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臨灃寨

(河南省平頂山郟縣堂街鎮境內的水田村)

鎖定
臨灃寨原名水田村,位於河南省平頂山郟縣堂街鎮境內。據《水經注·河水》記載:“柏水經城(寶豐)北復南,灃溪自香山東北流入郟境,至水田村。一由村南而北,一由村北而東,環村一週,復東北至石橋入汝”,因村在二水之間,故稱“水田村”。因紅石而得名的臨灃寨,是全國罕見的保存完好的古寨,臨灃寨又名紅石寨、朱窪寨,是國家文物局公佈的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它有雄偉的紅石寨城牆、潺潺的護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宅。有“中原第一紅石古寨”之稱。
中文名
臨灃寨
行政區類別
鄉村
所屬地區
中國華中
郵政編碼
467100
人口數量
600多人
方    言
中原官話、鄭曹次區

臨灃寨基本簡介

臨灃寨 臨灃寨
臨灃寨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堂街鎮,該鎮地質資源豐富。處域東高西低,包括平、沙、山、崗、窪五種地形。曾列入《名山記》的紫雲山一峯秀出,紫雲環繞,山林疊翠,山泉叮咚,“紫雲晴雪”被列為郟縣八大景之首。臨灃寨被專家譽為中原第一紅石古寨, 始建於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迄今已有143年的歷史,被譽為“中原第一紅石古寨”、“古村寨博物館”,有“汝河南岸第一府”之稱。
臨灃寨坐落在碧波盪漾的北汝河畔,發源於香山的利溥、灃溪兩水分別從寨東寨西流過,流向北汝河。整個村落被一種淺紅色條石砌築的寨牆緊緊圍着,圍長約1100米、高6米多的寨牆上有城垛800個。故當地人又稱臨灃寨叫“紅石寨”或“紅石古寨”。由臨灃寨通往村外的是東、西、南三個寨門,其中西寨門取名“臨灃”,東寨門取名“溥濱”,意為此寨瀕臨灃溪、利溥兩水。東、西寨門由木板鑲鐵皮製成,仍保存完好,其上“同治元年”四字清晰可辨;南寨門毀壞較重,只剩半個門洞。
臨灃寨 臨灃寨
臨灃寨為一窪地型古村落,周圍千畝蘆葦、百畝竹園。楊柳河、北汝河繞寨而過,終年綠水長流。臨灃寨的窪地聚落、古寨牆、古寨河、明清時期古民居、宗祠、關帝廟融為一體,成為中原民居文化中一塊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寨內現有159户人家,600多口人,其中朱姓人口占90%。寨內還有較為完整的清代四合院、三合院20多座,清代民居近400間。這些建築既有中原農村特有的以磚、石為主體的高大深邃,也有南方以木格子門窗為裝飾的小巧玲瓏。一些古老的宅院用多層弧形石板作為門洞的拱頂,每層石板上都雕有圖案,十分美觀。

臨灃寨歷史發展

臨灃寨 臨灃寨
臨灃寨的歷史據資料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甚至更早。中國古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南北朝北魏時期的酈道元(約466~527年)在《水經注·河水》中記載:柏水經(寶豐)城北復南,灃溪自香山東北流入郟境,至水田村。此處的“水田村”即為今天的臨灃寨,意思就是臨着灃溪的寨子。也許是交通便利又屬風水寶地的原因,長久以來一直有張姓人家在此繁衍生息。明朝萬曆年間(1573年始),中原地區暴發瘟疫,人口鋭減,山西洪桐縣一支朱姓人家移民至此,靠給張姓人家種田為生,同時也跟着張姓人家學會了編織蘆葦蓆,並通過陸運和汝河水運將蘆葦蓆和其他蘆葦編制品販賣出去。靠着聰明和勤奮,200多年後,朱姓人家成為寨中大户,張姓人家反主為佃,靠給朱家種田為生,“張家埂”由此改名叫“朱窪寨”。至清道光和咸豐年間,四處奔波、見多識廣的朱氏家族一分支的朱懷宗及其子朱紫貴、朱振南、朱紫峯三兄弟靠鹽業貿易發跡,達到鼎盛,據説三兄弟分家時都是用抬筐來分元寶的。
臨灃寨
臨灃寨(5張)
朱氏三兄弟發跡後以樂善好施、行俠仗義而為外人尊崇,但對自己擁有的鉅額財富非常擔心。清咸豐末年(1861年),面對紛繁亂世,朱氏三兄弟商議扒掉土寨,建石寨。寨牆為外石內土結構,外牆60釐米長的石頭全部取自紫雲山的紅色花崗岩,內牆則就地取材,全部是挖自護寨河的土。為使寨牆堅固,紅石條每一順石隔一把石,中間空當用3~4塊紅石條順着填滿,再取土屯住夯實。寨牆內為朱窪村,佔地面積7萬平方米。據説當年給寨牆放線時為求得公正,由一朱姓老人用黑布矇住雙眼,手提裝滿白灰面的籃子放線,於是就“走”出了人們今天看到的彎彎曲曲的寨牆。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該寨曾在抗戰中發揮過作用。解放後在全國拆除寨牆的潮流中,由於恰逢洪水圍困,為防汛需要寨牆得以保全。寨內現有居民600餘口,保存比較完好的明清古民居近400間。有關專家考證後認為,這是在中原地區發現的第一個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村寨,在全國也非常罕見。2001年,郟縣成立了臨灃寨開發辦公室,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臨灃寨進行保護性修復。

