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胭脂紅劍蘭

鎖定
胭脂紅劍蘭(學名:Gladiolus carmineus)是鳶尾科、唐菖蒲屬植物。植株高30-50釐米,其特徵是葉3-5片,全部莖生,最下部有比葉鞘短的退化披針形葉片,長達50毫米。花朵較大,漏斗狀,深紅色、紅色至淺紅色。花被管長30-35毫米,花被片長53-58毫米,花絲長30-42毫米。 [3] 
該物種是地下塊莖植物,主要生長在亞熱帶生物羣落中,生長在海岸砂岩懸崖和岩石坡上低矮的灌木叢中。在南半球冬季降雨期生長。可以用球莖和種子來進行種植。原生範圍是南非開普省西南地區。 [2] 
中文名
胭脂紅劍蘭 [1] 
拉丁學名
Gladiolus carmineus
別    名
懸崖劍蘭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天門冬目
鳶尾科
唐菖蒲屬
胭脂紅劍蘭
命名者及年代
C.H.Wright.,1906 [2] 
外文名
Cliff Gladiolus [5] 

胭脂紅劍蘭植物學史

唐菖蒲是花瓣狀單子葉植物的一個大屬,包括290多種。該屬的名稱源自拉丁語"Gladius",意為劍,指的是劍形葉子。具體來説,Gladiolus(唐菖蒲)的意思是“小劍”。 [4] 
其種名也源於拉丁語"carmineus"指的是胭脂紅,暗示着花朵明亮的深紅色。據信,唐菖蒲最初是由好望角審計長阿伯克龍比·史密斯爵士收集的。他在1903年收集了該物種的幾個球莖,並將其中一些送到了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 [4] 

胭脂紅劍蘭形態特徵

胭脂紅劍蘭植株高(160-)300-500毫米,葉鞘深紫色,帶乳白色或綠色斑點。球莖球形,直徑20-25毫米;鞘膜層纖維化,向上延伸至基部周圍的領口。莖直立,向外彎曲,在2片上部葉鞘上方,不分枝。 [3] 
葉3-5片,全部莖生,最下部有比葉鞘短的退化披針形葉片,長達50毫米,上部葉較小,通常無葉片;非開花植物通常有2片長而垂的鐮刀形葉,開花時乾燥腐爛,寬8-10毫米,有白霜,主脈略增厚。 [3] 
穗直立,彎曲,有2-6朵花;苞片淡綠色或泛灰色,外層30-40毫米長,內層較短。花淡粉色至深粉色,下部3片花被片的中央各有一條白色條紋,周圍環繞着淡紫色光暈,上部側花被片有時也有類似斑紋,無香;花被筒長30-35毫米,狹漏斗狀;花被片寬披針形,外側3片較大且與花被片等長,背面35-45×18-27毫米,上部側花被片和下部中部33-48×16-28毫米,下部3片花被片與上部側花被片連接長達4毫米,水平伸展。花絲長21-26毫米,從筒外伸出10-15毫米;花葯長10-14毫米,通常為黃色;花粉乳白色。花柱拱起在雄蕊上,分裂成花葯對生的下半部分,分枝長約10毫米。 [3] 
蒴果狹倒卵形,長20-22毫米。種子卵形,8×6-7毫米,翅寬而均勻。球莖狀球莖長35釐米,外膜紙質。葉片退化,劍形。花漏斗狀,深粉色,下部花被上有白色條紋。 [3] 
胭脂紅劍蘭

胭脂紅劍蘭近種區別

胭脂紅劍蘭與肉色唐菖蒲關係密切,歷史上曾與斯特法妮唐菖蒲混淆。胭脂紅劍蘭和肉色唐菖蒲的區別在於開花時間(肉色唐菖蒲開花時間為10-11月)和花朵獨特的開放結構。斯特法妮唐菖蒲與胭脂紅劍蘭不同,它的花朵更大,呈猩紅色,形狀略有不同,生長在不同的地區。胭脂紅劍蘭的另一個開花時間特徵是,開花時葉子完全乾燥枯死。斯特法妮唐菖蒲在這方面與之相似。 [4] 
胭脂紅劍蘭 胭脂紅劍蘭
肉色唐菖蒲 肉色唐菖蒲
斯特法妮唐菖蒲 斯特法妮唐菖蒲

胭脂紅劍蘭生長環境

該物種生長在海岸低矮的灌木叢。海岸砂岩懸崖和岩石坡上。是南非開普海岸西南部狹長區域的特有物種,在南半球冬季降雨期生長。 [3] 

胭脂紅劍蘭分佈範圍

分佈於南非西開普省南部的海岸懸崖和岩石露頭處,從普林格爾灣到赫曼努斯、甘斯拜、杭克利普角(Hangklip)至因凡塔角(Cape Infanta)。 [3] 
胭脂紅劍蘭分佈圖 胭脂紅劍蘭分佈圖 [2]

胭脂紅劍蘭生長習性

地下儲存和再生器官(典型的地下植物)使唐菖蒲屬物種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地下休眠狀態。唐菖蒲在潮濕的冬季開始其生長週期;最終地上部分變幹,隨後是開花期——這一過程通常持續兩年。因此,開花後很長時間經常可以看到花莖上綠色的葉子。胭脂紅劍蘭像唐菖蒲屬的其他物種一樣,在夏末開花具有一定的生態效益。其中一個原因是,在春季(許多其他植物開花時)通常是一個限制因素的傳粉媒介競爭顯著減少。大多數唐菖蒲物種嚴重依賴專門的傳粉媒介進行有性生殖。通常認為胭脂紅劍蘭的傳粉媒介是蝴蝶,但這只是猜測,從未被記錄下來。 [4] 
唐菖蒲是一種非常適應火的屬,以土壤特化(專門適應某些類型的土壤)而聞名。火對胭脂紅劍蘭來説似乎不那麼重要,因為該物種經常在老的(超過10年的)植被中開花。然而,土壤特化對胭脂紅劍蘭尤其重要,因為該物種僅限於沿海岩石露頭的沙質土壤。 [4] 

胭脂紅劍蘭栽培技術

胭脂紅劍蘭是冬季生長的唐菖蒲,可以用球莖和種子來進行種植。在多岩石、排水良好的地區種植這種植物,使用酸性沙質生長介質。在秋季天氣涼爽時播種或種植球莖,最好在通風良好、陽光充足的地方。最好能充分曬太陽。在生長季節(冬季),每隔7-10天澆一次水。如果條件理想,可以在第三個生長季節開花。在植物開花時,用木樁支撐脆弱的花莖,以確保植物保持直立。休眠球莖可以儲存,但在休眠期間必須保持完全乾燥。 [4] 

胭脂紅劍蘭保護現狀

列入南非植物紅色名錄2009年易危物種(VU)。 [5] 
胭脂紅劍蘭的棲息地位於非常小的沿海區域(AOO<20平方千米)。沒有證據表明棲息地衰退,因為棲息地通常不受開發的影響,但遠離海岸的地方,例如位於Hangklip和Betty's Bay之間的Cape Infanta和Blesberg,可能會被開發為住房。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