大寫的“自由主義神學”(Liberal theology)和小寫的“自由主義神學”(liberal theology)兩種,它們並不相同。前者被認為是新教神學中的一個特殊運動,這一運動起始於十九世紀,至今仍存在,但力量大大削減。
而小寫的自由主義神學訴諸於神學的一種進步風格。這裏的定語“自由主義的”,完全與這層意思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