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有公論

鎖定
自有公論(拼音:zì yǒu gōng lù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品藻》。 [1] 
自有公論指是非真偽自有公平的評論。也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眾自然會有評論。緊縮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5] 
中文名
自有公論
拼    音
zì yǒu gōng lùn
出    處
《世説新語·品藻》
注音字母
ㄗㄧˋ ㄧㄡˇ ㄍㄨㄙ ㄌㄨㄣˋ
語法結構
緊縮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自有公論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品藻》:“庾又問:‘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問:‘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論。’”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自有公論”。 [1] 

自有公論成語故事

王敦(266-324),字處仲,東晉大臣,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其父王基,是王導的從父。 [2]  [3] 
王敦從小有異於常人,被視為奇人。得到晉武帝司馬炎的器重,王敦與晉武帝之女襄城公主成婚,拜駙馬都尉,除太子舍人。但是到了東晉後期,王敦的不臣之心愈益膨脹,並一發不可收拾,終於走上與司馬氏嚴重對抗的道路,先後兩次舉兵,進犯京師。 [2]  [3] 
庾亮與王敦是舊相識,王敦折服於庾亮的高談闊論,認為著名的清談家裴顏遠遠不如庾亮。王敦謀反,率軍進犯位於長江下游的京師建康,庾亮前來與王敦相見。 [2]  [3] 
庾亮為人以“風格峻整”著稱,晉元帝器重庾亮,聘庾亮之妹為皇太子妃,明帝司馬紹即位後,立其為皇后,亮的外戚身份由此而來。因此,王敦已然兵臨城下,庾亮當然不會站到王敦的一邊,他要維護司馬氏政權,冒險也要會一會叛軍首領。庾亮問:“閣下有四位好朋友,他們是誰呢?”王答道:“一位是你們家的庾中郎,另外三位是我們家的王太尉和王平子,以及胡毋彥國。四人之中,阿平不如其他諸位。”庾亮接口説:“似乎不定吧。”並接着問:“那麼,哪一位是最傑出的呢?”王教道:“那還用説,自有其人。”庾亮追問:“究竟是哪一位?”王敦不耐煩地説:“噫!這件事,自有公論。”庾亮身邊的人見勢不妙,暗地用腳踩了庾亮一下,庾亮一時警覺,才不再問下去。 [2]  [3] 

自有公論成語寓意

一件事物的正確與不正確,公眾自然會作出恰當的評判。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大凡受過社會公德感染和了解法律常識的人,都會大體知事情孰對孰錯。若就單個人來説,或許由於不瞭解事情真相而難以判明是非,或許由於有所顧忌而不敢説明是非。但就眾人來説,則容易相互傳播信息,瞭解事情真相,議論評説是非。公眾輿的尺度一般是以事實為依據,以道義作評判的,因而往往能正確反映事情的是非功過。因此人們應當注意聽取公眾的評論,以明辨是非。 [4] 

自有公論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自有公論”指是非真偽自有公平的評論。也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眾自然會有評論。緊縮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5] 
  • 運用示例
宋·洪邁《容齋續筆·權若訥馮》:“王安石、司馬光皆天下之大賢,其優劣等差,自有公論,願無作好惡,允執厥中,則是非自明矣。” [1]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一百零一回:“雖然是非曲直,自有公論,但是現在的世人,總是人云亦云的居多。” [1] 
唐浩明《曾國藩》三部七章:“曾的門下人才濟濟,你的楚軍除開你這個統帥外再無第二人。誰不如誰,後世自有公論。” [1] 
參考資料
  • 1.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大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01:2089
  • 2.    董上德著. 世説新語別裁詳解[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2.05:320-321
  • 3.    董上德著. 世説新語別裁詳解[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2.05:353-354
  • 4.    閔天主編. 中國為人處世格言辭典[M]. 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1991.07:417-418
  • 5.    自有公論的解釋|自有公論的意思|漢典“自有公論”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4-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