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腹結

鎖定
腹結,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陰脾經。在腹內、外斜肌及腹橫肌肌部;有第11肋間動、靜脈;分佈有第11肋間神經。主治腹痛,泄瀉,便秘,痢疾,消化不良等。直刺1-2寸。
中文名
腹結
出    處
《針灸甲乙經》
隸屬經絡
足太陰脾經
功    能
健脾和胃,理氣調腸
主    治
腹痛,泄瀉,便秘,痢疾等
操    作
直刺1-2寸
主要配伍
配行間主治腹痛、胃痛

腹結名稱釋義

(1)腹結。腹,腹部也。結,集結也。該穴名意指脾經的氣血在此集結。本穴物質為府舍穴傳來的地部泥水混合物,因本穴位處肉之陷,泥水混合物流至本穴為聚集之狀,故名。
(2)腹屈。 腹,腹部也。屈,虧也。腹屈名意指脾經氣血在此虧缺。本穴為脾經的地部泥水混合物集結沉降之處,脾之氣不足,,如虧缺之狀,故名腹屈。腸結、腸窟名意與腹屈同,腸指大腸金性之氣,窟,空竅也,皆指本穴的氣虧之意。
(3)臨窟。臨,至也。窟,空竅也。臨窟名意指本穴所處氣血物質空虛之處。理同腹結名解。  

腹結功能作用

祛濕健脾。

腹結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或水針。

腹結定位

大橫穴下1.3寸,前正中線旁開4寸。

腹結解剖

在腹內、外斜肌及腹橫肌肌部;有第11肋間動、靜脈;分佈有第11肋間神經。

腹結主治

1. 腹痛,腹瀉,食積;
2. 疝氣。

腹結操作

直刺1-2寸。

腹結臨牀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胃腸炎、細菌性痢疾等。配天樞、足三里主治腹痛、腹瀉;配行間主治腹痛、胃痛。

腹結配伍

配天樞穴、足三里治腹痛、腹瀉;配行間主治腹痛、胃痛。

腹結功效

健脾和胃,理氣調腸。
[1-2] 
參考資料
  • 1.    (晉)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學苑出版社,2007年7月
  • 2.    梁繁榮.《針灸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