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脾不主時

鎖定
中醫學術名詞。見於《素問·太陰陽明論》雲:“帝曰:脾不主時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不主時,根據五行理論,五臟配五行,肝、心、肺、腎分別主春、夏、秋、冬四季。脾臟屬土,旺於每季後十八天,不獨主四時之一,故曰脾不主時。
中文名
脾不主時
出    處
黃帝內經素問·太陰陽明論
類    型
中醫學術理論

脾不主時理論內涵

在 《黃帝內經》裏面,存在着 “脾不主時”和 “脾主時”兩種不同的理論,這兩種理論長期並存,是中醫藏象學説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研究人與自然關係這一中醫整體觀的重要內容,體現了對脾在五藏中地位的不同認識,在脾胃藏象系統的構建中發揮重要作用。
“脾不主時”之説,首見於《素問·太陰陽明論》:“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髒,各以十八日寄治。”指出脾不單獨主某季,而是分主四季中每季前後各九日,即十八日,四季共七十二日,與其他四髒相同,每髒各主七十二日。這一理論起源於古代五行學説,首見在《管子》,奠定於《內經》,而成為中醫研究脾的時髒關係的重要學術觀點。脾主四時之末,得之於一年五季之平分,兼顧土生四行,居中央而寄旺四時的古代干支五行運氣理論。按十二地支合化五行規律,則寅卯為木,巳午為火,申酉為金,亥子為水,辰戌醜未為土,各當春秋冬夏之季月,合應三、九、十二與六月。這一季節特徵從氣候更替分析,皆為四季更替之時,從天文曆法五季相配角度推算,則是古人對一年五季,脾不主時的固定化,反映的是脾主四時之中,更進一步細化其具體對應之日的一種認識。旨在説明脾為生化之源,在五臟之中長養四髒,水谷精微由脾運化而出,以時灌溉營養內臟而已,仍屬脾主四時的理論範疇。其內涵則仍不離土有仁厚之德,四時皆有土氣這一觀點,脾不主時也即脾主四時,故於四季之中若土氣旺則脾氣實,水谷消化吸收能力強,外邪難以侵襲,表現為臟腑經絡安定,氣血旺盛而正氣充足。它與長夏屬土,脾主長夏之説,雖是兩種不同的論點,但“脾不主時”,並不是講脾與四時無關,而是時時相關,每個季節之末由脾所主,只是不單獨主某一時而已,從而更加突出了脾與四時關係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任何臟腑組織器官在任何時令中都不能離開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氣滋養,故有“脾脈者土也,孤髒以灌四旁也”。雖然後世醫家在闡述脾主四季之末各十八之確切所屬中仍有不同見解,但是推其立論依據則仍不離土居中央生萬物,四時必得土氣之化這一五行理論。

脾不主時臨牀指導意義

“脾不主時”理論,在中醫臨牀治療及養生防病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靈樞·本神》中提到:“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從病理角度説明中央脾胃有病,可能會引發五臟六腑或全身的病變。諸藥入口,必藉脾胃運化之力以發揮藥效。若脾虛運無力,則藥物難以運送到各條經絡,藥效難以發揮。正如張介賓在《類經》中所説:“凡治病必先藉胃氣以為行藥之主,若胃氣實則攻之則去,而疾常愈,以此胃氣強而藥力易行也;胃氣虛攻亦不去,此非藥力不去病也,以胃虛本弱,攻之則益弱,而藥力愈不能行也。”治病不愈,從調理脾胃下手而愈者多。多數疾病症見咳嗽、自汗、發熱、肺虛生痰,不必理痰清熱,土旺而痰消熱退。”可見,脾不僅為臟腑提供水谷精微,而且與人體的抗病驅邪及康復能力密切相關。“補腎不若補脾”,此之謂也。
飲食水谷入口後,須依賴脾胃為之消化、吸收,並佈散全身。因此,在養生防病中也應當注意,飲食要避免過飢過飽、過寒過熱,時時注意顧護脾胃。《金匱要略》指出:“四季脾旺不受邪”,深刻揭示“脾不主時”的思想內涵:其一,未病先防,重視脾胃保養。脾主運化水谷,飲食不節,導致脾轉輸無權;五味不調,偏食則伐胃,應“服食節其生冷苦酸辛甘”。只有食飲調攝,善於“養慎”,才能“不令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其二,已病防變。強調在疾病可能傳變的途徑中,注重早期治療及調補脾胃的重要性。如“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指出肝虛在“補用酸,助用焦苦”之時,須“益以甘味之藥以調之”。甘味益脾,土旺能御木侮,肝病便不能傳之於脾。又因脾旺則氣血漸充,正氣來複,利於肝病的向愈,一舉而兼收兩功。仲景發揚“脾不主時”思想,並且形成了深刻的病因病理學,為後世補土派的創立奠定理論和臨牀基礎。
有鑑於此,臨牀上在預防疾病,養生保健中把調理脾胃,顧護胃氣作為重要的原則和措施之一,四時之中,隨時用藥,保胃養胃而固護中氣。只要脾氣健旺,水谷生化有源,正氣就得到源源不斷的滋養,就可以有效防止各種疾病的發生,這也是脾的四時理論對後世脾胃學説的重大影響與指導。這些理論給了後世醫家很大啓發,並且為中醫臨牀治療慢性疾病時以脾為本的基本治療大法提供了理論依據。

脾不主時結論

總之,“脾不主時”,實質是指“脾旺四時”,強調脾胃化生氣血,以及在維持臟腑功能及整個生命活動中的作用。人體的生長髮育及生命活動,都不能離開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的充養。故後世有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之稱。“脾不主時”及“脾主四時”這兩種理論在《內經》中得以形成,是中醫藏象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後世脾胃學説的形成與發展以及臨牀應用等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