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側(拼音:cè、zè、zhāi)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2]  ,形聲字 [5]  ,此字始見於甲骨文 [4]  。側的本義表示旁邊 [5]  ,引申為斜着、卑陋,讀cè。側讀zè時,同“仄”。側讀zhāi時,指傾斜 [1] 
中文名
拼    音
cè,zè,zhāi
繁    體
部    首
字    碼
U+4FA7
五    筆
WMJH [1] 
倉    頡
OBON [1] 
鄭    碼
NLKD [1] 
筆    順
32253422
字    級
一級(編號:1147) [2] 
平水韻
入聲十三職 [3] 
注    音
ㄘㄜˋ, ㄗㄜˋ,ㄓㄞ
筆    畫
8
四角碼
22200 [1] 
異體字
[1]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側”字,甲骨文從斜身之人,從日,會日仄之意。金文改為從人,則聲,小篆繼承金文並整齊化,隸變以後楷書寫成“側”,漢字簡化之後寫成“側” [4] 
“側”的原義是旁邊。例如《詩經·小雅·緜蠻》:“黃鳥,止於丘側。”旁邊非主位,進而延伸指地位低下、卑微。在古代家庭,妾被稱為“側室”,妻則被稱為“正室”,意即妾比妻的地位低下 [4] 
“側”也延伸指傾斜。成語“側目而視”即指斜着眼睛看人。進而延伸指不正邪辟。例如《尚書·洪範》:“無反無側,王道正直。” [4]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旁邊;邊緣。
side;edge
《禮記·內則》:“居側室。”
《詩·魏風·伐檀》:“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
動詞
向旁邊歪斜。
incline;lean
《史記·項羽本紀》:“樊噲側其盾以撞。”
《詩·小雅·賓之初筵》:“側弁之俄。”
靠近。
near;close to
《儀禮·公食禮》:“側其故處。”
形容詞
不正,邪辟。
askew;aslant;crooked
《書·洪範》:“無反無側,王道正直。”
柳宗元《童區寄傳》:“鄉之行劫縛者,側目莫敢過其門。”
側射;側卧側枝側芽
形容詞
同“仄”,傾斜。
oblique;oblique tones
《詩·小雅·賓之初宴》:“側弁之俄。”
《書·洪範》:“無反無側。”
zhāi
形容詞
〈方〉斜着,不正。
inclined

(參考資料: [1]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八】【人】
側,旁也。從人則聲。阻力切。 [1] 

説文解字注

旁也。
不正曰仄,不中曰側,二義有別,而經傳多通用,如反側當為反仄。仄者、未全反也。 [1] 
從人,則聲。
阻力切,一部。 [1] 

康熙字典

《唐韻》阻力切。《集韻》《韻會》札色切。並音㳁。旁也,傾也。《詩·召南》:在南山之側。《書·洪範》:無反無側。注:不偏邪也。
又卑隘也。《書·堯典》:明明揚側陋。
又叛黨曰反側。《後漢·光武紀》:使反側子自安。
又《儀禮·既夕》:有司請祖期。曰:日側。注:側,昳也。謂將過中之時。與𣅦同。
又側注,冠名。酈食其服以見沛公。
又側生,荔支名。
又與特通。《儀禮·士冠禮》:側尊一甒醴。注:特設一尊醴也。
又《聘禮》:公側授宰玉,又側授宰幣。注:謂君特授不假相也。
又同仄。《史記·平準書》:公卿鑄鏱官赤側。注:赤側,錢名。 [6] 

字形書法

異體字

側的異體字“夨” 側的異體字“夨”
側的異體字是“夨” [1]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 [1] 
中國台灣 [1] 
中國香港 [1]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入聲
開口呼
全清
阻力切
tʃjək
集韻
入聲
開口呼
全清
札色切
ʧiek
韻略
入聲
札色切
增韻
入聲
阻力切
中原音韻
入上聲
皆來
全清
tʂai
中州音韻
入作上聲
皆來
葉齋上聲
洪武正韻
入聲
全清
側格切
tʃək

(參考資料: [7]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i̯ək
王力系統
ĭək
李榮系統
iək
邵榮芬系統
iek
鄭張尚芳系統
ɨk
潘悟雲系統
ɨk
蒲立本系統
ik
jək
jək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jək
北魏後期北齊
jək
齊梁陳北周隋
jək
隋唐
高本漢系統
i̯ək
王力系統
ǐək
董同龢系統
jək
周法高系統
iek
李方桂系統
tṣ
jək
陳新雄系統
ǐək

(參考資料: [8-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