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脈絡膜脱離

鎖定
脈絡膜脱離是指由於手術、外傷、炎症或眼內腫瘤等原因引起脈絡膜上腔液體增多或出血,導致脈絡膜球形隆起。本病特徵為眼底出現棕黑色球形隆起、低眼壓。
外文名
detachment of choroid
就診科室
眼科
常見發病部位
脈絡膜
常見病因
由於手術、外傷、炎症或眼內腫瘤等原因引起
常見症狀
視力輕度下降、扁平脱離、淺前房及低眼壓等
中文名
脈絡膜脱離

脈絡膜脱離病因

誘發因素以眼外傷最多。外傷直接損傷脈絡膜大血管、睫狀動脈和渦狀靜脈等,引起脈絡膜上腔出血。外傷如伴有大量脈絡膜及視網膜出血,提示傷情嚴重,預後甚差。
其次為內眼手術,其中又以抗青光眼手術和玻璃體視網膜手術為多,術中、術後均可發生。

脈絡膜脱離臨牀表現

1.有內眼手術、眼外傷、炎症或腫瘤等病史;
2.在原發病的基礎上視力輕度下降;
3.眼底檢查:早期周邊視網膜鋸齒緣附近呈模糊帶狀的向心性波紋狀皺褶;嚴重者可出現半球狀黑色隆起,表面視網膜無皺褶,不透明、無波動;
4.位於後極部者表現為扁平脱離;如果波及後極部則呈半球形隆起;
5.常有淺前房及低眼壓。

脈絡膜脱離檢查

1.鞏膜透照
可區別脈絡膜上腔是滲出液或血液。
2.B超檢查
在診斷脈絡膜脱離上的作用尤其突出,不但可明確定出脱離的部位,還可根據脈絡膜上腔為低密度或高密度來區分是滲出性脱離或者出血性脱離。此外,還可顯示有無眼內佔位以及視網膜脱離等伴隨情況。
3.眼底熒光素血管造影(FFA)檢查
有助於鑑別脈絡膜黑色素瘤和脈絡膜脱離。
4.ICG
鑑別視網膜色素上皮下出血與脈絡膜脱離。
5.影像學檢查
UBMCT和MRI有助於脈絡膜脱離的診斷與鑑別診斷。眼球和眼眶的超聲檢查。

脈絡膜脱離診斷

1.根據病史及眼底檢查。
2.超聲波檢查顯示為漿液性脱離。

脈絡膜脱離鑑別診斷

需與本病鑑別的疾病有:視網膜脱離、視網膜劈裂以及鞏膜外加壓產生的嵴樣隆起。外傷後的低眼壓病例需做房角或超聲生物顯微鏡檢查,以排除睫狀體房角漏。

脈絡膜脱離治療

1.病因治療。
2.皮質類固醇。
3.抗前列腺素藥。
4.散瞳,睫狀肌麻痹劑。
5.醋氮山胺。
6.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