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腸蕨

鎖定
腸蕨(Diplaziopsis javanica (Blume) C. Chr.),根狀莖直立,頂端連同葉柄基部被褐色、全緣的披針形鱗片,基部有鐵絲狀肉質長根;葉簇生。
中文名
腸蕨
拉丁學名
Diplaziopsis javanica (Blume) C. Chr. [3]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腸蕨科
腸蕨屬
腸蕨
分佈區域
印度尼西亞(爪哇)、斯里蘭卡、中國台灣等地
保護級別
易危(IUCN標準)

腸蕨形態特徵

腸蕨圖片列表
腸蕨圖片列表(8張)
根狀莖直立,頂端連同葉柄基部被褐色、全緣的披針形鱗片,基部有鐵絲狀肉質長根;葉簇生。能育葉長可達1米以上;葉柄長達70釐米,直徑達7毫米,褐色。葉片闊披針形,長達75釐米,寬達30釐米;側生羽片達12對,斜展,披針形,長達18釐米,寬達4釐米,全緣,頂端長漸尖或略縮狹,兩側略呈不規則的淺波狀,基部闊楔形或近截形,無柄,上部羽片的基部常略與葉軸合生,頂生羽片與側生羽片同形,長達16釐米,基部不對稱,柄長達1釐米;葉脈兩面明顯,網狀,在主脈兩側網孔2-3行,每組2條側脈出自主脈,常在基部分叉或彼此分開,罕見從基部以上分叉,略斜展,網孔外的小脈不達葉邊。葉幹後近膜質,上面暗綠色,下面淺綠色。孢子囊羣粗線形或臘腸形,長達1釐米,通常生於每組側脈的上側1脈,下側1脈不育;囊羣蓋厚膜質,成熟時從上側邊向軸張開,宿存。 [1] 

腸蕨分佈範圍

在中國,目前僅知分佈於台灣省(高雄,M. Tagawa 1592)。也分佈於印度尼西亞(爪哇)、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波利尼西亞、塔希提等地。 [1] 

腸蕨主要價值

根莖可供藥用,《中國藥用孢子植物》:“清熱袪濕。治黃疸型肝炎流行性感冒等。”

腸蕨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易危(VU)。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