臨灃寨建築佈局

臨灃寨共有3個寨門,按八卦的三個方向設置,其中西北門因臨灃溪而取名“臨灃”,這也正是臨灃寨寨名的由來,寨門上方紅石匾上有楷書“臨灃”二字,下邊兩扇榆木大門上包的鐵皮已鏽跡斑斑,鐵皮上“同治元年”、“歲在壬戍”的字樣仍清晰可辨;正方向的南門叫“來曛”門,取自《詩經》“曛風南來”一句;東南門叫“溥(柏)濱”門,取自“利溥渠之濱”之意。
臨灃寨的每個寨門上都有滅火水槽,還有用於對外射擊的高低不等的槍眼。寨門外邊均有兩道防洪閘門和向寨外排水的暗道,設計精巧,防守自如,使人不得不歎服100多年前臨灃寨人的智慧。臨灃寨寨牆外是繞寨一週長達1500米的護寨河,據説當年與寨牆同時完工的護寨河寬15米、深4米,而今的護寨河寬仍有10米左右,深約2米。臨灃寨南門一側,灃溪潺潺匯入護寨河,與紅石寨牆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古建築專家到臨灃寨考察後認為:“臨灃寨民居建築從明至清,在時代上沒有缺環。它們集中地出現在一個村落中,這在中國實屬罕見。在北京城裏現存的9999座古代建築中只有一間半是明代民居,想不到臨灃寨居然有3間。臨灃寨填補了中國古建築在村寨方面的空白。”
新中國成立後,各地開始拆除古寨牆,其中郟縣拆除100多座古寨牆,唯有臨灃寨倖存下來。原因是臨灃寨處兩河交界處,地勢低窪,極易發生洪澇災害,當年就在準備拆除臨灃寨古寨牆時,洪水圍困寨牆數米高而寨內安然無恙,出於防汛需要,臨灃寨古寨牆保存了下來,臨灃寨古寨才因此成為全國罕見的保存完好的村級古寨牆。

臨灃寨傳説故事

作為歷史文化名村,臨灃寨吸引人的不只是它古老的建築,還有這個古村落流傳下來的傳説和故事。幾年來,尹亮亮注意收集整理了寨內流傳下來的許多傳説和故事,給我們解説的同時,他也娓娓道來。
在朱鎮府內,一塊平放在地上的石碑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上面寫着“旌表節烈”四字。尹亮亮説,這塊碑是從朱家祖墳挖出來的,據考證是為表彰一個貞婦而立的。據説當年朱家的一個媳婦田氏,年紀輕輕丈夫就死了,她為夫守節沒有再嫁,因為遭到一個賴皮鄰居的調戲,憤而上吊自殺。縣令為了表彰她的貞節,賜她“旌表節烈”四字。關於此事,《郟縣誌》中有“田氏被鄰居趙鐸調奸不從,自縊”等文字記載。
朱家在臨灃寨家大業大,寨子裏至今 [1]  還流傳“朱紫貴買煙”的典故。據説,當時郟縣一帶的農民種了煙葉要到襄城縣去賣,但是煙商為了壓價,讓煙農一直等到下雪天才開始收。煙行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宴請各地來的煙商時,哪個煙商帶錢最多、收煙最多就坐在首位。有一年,朱紫貴也去買煙,宴請時徑直坐在了首位。煙行老闆一看他穿件破棉襖,腰裏系根麻繩,穿着草鞋,一副窮酸相,就説:“你坐錯位置了吧?”他回答:“我沒有坐錯,我準備收三個月煙葉,你們收1塊錢一斤,我收10塊錢一斤。”他的話讓煙商們面面相覷。就這樣,不到三個月,他以10倍的價格收購了幾乎所有的煙葉。煙葉存了一年之後,煙商沒煙葉可卷,不得不以30元一斤的價格從朱紫貴處買走煙葉。作為商人,朱紫貴的精明和財大氣粗的確讓人感嘆,另一方面,他也在客觀上保護了家鄉煙農的利益。
民間傳説中,朱家明末曾經出過一個兵部侍郎,有一年,他回鄉探親祭祖。皇上連下三道聖旨催他回朝,第三道聖旨稱“活要見人,死要見頭!”侍郎以為自己的一些不法行為被皇上察覺,不敢回朝,便將自己的頭顱割下。其家人將他的頭顱送至京城,皇上一見非常後悔,其實他只是想讓兵部侍郎快點回朝。後來,侍郎的頭埋在了京城,皇上命人用金子做了一個頭讓侍郎的家人帶回老家安葬了。尹亮亮説,是否真有“金頭”沒有考證過,但寨子西北門外一公里處有座侍郎墓,即便真有“金頭”也應該早已不復存在了。

