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脂肪瘤

鎖定
脂肪瘤(lipoma)是一種由成熟的脂肪細胞構成的常見軟組織良性腫瘤,可單發或多發,位於皮下或機體深部。一般在中年人羣中多見,具體病因尚不明確,但可能與遺傳、慢性炎症以及全身性脂肪代謝異常等有關。資料表明,脂肪瘤很少惡變,因此病死率相對較低。
脂肪瘤的症狀主要表現為皮下有一個或多個腫塊,脂肪瘤常見於頸部、肩部、背部、腹部、四肢近端等處。腫塊體積通常不大,直徑多數小於5cm,腫塊質感柔軟,有彈性,無痛感。在生長活躍期,也有可能產生痛感。此外,如脂肪瘤生長過大,壓迫到附近的神經,可能引發疼痛或者麻木感;如果瘤體位於腸道、心臟等器官附近,可能導致腹痛、消化道梗阻、出血,甚至是心功能異常等相應的症狀。脂肪瘤並無傳染性。
對於脂肪瘤的治療方式,主要取決於瘤體的大小與位置,小而不影響正常生活的腫瘤僅需要定期監測,若瘤體大大或者壓迫神經、血管、器官等導致相關症狀出現,或者患者出於美觀考慮,可選擇手術切除。術後預後良好,深部腫瘤切除不完整有可能局部復發。
外文名
Lipoma
就診科室
普外科
多發羣體
中年人
常見發病部位
頸部、肩部、背部、腹部、四肢近端等處
常見病因
遺傳,慢性炎症,全身脂代謝異常
常見症狀
在皮下有一個或者多個的腫塊,瘤體質感柔軟,有彈性,手指輕推可以輕微移動
傳染性
是否遺傳
可能與遺傳有關

脂肪瘤病因

病因目前尚不明,可能與遺傳相關。

脂肪瘤發病原因

患者細胞內存在一種所謂“脂肪瘤致瘤因子”的物質,在正常情況下,這種“致瘤因子”處於失活的狀態,但在各種因素的刺激下,“致瘤因子”會被激活,作用於正常脂肪細胞後,使其異常增生,進而形成脂肪瘤。

脂肪瘤誘發因素

遺傳因素、慢性炎症、全身脂代謝異常等可能會誘發脂肪瘤。

脂肪瘤症狀

脂肪瘤可生長於有脂肪組織的任何部位,在軀幹、四肢體表皮下多見,也可生長於腹膜後、內臟等身體深處。
淺表脂肪瘤表現為局部包塊;機體深部脂肪瘤,如瘤體長大壓迫神經、血管,或位於內臟附近,可能引起相應壓迫和功能障礙表現。

脂肪瘤典型症狀

通常會發現在皮下有一個或者多個的腫塊,於頸部、肩部、背部、腹部、四肢近端(如上臂、大腿、臀部)等處多見。
脂肪瘤瘤體一般體積都偏小,直徑通常小於5cm,也可以生長得更大;瘤體表面覆蓋皮膚多正常,推擠瘤體基底部可使皮膚出現“橘皮”樣紋理;瘤體質感柔軟、有彈性,手指輕推可以輕微移動。
多發脂肪瘤可表現為散發於全身或集中於某處體表的大小不等、無痛的脂肪瘤,瘤體多者可達上百個,少數多發脂肪瘤可表現為對稱性生長。此外,在生長活躍期,多發脂肪瘤可有痛感。

脂肪瘤伴隨症狀

當脂肪瘤生長過大壓迫到附近的神經,可能會有痛感、麻木感。
如果脂肪瘤瘤體較大且位於腸道、心臟等器官附近,則可能引起腹痛,消化道梗阻、出血,心功能異常等相關症狀。

脂肪瘤就醫

脂肪瘤很少會產生嚴重的症狀或影響,但如果發現身體任何部位出現了腫塊或腫脹,都需要到醫院就診,由醫生給出專業診斷,以免貽誤病情。

脂肪瘤診斷流程

位於皮下等淺表部位的脂肪瘤,醫生通過症狀和體格檢查,一般即可做出初步診斷,必要時可通過病理活檢確診;對位於身體內部的脂肪瘤的診斷,醫生往往需要結合影像學檢查、病理活檢等檢查結果綜合判斷。

