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欺欺人

(漢語成語)

鎖定
自欺欺人(拼音:zì qī qī ré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宋·黎靖德朱子語類》。 [1] 
自欺欺人指既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常用以不肯面對事實。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分句。 [3] 
中文名
自欺欺人
拼    音
zì qī qī rén
近義詞
掩耳盜鈴、掩人耳目
反義詞
實事求是
出    處
《朱子語類》
注音字母
ㄗㄧˋ ㄑㄧ ㄑㄧ ㄖㄣˊ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分句

自欺欺人成語出處

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卷一八:“因説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自欺欺人”。 [1] 

自欺欺人成語故事

從前,有一個楚國人,他每天都過着貧窮的日子,偶然的一次讀到了《淮南方》這本書。他看到書中寫着有“螳螂窺探蟬時用樹葉遮蔽自己的身體,可以用這種方法隱蔽自己的形體”,於是這個楚國人就在樹下仰起身子摘取樹葉,就是螳螂窺伺蟬時使用來隱身的那片樹葉。想不到一不小心沒抓牢,這片樹葉落到樹底下,由於樹下原先已經有許多的落葉,因此不能再輕易分辨出哪片是螳螂隱身的那片樹葉。 [2] 
於是,楚人便掃集收取樹下的好幾筐樹葉拿回家中,然後一片一片地用樹葉遮蔽起自己,問自己的妻子説:“你可以看得見我嗎?”妻子開始總是回答説“看得見”。整整過了一天,妻子就厭煩疲倦得無法再忍受了,只好欺騙他説“我看不見你了”。此時,楚人內心暗自高興,攜帶着自以為是可以隱身的葉子進入集市,當着面拿取人家的貨物。結果差役把他捆綁起來,送到了縣衙門裏,由縣官審問他,但聽他説了事情的本末之後大笑起來,把他放了,也沒有治罪。 [2] 

自欺欺人成語寓意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自己騙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自欺欺人是一種無知,同時也是一種消極的生活態度。人們必須堅決摒棄這種荒謬的念頭,與其欺騙自己,欺騙別人,倒不如面對現實,面對自己,尋找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無論什麼時候,面對什麼事情,人們都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辨別是非,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不能自作聰明,想着欺騙別人,實際上正是欺騙着自己。要懂得三思而後行,而不是一味地逃避,那樣才能過真正意義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2] 

自欺欺人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自欺欺人”指既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常用以不肯面對事實。 [3]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分句。 [3] 
運用示例
清·劉鶚《老殘遊記》:“宋儒要説好德不好色,非自欺而何?自欺欺人,不誠極矣!”
現代·魯迅《兩地書》二十九:“有人説中國的實業就會藉此促進,那是自欺欺人之談。” [3] 

自欺欺人成語辨析

自欺欺人—掩耳盜鈴
“自欺欺人”與“掩耳盜鈴”意義相近,這兩者都含有自己欺騙自己的意思;區別在於“掩耳盜鈴”主要表示自己欺騙自己,“自欺欺人”則表示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掩耳盜鈴”隱含事實非常明顯、難以掩蓋的意思,“自欺欺人”不合這個意思; “掩耳盜鈴”是比喻性的, “自欺欺人”是直陳性的。 [3] 
參考資料
  • 1.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1509
  • 2.    陳營編著. 開闊閲讀 讓孩子更聰明的成語故事 中華成語故事[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4:455-456
  • 3.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生活篇 2[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9: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