臨灃寨相關報道

百年朱鎮府
雖然被高大的寨牆圍着,寨內居民的生活看來和別的村莊並無二致。想想也是,如今是信息社會,任何村莊都不可能成為“世外桃源”,遠離塵世的喧囂。
隨意走進村部旁邊的一户村民院中,一位老太太坐在堂屋的房檐下,頭上包着毛巾,手上不停地摘辣椒棵上的小紅辣椒,面前的籮筐裏已經快滿了。
老太太名叫王愛,90歲了,眼不花耳不聾。她家的堂屋是清代建的大瓦房,房頂上“五脊六獸”,雕刻精美的木門、木窗及室內的八仙桌,可以想象她曾經的繁華。老太太張開沒牙的嘴笑着説:“我從一二十歲嫁到朱家,就住在這房裏,有六七十年了。”她的兒媳周勸説:“這房子是祖輩留下來的,現在破得很,很多地方都漏雨了。”周勸的兒子、兒媳遷到村外去了,家裏只有她、丈夫和婆婆居住。
尹亮亮介紹説,臨灃寨內現存明代建築一棟3間,清代建築100餘棟400餘間,這些明清民居均為磚木結構脊坡式瓦房或樓房,其中不少因年代久遠亟需修繕,保存較好的是清代朱氏三兄弟家的宅院。朱家大院都是一進三、一進四、一進五的四合院,沿中軸線對稱,是磚木結構的建築羣。朱家的祠堂已不復存在,它的位置建成了村裏的小學。
朱氏三兄弟當年都是大鹽商,非常富有,據説分家時元寶都是論筐來抬。朱紫貴排行老大,他的宅院建於道光15年,是一進三的四合院,佔地面積1322平方米。尹亮亮説,為了讓這所宅院得到有效保護,原先的住户已經遷出。
在客廳後面的二進院內,我們看到當年的廚房、磨房均保存完好,院子裏放着大大的磨盤。三進院的內宅佈局嚴謹,有正房、東廂房、西廂房,均是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青磚黛瓦與檐下掛的金燦燦的玉米相互輝映,古樸、厚重而又和諧。
樓房的牆體厚半米多,典型的“裏生外熟”,即外面貼磚,裏面是土牆,用紅石條將二者緊緊連為一體。尹亮亮説,這樣的牆體保證了室內冬暖夏涼,樓房的地基也非常牢固,地面之上有5層條石,地面以下還有10層條石,而且最下面的2層用的是1米多寬的紅石板,每個房角各放有一個紅石大碾盤。
正房的屋門也很有意思,下部設有兩個“槍眼”、門檻下設有供貓通過的“貓眼”。正方形的青石鋪地,木樓梯就設在室內。沿着木樓梯上至二樓,就來到了小姐的“繡樓”,儘管裏面已經沒有一件小姐的傢俱什物,仍然讓人浮想聯翩:以前大户人家的小姐就是住在這樣的地方,她們真的不下樓嗎?
尹亮亮説,當時大户人家的小姐一般從七歲就開始上“繡樓”,直至出嫁時才下來,但是人的情感是關也關不住的,“西廂記”的故事自古至今也沒有間斷過。
這座官宅是一進五的四合院,由好幾座院落組成,大院套小院,院院相連,從前街通到后街。有的還由朱氏後人居住,有的已空置無人。
2002年夏天,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專家保護委員會副主任鄭孝燮偕國家文物局原局長呂濟民、河南省文物局原局長楊煥誠等人來到臨灃寨考察後,認為臨灃寨的古建築很有特色,“填補了中國古建築在村寨方面的空白”。 [2] 
朱家大院
自從被評上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之後,臨灃寨就不斷有人來,朱家大院也逐漸改變往日的冷清,變得熱鬧起來,這座由朱氏三兄弟中的老二朱振南建於道光11年的宅子,的確值得驚歎。高聳的屋脊,靈巧的窗欞,以及東西廂房的門楣之上懸掛着“遷善”、“補過”的家訓,讓不少歷史信息復活。
臨灃寨 臨灃寨
朱振南的宅子只是朱家大院的一部分,其他還有老大朱紫貴和老三朱紫峯的宅院。朱紫貴的宅院建於道光15年,是一進三的四合院,佔地面積1322平方米。正房的屋門下部設有兩個“槍眼”,門檻下設有供貓通過的“貓眼”,屋內還設有小姐的“繡樓”。
