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臨朐周姑戲

鎖定
臨朐周姑戲是山東省濰坊市的傳統戲劇,有周姑子、肘鼓子、肘骨子、扭骨子、謅鼓子、鄭國戲等多種稱呼,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齊魯大地廣為流傳,形成了一個聲腔系統——肘鼓子系統。關於“肘鼓子”及其系統內的各個劇種——五音戲、茂腔、柳腔、燈(託)腔、柳琴戲等,許多專家已做過專門的研究和著述。但在濰坊市臨朐縣流傳的臨朐周姑戲卻幾乎無人問津。 [1] 
中文名
臨朐周姑戲
所屬地區
山東 · 濰坊 ·臨朐縣
申報日期
2006
申報單位
臨朐縣

目錄

臨朐周姑戲簡介

文化遺產名稱:臨朐周姑戲
所屬地區: 山東 · 濰坊 · 臨朐縣
遺產編號:Ⅳ-43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臨朐縣
遺產級別: 市

臨朐周姑戲沿革

作為一種民間藝術,説到五音戲,知者甚多,要説她是怎麼發展起來的,也就是她的前身如何。恐怕知者甚少,特別是當今年青一代。這就有必要簡略介紹一下。
談起五音戲,還與周村有一段不解之緣。周村,這個地方説大不大,説小不小。説她不大,是她地域不大,人口不多,世界地圖上找不到,國內地圖上不顯眼。説她不小,是她的名氣不小,素有“天下第一村”、“旱碼頭”、“絲綢之鄉”之美稱。早在很多年前,就已是魯中著名商埠。鮮為人知的是,周村是五音戲的温牀。
五音戲,原名“周姑戲”。距今大約一百多年前。在章丘、長山(當時的縣名)交界處,有一座廟,廟內有一個尼姑,姓周,人們不知其名,只知叫周姑子。此人善唱小曲小調,經常口哼小曲四處化緣。周村是她常到之處(此時周村已是魯中商業重鎮,屬長山縣)。時值清末,朝廷腐敗,喪權辱國,民不聊生。乞討者甚多。有一對年青要飯的,兩口子特別喜歡周姑子的小曲調。每天要飯歸來,晚上就在周姑子的廟門下住宿,偷聽她唱小曲。此時,周姑子回到廟中就愛唱“尼姑思凡”時間長了,就學會了很多。從此,再上門要飯,就經常唱段小曲給人家聽聽,以討得主人歡喜,多打發一點乾糧。後來,別的要飯的,見他(她)二人唱小曲要飯要得特別多,也跟着到廟門下住宿,學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很多要飯的便學會了唱周姑子小曲。周姑子的小曲小調廣泛傳開了。越來越多的人愛聽這個調調了。乞討者們有了更多的生存機遇了。於是,要飯的自動組織起來,打場子、趕廟會、唱堂會、慶宴會、忙紅白公事……由原來的幹口清唱,到加上鑼鼓動靜。這就形成了周姑戲的雛形。
章丘有個叫李德興的藝人,原來是唱章丘梆子的。因為該戲占人多,往往是掙不出吃來。後來,聽説一幫要飯的串莊趕會,唱周姑子小曲,唱得很紅火,占人不多,掙錢不少。就領着幾個人跟蹤他們,一邊看,一邊聽,把這幫要飯的“玩意兒”學到手,重打鑼鼓另開戲,大見成效。由於該曲調易唱易學,內容大都是反映百姓鄉里的民間凡事,因而深受農村大眾歡迎。特別是戲文中的男婚女愛、打情罵俏,事非恩怨、家長理短,逢場作戲、捧場逗眼,鄉上氣息、通俗易懂。倍受農村婦女青睞,稱為“拴老婆撅子”。李德興的兒子唱周姑戲唱紅了!人們送給他一個藝名叫“根柱子”(意為舞台上一根台柱子。或許是他的乳名。未詳。作者注)。當時,當地流傳着這樣的口頭禪:“摸摸根柱子大辮子,三天不用想漢子(清朝男人都留辮子)”。“聽見根柱子鑼鼓響,烀餅子糊到門框上(指婦女慌着去看戲,忙中出錯)”。周姑子唱腔流傳開了,影響很大,當地一些戲班紛紛移植、改唱。據周村老藝人張金霞口憶,他的師父原來也是唱梆子和大秧歌的,早在“根柱子”之前就已偷學了周姑子唱腔。
五音泰斗“鮮櫻桃”(鄧洪山)的父親,原來也是唱章丘梆子的。後來,領着鄧洪山、王化奎、王化元等人都改唱“周姑戲”了。
周村,是周姑戲的演出地、根據地、發祥地。以“鮮櫻桃”為代表的“周姑戲”班,在周村唱響了,唱紅了。全國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來周村演出時,看了“鮮櫻桃”的表演,大加讚揚。據説還向他學了一招(水袖功)。後又贊助戲箱,扶持他到上海灌唱片,“周姑戲”正式改名為“五音戲”……這些自然就是後話了。 [2] 
