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腔闊盤吸蟲

鎖定
腔闊盤吸蟲(Eurytrema coelomaticum (Giard et BilletLooss,(1892),1907))是雙腔科,闊盤屬的一種動物。
中文名
腔闊盤吸蟲
拉丁學名
Eurytrema coelomaticum
動物界
扁形動物門
吸蟲綱
複殖目
雙腔科
亞    科
雙腔亞科
闊盤屬
分佈區域
南方各省 東南亞, 蘇聯
命名者及年代
Giard et BilletLooss,(1892),1907

腔闊盤吸蟲形態特徵

成蟲形態(圖112) 鈍短橢圓形,後端中央有一尾突,有時前後兩端均稍尖削;體邊緣常有皺褶,體表光滑。體長4.78—8.05毫米,體寬2.73—4.76毫米;體長寬比例是1.5--2:1。 口腹吸盤不很發達,口吸盤在次頂端,0.53—0.84×0.42--0.80毫米;腹吸盤位於體長前端38—49%處,0.58--0.78×0.53-0.76毫米;口腹吸盤大小相近,它們直徑比例是0.8--1.1:1。咽0.19--0.27×0.15-0.28毫米,緊接在口吸盤後方;食道長0.11--0.23毫米;腸管盲端達到體後端1/4—1/6水平。睾丸圓形或邊緣不整齊有缺刻,大0.34—0.55×0.36—0.63毫米、0.37—0.53×0.34-0.63毫米,位置在腹吸盤後半部的兩側。陰莖囊0.69—1.1×0.19—0.38毫米,位於腹吸盤前方,其底部達到或不達到腹吸盤前緣,有時會下降到腹吸盤上半部背側。生殖孔開口在腸分叉之後。卵巢橢圓形,少數分三瓣;位於睾丸後方在體中橫線附近,大0.16—0.29×0.18—0.30毫米。具受精囊(0.17—0.51×0.21--0.57毫米)和勞氏管。卵黃腺叢粒細小,呈樹枝狀成簇地排列,長0.72—1.58毫米,前端開始於卵巢或睾丸後方的水平。子宮圈幾乎充滿二腸管之間所有空隙,靠近腹吸盤和陰 莖囊附近的子宮圈因蟲卵成熟而呈深褐色。蟲卵大0.034—0.047×0.026—0.034毫米。生活史(圖113、114) 本種吸蟲生活史按唐伸璋、唐崇惕(1975.77)所觀察同樣經過蟲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囊蚴及童蟲、成蟲各階段,它在蝸牛體內發育情況與胰闊盤吸蟲相似。但亦有其特點,如:2/3部份表面按有二列纖毛板,前列短於後列。
囊泡,內含許多顆粒。在神經團後方及兩個排泄囊泡之間有胚細胞三、四個。毛蚴體前方細胞分列在體兩側,接於向後彎曲的排泄管。在體後半部中有二個圓形或橢圓形的排泄毛蚴:大32×28微米,前端錐刺長約等於體長的1/4,位於神經團的前方。 [1] 

腔闊盤吸蟲棲息環境

終末宿主:黃牛Bos taurus,山羊Capra hicus駱駝Comelus bactrianus。
寄生部位 胰臟、胰管。
第一中間宿主: 同型闊紋蝸牛Bradybaena similaris,中華蝸牛Cathdica ravida siebol一dtiana,(二中華灰蝸牛Fraticicola,ravida sieboldtiana)。
第二中間宿主:紅脊草螽Conocephalus maculatus。
母胞蚴及子胞蚴: 在温暖的氣温中,5天的母胞蚴橢圓形長27—36微米,體內含有數個胚細胞及二個排泄囊泡;一個月的母胞蚴直徑長0.17—0.18毫米,裏面充滿着許多胚細胞,它們附着在胞壁及各隔室的隔膜上。三個月的母胞蚴已經是多瓣的囊體,內含有百餘個各期子胞蚴,子胞蚴大0.119—0.424×0.063—0.238毫米。 5—6個月的成熟子胞蚴離開其原來母體的位置向蝸牛頭部氣室移行,經呼吸孔排出到外界。遇到空氣後的成熟子胞蚴,內膜壁包裹着尾蚴彎折在靠近身體前端的中段,使這段成球形或橢圓形膨大,它的前後端的外膜壁均收縮成條狀。最成熟的子胞蚴大小為69—7.9×0.7—1.0毫米。在比較低的氣温中蟲體在蝸牛體中發育遲緩,尤其在寒冷冬天,發育完全停滯,要到翌年4—5 月份再繼續發育。因此在夏末秋初受感染的蝸牛,要經一年左右才有成熟子胞蚴排出。尾蚴:一條成熟子胞蚴中含有尾蚴一百多個。尾蚴具錐刺短尾型,體部0.23—0.37×0.11--0.14毫米,尾球0.027—0.033×0.034—0.042毫米;體部前後端有小刺多排,尾球后緣有硬毛十數條。體部中的形態結構和胰闊盤吸蟲的相似, 但口吸盤直徑0.049—0.055毫米、腹吸盤直徑0.05—0.06毫米,兩者大小相近及排泄囊壁細胞稍短小一些與胰闊盤吸蟲不同。
囊蚴:成熟子胞蚴在外界適當環境中1--1.5天內被紅脊草螽吞食,胞蚴膜壁在螽斯胃中被消化, 吞食後1.5小時就已有尾蚴脱去尾球鑽過胃壁到螽斯的血腔中形成披有薄膜的早期囊蚴。 早期囊蚴有的呈尾蚴體部狀,有的因蟲體彎折或縮短使囊蚴呈小冬瓜狀,大0.186—0.204×0.111--0.126毫米。在26—32℃氣温中,囊蚴逐漸長大、體內各器官逐漸發育、囊壁逐漸增厚,經過20—25天囊蚴成熟,成熟囊蚴大0.327—0.399×0.254--0.310毫米,囊壁厚17—23微米,深咖啡色。
後蚴:成熟囊蚴遇到酸溶液或胃蛋白酶物質,囊壁呈乳膠狀膨脹,其中後蚴不能脱囊並很快死亡。成熟囊蚴包含在草螽體內被牛羊等終末宿主吞食,由於草螽身體的包裹使蟲體不直接接觸宿主的胃液,當草螽被消化完時蟲體亦已達到近十二指腸位置。囊蚴在十二指腸中遇到胰消化酶物質,囊內後蚴對此非常敏感,立即從穿刺腺管中分泌出腺體物質,此顆粒物質能將囊壁溶解一孔道,後蚴立即從此孔道穿鑽破囊而出。這一破囊活動在數秒鐘至1—2分鐘之內完成。後蚴隨着胰液的吸引而進入胰管中。
後蚴體大0.996—1.145×0.301--0.390毫米,體表有許多橫紋;口吸盤上有規則排列的乳頭狀突起。口吸盤0.106—0.127×0.115—0.127毫米,腹吸盤0.165—0.178×0.153—0.170毫米,咽0.034--0.042×0.030—0.038毫米,食道長0.181--0.191毫米。腸管盲端達到體後部。焰細胞公式2[(2+2+2)+(2+2+2)]=24。
童蟲和成蟲:含有成熟囊蚴的紅脊草螽被牛、羊吞食,後蚴進入胰管中發育3—3.5個月經童蟲達性成熟,從牛羊糞便中即可查到蟲卵。一隻山羊羔吃了七隻天然感染的紅脊草螽,4個月後從它胰臟中檢獲二千餘條腔闊盤吸蟲。
防治 同胰闊盤吸蟲。 [1] 

腔闊盤吸蟲分佈範圍

東南亞、蘇聯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