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臘味村

鎖定
臘味村,隸屬雲南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七星鄉,地處七星鄉南邊,距七星鄉政府所在地4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不便,距縣13公里。東鄰必寨村委會,南鄰塘子鎮,西鄰仁德鎮,北鄰七星村委會。
中文名
臘味村
所屬地區
雲南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七星鄉
下轄地區
臘味、小壩者、白排、宗額、青沙坡、則嘎、魯古、發易、趙回下村
面    積
12.18平方公里

臘味村村情概況

該村國土面積12.18平方公里,轄臘味、小壩者、白排、宗額、青沙坡、則嘎、魯古、發易、趙回下村 等9個村民小組,農户598户,鄉村人口2514人,全部為農業人口,勞動力139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300人。
該村海拔1860米,年平均氣温 14 ℃,年降水量1100 毫米,適合種植烤煙、水稻、玉米等農作物。 [1-2] 

臘味村自然資源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2087.86畝(其中:田1204.19畝,地883.67畝),人均耕地1.18畝,主要種植 烤煙、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 5551.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7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5畝,主要種植、板栗、花卉、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5畝,其中養殖面積35畝;荒山荒地2270畝,其他面積8320畝。 [3] 

臘味村基礎建設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 、電話五通。全村有203户通自來水,有31户飲用井水,有394户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佔農户總數的66%)。有598户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户484户(分別佔農户總數的94.79%和81.3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402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320 户(分別佔總數的67.56%和57.38%)。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公里,距離集貿市場4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74輛,摩托車21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00畝,有效灌溉率為38.32%。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户105户;裝有太陽能農户26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户39户。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6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户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7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28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3户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4] 

臘味村農村經濟

該村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1]  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20.1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94萬元,佔總收入的64.56%;畜牧業收入297萬元,佔總收入的32.2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654頭,肉牛582頭,肉羊543頭);漁業收入4.73萬元,佔總收入的0.51%;林業收入5萬元,佔總收入的0.54%;第二、三產業收入16.4萬元,佔總收入的1.78%;其他性收入3萬元,佔總收入的0.33%。農民人均純收入1913.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1人(佔勞動力的6.6%),其中在省內務工86人,省外務工5人。 [5] 

臘味村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100餘萬元對小壩者村的村間環境、基礎設施、生產生活進行了更新改造,巨大的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長足發展。 [6] 

臘味村人口衞生

該村現有農户598户,共鄉村人口2514人,其中男性1264人,女性1250人。其中農業人口2514人,勞動力1395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273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 距離村委會衞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衞生院4.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户127户。

臘味村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63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439.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525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67.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臘味村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交通不便、水資源饋乏是制約本村委會經濟發展的關鍵;2、缺乏龍頭企業的引領,難以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3、農業基礎設施滯後(農田水利,引水溝渠)導致農業生產水平難以提高。。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解決好道路交通及人畜飲水問題; 2、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3、大力發展種植業(花卉、蔬菜、大樹楊梅等)、養殖業(獺兔、肉牛)、漁業等; 4、加大旅遊開發力度,以鳳龍灣景區小壩者村農家樂、遊艇等形式增加農民收入。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