周姑戲演唱形式簡單,演唱題材多是民間傳説,表現了風俗民情、倫理道德、反映勞動人民的願望,道出了勞苦大眾的心聲,羣眾喜聞樂見。周姑戲最興盛時期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那時僅臨朐境內就有專業班社十多個,業餘子弟班更是遍佈全縣,演出範圍也從當地擴展到青州、安丘、沂水、沂南、沂源、莒縣等地。
女兒:春光明媚照大地,俺爹他心裏多歡喜
爹:老漢我今天心裏好歡喜
女兒:俺一人找了倆女婿
爹:多一個女婿就多一壺酒
女兒:一瓶子酒就灌得你夠夠滴……
2008年臨朐縣首屆羣眾文化藝術節閉幕式上,由縣文化館排練的《考女婿》一出場便引得台下觀眾連連叫好。這就是臨朐獨具特色的地方戲曲———周姑戲。
周姑戲的前身是肘鼓戲,一人肘部挎鼓自彈自唱。它雖然與淄博的五音戲和青島地區的茂腔同屬於一個母體,但其唱腔和曲牌與五音戲、茂腔又截然不同。相比之下,臨朐周姑戲的演出形式原始古樸,唱腔民歌風味濃厚,唱詞鄉土氣息濃郁。初期,是由一人或二人“唱門子”開始的,逐步變以三人或五人“扒地灘”,再後來便形成了周姑戲的雛形。
現代改良的周姑戲與過去最大的區別在於伴奏,早期的曲目唱腔原始古樸、優美動聽、抑揚頓挫、激昂宛轉,無絃樂伴奏,全部使用打擊樂器伴奏,過門用鑼鼓、行腔用板、鼓和小鈸伴奏,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淳樸的民歌風味,極具特色。伴奏主要有長板、短板兩種鑼鼓伴奏鼓點,一般四人伴奏;改良後在伴奏中加入了絃樂,伴奏成員也壯大到了數十人。
周姑戲的主要唱腔是“周姑正調”。該唱腔清新優美,婉轉跳躍,既能敍事,又善抒情,是以“四句腔”開頭,然後以三腔、四腔作為上、下句反覆使用的板腔體,另外根據劇情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還有“呀油調”、“過仙橋”、“梆腔穗子”、“流水”以及“快三眼”等近二十種曲牌。
周姑戲在臨朐農村相當流行,劇目也多是演員較少的農村小戲。有時也唱大戲,即便是唱大戲,也是在不影響劇情的前提下儘量少用演員,因此,民間就有“周姑戲一個兵”的説法。
《中國戲曲曲藝辭典》記載,“周姑戲也叫肘鼓子戲,清代中葉流行於山東南部”。1875年(清光緒元年)編修的《臨朐縣誌》記載,“在前清盛世,每年元宵節,一班青年塗朱抹粉,挈具盤旋,並演唱雜劇以助興。”按幾代人相傳的情況,結合臨朐縣誌和《工作戲曲曲藝辭典》所記載的“前清盛世”(指清朝光緒前的某一段興盛時期,不一定指清初)按“清代中葉”推算可以看出臨朐一帶周姑戲至少有200年的演唱歷史。
臨朐周姑戲興盛時期,湧現出了賀世學、李明友、周世英等一大批有影響的演唱藝人,唱腔版式亦日臻完善,形成了20多種板頭和曲牌的劇目。比較流行的有《雙生趕船》、《梁祝下山》、《王二賣草》、《鬧學》、《崔寡婦上墳》、《思春》等四十餘出。
輝煌不再只留今日滄桑
二百多年來,周姑戲一直是活躍當地農村羣眾文化生活的主要劇種,並以優美動聽的唱腔、濃郁的鄉土氣息、獨特的藝術風格、簡單而獨特的演出形式深受當地人民羣眾的喜愛,足以證明它具有極高的藝術魅力。然而,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於戰亂和災荒,臨朐成了無人區,周姑戲班解體,周姑戲唱腔銷聲匿跡。解放後,雖有部分村莊的藝人開始活動,但由於大部分老藝人相繼故去,班社難以組成,許多想學的青年人也因一無劇本二無曲譜而失去信心。再由於受過去文化水平的限制,周姑戲是以身傳口授為傳承方式,又因婚後女子受舊社會封建陋習的約束,不能拋頭露面,即便閨中女子學成之後,也可能外嫁他鄉,學而不能為其長久所用等原因,造成了周姑戲傳授途徑狹窄。如今老藝人越來越少,有的也因年事已高不能登台演唱。如今,全縣能演唱周姑戲的人已不多,周姑戲正處在一個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瀕臨絕跡的境地。 [3] 
有時間可以關心一下文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