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

鎖定
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是繼發性高血壓中最常見的一種,約佔高血壓患者的5%~10%。引起腎動脈狹窄的原因很多,如動脈粥樣硬化、纖維肌肉發育異常、多發性動脈炎腎動脈發育不全等。
中文名
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
學    科
醫學
特    點
繼發性高血壓中最常見的一種
臨牀表現
(1)30歲以下者較多見
為什麼腎動脈狹窄會引起高血壓呢?因為腎動脈狹窄會使腎臟的血流量減少,刺激腎臟內存在的腎素一血管緊張素一醛固酮系統,使血壓升高,導致患者出現頑固性高血壓,而且難以用藥物控制。
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有如下臨牀表現:(1)30歲以下者較多見t(2)病史較短;(3)突然發生明顯的高血壓,或原有高血壓突然加重;(4)無高血壓家族史,(5)降壓藥物療效不佳;(6)醫生在患者的上腹部或腰部脊肋區聽診,可聽到血管雜音;(7)有腰部外傷史。當然,最後要依靠腎動脈造影才能確診。
對單側腎動脈狹窄的病人,過去往往採用一側腎切除的方法。如今隨着醫療技術水平提高,腎動脈重建手術和經皮腔內動脈成形術(PTA)已成為治療此病的較好方法,它們可“立竿見影”地使血壓恢復正常。患高血壓而用藥效果不佳的人,特別是青年人,應做進一步詳細檢查,以免誤診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