脂肪瘤就診科室

初診可就診於普外科
特殊部位脂肪瘤一旦確診後需至相關專科就診,如心臟脂肪瘤需到心臟外科就診。

脂肪瘤相關檢查

  • 查體
視診可見腫塊多位於皮下,多呈類圓形,大小一般不超過5cm,表皮無紅腫、破損、滲液等,可全身多發。
觸診質地柔軟、有彈性,手指輕推可以輕微移動,與皮膚無粘連。推擠瘤體基底部可在表皮看到皮膚被牽拉形成的密佈小凹陷。
  • 影像學檢查
主要用於排查感染、血腫、其他惡性腫瘤等。
磁共振成像(MRI)可以生成身體內部的高分辨率圖像,有助於初步判斷體內深部腫塊性質。
超聲
可以幫助判斷瘤體大小、有無粘連,瘤體內部構成密度等。
  • 病理檢查
通過穿刺或手術切除瘤體後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是診斷脂肪瘤的金標準。
組織病理檢查可見瘤體主要由成熟的脂肪細胞構成,呈淡黃色,表面有一層結蹄組織薄膜包裹。
瘤體內部可被纖維條索分隔成多個小葉,小葉間不均勻地走行毛細血管。根據纖維、血管的多少,可將脂肪瘤分為纖維脂肪瘤和血管脂肪瘤。
瘤體內有時可見鈣化、壞死、液化等改變。

脂肪瘤診斷

診斷該病主要依據臨牀表現及相關檢查。淺表脂肪瘤一般通過體檢就可以作出初步診斷,深部脂肪瘤需結合影像學病理檢查方能診斷。

脂肪瘤鑑別診斷

通常體積比較大,在體內的位置較深,一般無痛,可逐漸長大,常發生於下肢(如膕窩、大腿內側)、腹膜後、肩部等處,瘤體無包膜,是一種惡性腫瘤。可根據腫塊特徵及病理檢查鑑別。
明顯或不明顯的外傷致表皮細胞進入皮下生長而形成的囊腫。多見於易受外傷或磨損部位,如臀部、肘部,也可能發生於注射部位。
皮損常單發,表現為圓頂形隆起的皮膚色腫物,和周圍組織界限清楚。腫物生長緩慢,質地較硬,有彈性,活動度較好,直徑為0.5釐米至數釐米。表面的皮膚處可見一箇中央孔,是該囊腫起源的毛囊漏斗部,擠壓時可從孔內流出乾酪樣物。繼發感染時,該區域出現發紅、腫脹和觸痛。根據特徵常不難鑑別。
人因感染豬肉絛蟲,其幼蟲寄居於皮膚下,可產生皮下無痛、可遊動的囊腫、結節,可伴隨有肌肉腫脹、瘙癢等症狀,一般患者有不潔飲食史。可根據病史及腫塊特徵鑑別。

脂肪瘤治療

脂肪瘤生長緩慢、為良性腫瘤,大多無臨牀症狀,對患者無影響,一般無需處理,注意觀察其變化並遵醫囑定期複查即可。
瘤體比較大,甚至壓迫臟器、神經等,出現疼痛、功能障礙等症狀,或影響到美觀,可選擇手術摘除。

脂肪瘤藥物治療

脂肪瘤並無特效治療藥物,一旦脂肪瘤影響正常工作生活,可行手術治療。

脂肪瘤手術治療

脂肪瘤一般對人體無明顯影響,但如果脂肪瘤瘤體較大,甚至因壓迫神經血管臟器等出現相應症狀時,可以進行手術。此外,如患者認為脂肪瘤影響美觀,也可考慮行手術治療。
脂肪瘤切除術完成後,患者及家屬需要注意保持傷口的清潔,留意傷口是否出現紅腫、滲液、流膿等,必要時及時向醫生求助。
患者一般在術後1周左右即可恢復,並拆線,可吸收縫線則無需拆線。
淺表脂肪瘤手術操作簡單,一般瘤體切除徹底,不會復發;深部脂肪瘤如較難完整切除,則可能會局部復發。

脂肪瘤中醫治療

該疾病的中醫治療暫無循證醫學證據支持,但一些中醫治療方法或藥物可緩解症狀,建議到正規醫療機構,在醫師指導下治療。

脂肪瘤預後

脂肪瘤生長緩慢,為良性腫瘤,極少惡變。大部分患者僅需觀察,無需治療,通常也不會影響正常生活,預後良好。
如行手術治療,淺表脂肪瘤手術治療一般預後良好,較少復發;深部脂肪瘤有時可因較難完整切除,而發生局部復發。
參考來源: [1-2] 
參考資料
  • 1.    Frederick P. Li, David H.Abramson, Robert E. Tarone etc. Hereditary Retinoblastoma,Lipoma, and SecondPrimary Cancers. J Natl Cancer Inst 1997 Jan 01;89(1).
  • 2.    王朋輝, 陳玉龍. 中醫藥治療脂肪瘤的現狀分析.光明中醫,2016,31(21):3228-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