在朱紫貴宅院的東邊,還有一座更大的宅院,這就是號稱汝河南岸第一府的朱鎮府。朱鎮府系清代鹽運知事朱紫峯的官宅,建於大清道光29年,佔地面積2516平方米。高大的門樓,精美的磚雕、木雕、石雕,斑駁的彩畫,每隔幾步一個拴馬樁,仍可想象當年朱鎮府的顯赫和繁榮。
大院裏還有一些住户,但被評上歷史名村以後,這些住户可能搬遷。“還不知道搬到哪裏呢。”一位80多歲的老人有點戀戀不捨地説。
“風水”與“八卦”
朱家大院只是臨灃寨古建築的一部分。據臨灃寨保護辦公室主任尹亮亮 介紹,臨灃寨不少因年代久遠亟待修繕,只有朱氏三兄弟家的宅院保存較好。
“臨灃寨之所以被評為歷史文化名村,不僅僅是因為它具有極高的建築史學價值,還因為它具有三大歷史信息。按照歷史名村的風水、五行、八卦和象形四項評選標準,臨灃寨具有其中的三項標準,首先從風水上來説,其兩面臨河且處於窪地,能聚水聚財,屬於風水寶地;從城門設置上來説,完全按照八卦設置;而從象形上來説,它則像一個小船。這些豐富的古代文化信息成為它在評選中勝出的原因。”。
據當地人説,臨灃寨的寨牆原是建於明朝末年的土牆。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朱氏兄弟發家後重修寨牆,取紫雲山的紅石,將土牆改為石牆。重修後的臨灃寨圍村佔地7萬平方米,寨牆裏土外石,呈東北-西南走勢,像狹長的船形,圍長1100米,高6.6米,寨上佈設5座哨樓、800個垛口。
臨灃寨有三個寨門,按八卦的方位而設。三門之中,數西北門保存最為完好。
寨門上方題有“臨灃”二字,兩扇大木門上包着鐵皮,鐵皮上“同治元年”的字樣仍然清晰可見,寨門前設有兩道防水閘,當年的閘板還立在閘中。寨子的西南門曾遭破壞,寨門沒有了,但高大的城樓還在,如碉堡一樣,上面留有許多打槍用的射孔。
《郟縣誌》記載,1945年6月3日,日軍攻打“臨灃”,村民曾利用寨牆英勇抵抗。

臨灃寨古宅破壞

雖然在臨灃寨能夠看到為數不少的歷史遺存,跟前些年相比,這些遺存已經少了很多。臨灃寨的變化是從其東北角一個很大的缺口,為了出入的方便,牆內和牆外的住户在這裏開了一個很大的口。而這一段的寨牆,也明顯比別的地方低了很多。“寨牆上的石頭被人敲走墊院子了。”這種被破壞的痕跡,在寨牆內也十分明顯。
寨門 寨門
參觀古民居的路上,他不時地指着路旁的一些嶄新的民房説,這裏原來就是老房子,但房子太老了,拆掉蓋了新房。之前這裏全是老房子。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改善居住環境的要求必然強烈,在無法得到合理解決的條件下,只能拆掉老房子,在老房子的地基上建造新房。這些明清建築中,依然有不少居民按照原來的生活方式生活,牆上掛着凌亂的玉米棒,農具、生活用具散亂地或掛在牆上或堆在地上,生活垃圾和污水被隨意處置。郟縣決定開發保護臨灃寨時,在鄉政府工業辦公室工作的他就來到臨灃寨,成為臨灃寨保護辦公室主任,長年住在這裏。他對古民居進行了詳細調查,並實行掛牌保護制度;對古民居中的每一個物件傢俱,甚至是門前的拴馬石,都進行了詳細的登記,並囑咐居民一定要好好保護。“這些對於古民居來説十分珍貴,每件東西都能傳遞歷史信息。保護民居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這些居民遷出。在計劃中,臨灃寨159户600口人中,至少要有450人遷走。但這樣的難度相當大,這在以前也不可想象!,好在出現了轉機,臨灃寨成為歷史文化名村,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集中在這裏。

