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鎖定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是1939年2月毛澤東延安生產動員大會上針對根據地日益嚴重的經濟困難局面,提出了“自己動手”的口號。隨後各根據地逐步開展大生產運動。“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口號作為各根據地克服經濟困難,實現生產自給的努力目標。在解放後,當全國或某個地區出現經濟困難的時候,此口號一直是黨和政府鼓勵人民生產自救的行動號令
中文名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外文名
Draw on our own labor to supply ourselves with adequate food and clothing
作    者
毛澤東
類    別
諺語,口號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歷史背景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由於日本侵略軍進行殘酷“掃蕩”、國民黨頑固派實施經濟封鎖和華北等地連年遭受自然災荒,陝甘寧邊區和敵後各抗日根據地在財政經濟上日益困難,軍隊供給瀕於斷絕,陷入沒糧吃、沒衣穿、沒被蓋、沒經費的困境。為了支持長期抗戰,戰勝日本侵略者,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毛澤東動員抗日根據地全體黨政軍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難,渡過難關。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主席號召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生產動員大會,毛澤東號召陝甘寧邊區軍民“自己動手,生產自給”,要求部隊在不妨礙作戰的條件下參加生產運動。陝甘寧邊區黨政軍學人員和羣眾響應號召,首先開展起大規模的生產運動。1940年2月,中共中央軍委向全軍發出《關於開展生產運動的指示》,華北、華中各抗日根據地相繼掀起大生產運動。1942年12月,毛澤東發表《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提出“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總方針,此後又發表了《開展根據地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組織起來》《必須學會做經濟工作》《游擊區也能夠進行生產》等文章和講話,號召根據地軍民開展生產自救運動,努力發展農業,兼辦工業、手工業、運輸業、畜牧業和商業,做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以克服困難,成為大生產運動的基本綱領。各抗日根據地軍民積極響應號召,立即行動起來,除積極發展農業生產外,各抗日民主政府辦了許多自給工廠,軍隊、黨政機關、學校也發展了部分自給經濟。八路軍第359旅開墾南泥灣,成為生產模範。1943年11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招待陝甘寧邊區勞動英雄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用自己動手的方法,達到了豐衣足食的目的。”(《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929頁)在“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下開展起來的大生產運動,使各抗日根據地逐步達到了糧食、經費自給、半自給或部分自給,改善了物質生活,減輕了人民負擔,密切了軍民關係,順利地度過了抗日戰爭的最困難時期,為戰勝日本帝國主義奠定了物質基礎。“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抗日軍民自力更生精神的生動體現,在人民軍隊建設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