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腎苞草

鎖定
腎苞草(Phaulopsis dorsiflora (Retz.) Santapau),為爵牀科草本植物,高30-50釐米,莖4稜形,稜上被黃褐色倒生毛,餘疏生。花序穗狀,頂生,花冠通常白色。為路邊雜草。國內外均有分佈。
中文名
腎苞草
拉丁學名
Phaulopsis dorsiflora (Retz.) Santapau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爵牀科
腎苞草屬
腎苞草
分佈區域
雲南省 非洲; 越南

腎苞草形態特徵

腎苞草
腎苞草(2張)
葉略不等,具4-6釐米的柄,大葉片卵狀橢圓形至橢圓形,長7.5-11釐米,寬 3.5-5釐米,頂端長漸尖尾狀,基部寬楔形,兩側不等,稍歪斜,紙質,上面疏被剛毛,背面僅脈上被毛,側脈每側6條。花序穗狀,頂生,有時因小枝的葉退化而似為腋生;花數朵生於1寬卵形苞片內,偏生一;苞片長達1釐米,寬達1.4釐米,被白色多節毛和頭狀腺毛,小苞片無毛,花萼裂片5,其中4片條形,長約6毫米,1片卵狀橢圓形,長達10毫米,被腺毛;花冠通常白色,長約6毫米,冠檐2唇形,上唇2裂片較狹;雄蕊2強,內藏,生於喉部;花粉粒近圓球形,較小,具3孔,孔生於12-21條脊之間(據Bremek. 1961:67)。子房頂端被細腺毛,花柱被微柔毛,柱頭2裂,裂片不等。蒴果長約6毫米,頂端有腺毛,開裂時胎座自蒴底彈起;種子4粒,淡黃色,橢圓狀卵形,有微毛,遇水後伸長白色長的多節毛,基區明顯。 [1]  [2]  [4] 

腎苞草生長環境

為路邊雜草。昆明植物園曾引種栽培 [1] 

腎苞草分佈範圍

產於雲南(西雙版納、盈江)。中南半島、印度、喜馬拉雅、馬斯克林羣島至熱帶非洲也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