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性

(雲南雞足山高僧)

鎖定
自性(1879——1969),男,字光明,雲南鎮雄人,俗名李福隆,幼年在家讀小學,1894年考入昆明武備學校(雲南講武堂),畢業後在73標任武職。1911年,雲南響應辛亥革命,舉行“重九光復”,自性屢立戰功被提升為營長。民國2年棄軍出家,在貴州丹霞山護國寺拜妙相法師為師,削髮為僧。
中文名
自性
別    名
李福隆
出生地
雲南鎮雄
出生日期
1879年
逝世日期
1969年
畢業院校
昆明武備學校
職    業
祝聖寺住持
主要成就
中國佛教協會理事
民國16年(1927年)顧道雲遊錫蘭、吉隆坡,隨大俊考和尚訪緬甸、印度、斯里蘭卡,隨太虛、圓瑛等18人又朝印度靈鷲山新加坡等地,回國後就到賓川雞足山當僧眾。
民國34年(1945),雞足山祝聖寺住持懷空(方丈)因年老多病,不能勝任祝聖寺住持,而時在雞足山祝聖寺的僧眾中,自性戒行精修,佛學淵博,可以承擔重任,雲南省佛教協會就特委任自性為雞足山祝聖寺住持,此後,榮膺為祝聖寺第六任方丈。
自性身體健壯,善拳擊,聲音宏亮,性情急躁,他深通佛理,受到全山僧眾崇敬。民國37年(1948)自性在祝聖寺舉辦了大型傳戒法會。建國後,自性續任祝聖寺住持(方丈)。1953年任雞足山佛教理事會委員、大理州政協委員、雲南省政協委員。1955年,自性當選為全國佛教代表,出席北京召開的全國佛教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國佛教協會理事,1963年7月,在中國佛會雲南分會第一屆理事會上被選為副會長。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自性老和尚因年老體弱,被安置在力角圓覺寺。1969年在力角圓覺寺圓寂,世壽90歲,歸葬於雞足山。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