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胥靡

鎖定
胥靡,漢語詞彙。
拼音:xū mí [1] 
釋義:1、古代服勞役的奴隸或刑徒。亦為刑罰名。2.特指腐刑。3.空無所有。
戰國時代對一種家內男性奴隸的稱謂,因被用繩索連着強制勞動,故名。來源於刑徒,主要從事築城等土木工程。與漢代的“城旦”相同。《墨子.天志下》:“不格者則系操而歸,大夫以為僕、圉、胥靡。”《韓非子.六反》:“刑盜,非治所刑也。治所刑也者,是治胥靡也。”《戰國策.宋衞策》:“衞嗣君時,胥靡逃之魏,衞贖之白金,不與。乃請以左氏。”《漢書.楚元王傳》:“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於市。”顏師古注:“聯繫使相隨而服役之,故謂之胥靡,猶今之役囚徒以鎖聯綴耳。
中文名
胥靡
拼    音
xū mí
釋    義
古代服勞役的奴隸或刑徒
出    處
《墨子·天志下》

胥靡漢語拼音

xū mí

胥靡引證解釋

1、古代服勞役的奴隸或刑徒。亦為刑罰名。
《墨子·天志下》:“民之格者則勁拔(殺)之,不格者則系操(纍)而歸,丈夫以為僕圉、胥靡。”
《莊子·庚桑楚》:“胥靡登高而不懼,遺死生也。” 成玄英 疏:“胥靡,徒役之人也。”
呂氏春秋·求人》:“ 傅説 , 殷 之胥靡也。” 高誘 注:“胥靡,刑罪之名也。”
《漢書·楚元王劉交傳》:“王 戊 稍淫暴……二人諫,不聽,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於市。” 顏師古 注:“聯繫使相隨而服役之,故謂之胥靡,猶今之役囚徒以鎖聯綴耳。”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説新語·言語》:“ 孔融 曰:‘ 禰衡 罪同胥靡,不能發明王之夢。’”
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 《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太醫下毒遭刑》:時孔融在坐,恐操殺衡,乃從容進曰:“禰衡罪同胥靡,不足發明王之夢。”
清 吳兆騫 《奉酬徐健庵見贈之作》詩:“脱驂深愧胥靡贖,裂帛誰憐屬國還。”
2、特指腐刑。
宋 王禹偁 《記馬》:“圉人復曰:‘以是駒配是母,幸而騮,其駿必倍;不幸而騍,又獲其種,明年將胥靡之,不可失也。’”原注:“胥靡,腐刑也,俚言改馬也。”按,《莊子·庚桑楚》 陸德明 釋文引 崔撰 曰:“胥靡,腐刑也。”
《史記·儒林列傳》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胥靡,腐刑。” 王禹偁 此文用其義。
3.、空無所有。
《荀子·儒效》:“鄉也,胥靡之人,俄而治天下之大器舉在此,豈不貧而富矣哉!” 王先謙 集解引 王引之 曰:“胥靡者空無所有之謂,故 荀子 以況貧。胥之言疏也;疏,空也;靡,無也;胥靡猶言胥無。”
《漢書·揚雄傳下》:“蓋胥靡為宰,寂寞為屍。”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胥,相也;靡,無也。言相師以無為作宰者也。”
4、古邑名。春秋鄭邑。在今河南省偃師市東南。
《左傳》襄公十八年(前555年):楚伐鄭,侵胥靡。後為周地。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前516年):“王入於胥靡”、《左傳》定公六年:“二月,公侵鄭,取匡,為晉討鄭之伐胥靡也。”即此。

胥靡相關文章

胥靡《奴隸》原文

衞嗣君時,胥靡逃之魏,衞贖之百金,不與。乃請以左氏。羣臣諫曰:“以百金之地,贖一胥靡,無乃不可乎?”君曰:“治無小,亂無大。教化喻於民,三百之城,足以為治;民無廉恥,雖有十左氏,將何以用之?”

胥靡譯文

衞嗣君執政的時候,有個罪犯胥靡逃到魏國,衞國想用百金把他贖回來審判,魏國不同意。於是衞君想用左氏城邑換回胥靡。大臣們都勸告説:“用這樣價值不菲的土地,去換回一個小小的罪犯,恐怕不合適吧?”衞君説:“治,無所謂小國;亂,無所謂大國。用教化來引導百姓,即使是三百户人家的城邑也能治理好;如果百姓不講廉恥禮儀,即使有十座左氏城池,那又有什麼用呢?”

胥靡意義

為政的遵守法治、賞罰有信,那麼這個國家的道德狀況、社會的社會風氣就會凸現秩序和正義。就象商鞅立木行賞,終致秦國法令暢通、改革一日千里。為政者的言行和決策是一個國家秩序和信用的源泉,如果為政者有法不依、有令不行,就是一兩件小事,也不僅會使為政者喪失信用,而且會把社會的風氣帶壞、民眾道德水平下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