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腸熱症

鎖定
腸熱症是傷寒病和副傷寒病的總稱,主要由傷寒桿菌和甲、乙、丙型副傷寒桿菌引起。
中文名
腸熱症
外文名
Enteric fever

腸熱症臨牀症狀

傷寒和副傷寒的致病機制和臨牀症狀基本相似,只是副傷寒的病情較輕,病程較短。傷寒沙門菌是兼性胞內寄生菌,在機體內被巨噬細胞吞噬後能在吞噬體中生存和繁殖。部分細菌通過淋巴液到達腸繫膜淋巴結大量繁殖後,經胸導管進入血流引起第一次菌血症。患者出現發熱、不適、全身疼痛等前驅症狀。菌隨血流進入肝、脾、腎、膽囊等器官並在其中繁殖後,再次入血造成第二次菌血症。該時症狀明顯,持續高熱,出現相對緩脈,肝脾腫大,全身中毒症狀顯著,皮膚出現玫瑰疹,外周血白細胞明顯下降。並可使已致敏組織發生超敏反應,導致局部壞死和潰瘍,嚴重的有出血或腸穿孔併發症。

腸熱症流行情況

在全球人口中,每年腸熱症的估計發病數和死亡數分別為16000000和600000,其中亞洲和非洲的病例數分別佔62%和35%。 [1]  2000年全球腸熱症的發病數和死亡數分別為21650974和216510,其中副傷寒的病例數是5412744。 [2]  根據全球不同區域人口傷寒和副傷寒的每年發病率初步將疫病區劃分為三個區域:中南亞 、東南亞、南非人口的發病率大於100/10萬,為高流行區;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區域的發病率在10/10萬~100/10萬,屬中流行區;世界其他區域的發病率小於10/10萬,為低流行區。 [1] 
參考資料
  • 1.    BHAN M K, RAJIV B , SHin JINI B. Typhoid and parat yphoid fever [J ]. Lancet,2005 , 366(9487):749 -762.
  • 2.    CRUMP J A, LUBY S P, MINTZ E D. The global burden of typhoid fever [ J]. Bull World Health Organ ,2004 , 82 (2):346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