臨灃寨古鎮開發

臨灃寨文物保護

隨着臨灃寨的歷史文化價值越來越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村民們逐漸意識到保護這座他們賴以生存的古寨的重要性。
2002年9月,臨灃寨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臨灃寨方圓一公里以內被劃定為保護區。為了儘可能地保存古寨的古風古貌,保護區內不準打坯、取土、放炮,保護區內建築不準拆也不準新建,禁止砍伐樹木,寨內的文物加強保護,登記造冊,落實到人。這些規定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臨灃寨
臨灃寨(5張)
尹亮亮告訴記者,對於臨灃寨,首先應該是保護,其次才是開發,最重要的是進行保護性的修復,修復將嚴格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比如,原先寨牆用的紅石是從十公里以外的紫雲山上開採運來的,修復時也要用紫雲山上的紅石。根據規劃,臨灃寨的保護工程分為三期:一期首先是疏通護寨河,修復部分寨牆,在保護區外規劃新村,部分村民可以遷往新村居住;二期是修繕四合院,恢復古街道和寨外蘆葦蕩;三期恢復城門樓、朱氏祠堂等。臨灃寨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後,國家每年將撥付專項保護基金,臨灃寨修復與保護的步伐將會大大加快。
將來的臨灃寨會是什麼樣子?尹亮亮這樣描繪道:寨外河水潺潺,蘆葦蕩隨風盪漾,映襯着雄偉的紅石古寨,勾畫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寨內古街、古宅、古商店,居民穿古裝,騎馬坐轎,清代飲食。遊客來了之後,彷彿穿越時光隧道,去體味清代同治年間的居民生活。前景如此誘人,讓我們拭目以待吧。(王春霞)

臨灃寨開發計劃

寨門 寨門
歷史文化名村的地位,無疑被臨灃寨寄予復興和騰飛的厚望。然而,要想通過臨灃寨的復興形成旅遊產業並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並非易事。為了籌集資金,臨灃寨所在的堂街鎮政府領導也多次到南方招商引資,但因為臨灃寨此前並無名氣,招商十分困難,開發因而進展不大。
按照臨灃寨保護和開發計劃,其保護和開發將分三步走:第一步計劃在2006年年底以前,先修復古寨牆、紅石街和朱家大院中老三朱紫峯的住宅,並疏通護寨河和搬遷部分居民;第二步計劃在2006年年底到2007年年底修復朱振南大院和恢復千畝蘆葦蕩;第三步計劃修復朱紫貴大院,復原茶亭、義塾、朱氏祠堂、城門樓等建築和恢復缺失的文化遺存、民俗文化活動,如補修朱氏宗譜、複製石刻碑記、恢復五虎廟會等。在此期間,完成450人搬遷任務中的餘留部分。
全部保護和開發資金需要4000萬元,其中第一、二期都達到了五六百萬元。在保護和開發中,搬遷居民所需費用將在1500萬元到2000萬元。
平均每搬遷一户需要費用10萬元左右,這也成了制約開發的一個瓶頸,需要平頂山市郟縣共同努力。按照歷史文化名村要求,它需要保持原住居民血緣傳承的完整性,也需要從保護建築的角度減少居民,所以寨內只能保留150人。

臨灃寨交通

漢口-汝州(漢口:21:38--汝州7:15)
返回2201次(汝州23:55--漢口次日10點左右)
汝州-郟縣(從汝州上車超不過10元)
郟縣-臨灃寨(坐公交車郟縣--李口,共2.5元)到堂街鎮下車,也可以直接和司機説在臨灃寨村口下車,看到此路,直走到臨灃寨。

臨灃寨榮譽稱號

2022年12月,堂街鎮朱窪村(臨灃寨)入選《第二批河南省鄉村康養旅遊示範村創建單位名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