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騰舞

鎖定
胡騰舞是一種男子獨舞,流行於北朝至唐代,當時深得中原貴族賞識,風靡一時。既雄健迅急、剛毅奔放,又柔軟瀟灑、詼諧有趣。
中文名
胡騰舞
類    型
男子獨舞
流行時期
北朝至唐代
主要舞步
跳躍和急促多變的騰踏舞步
典    故
胡騰兒

胡騰舞藝術特色

胡騰舞是一種男子單人舞,以跳躍和急促多變的騰踏舞步為主。起舞時,男子繞圈急行,舞步變化多端,時而剛毅奔放,時而柔軟瀟灑。胡騰舞的舞者大多是白皮膚、高鼻樑的中亞人,他們通常在一塊花毯上縱情起舞,音樂則是由橫笛、琵琶等絲竹樂器演奏的樂曲。“胡騰舞”的騰、踏、跳、躍,動作粗獷,節奏急促。在粟特人墓葬出土的石榻中,多有表現墓主生前宴飲場面的胡騰舞者。如虞弘墓出土石槨安伽墓出土的石榻。 [1] 
唐代詩人李端曾寫過一首《胡騰兒》詩,細緻描繪了胡騰舞者的颯爽英姿,詩歌最後一句慨嘆他們四處漂泊的命運:“胡騰兒,胡騰兒,家鄉路斷知不知?”“胡騰兒”的家鄉在何方呢? [1] 

胡騰舞歷史起源

據1987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文化辭典》一書,"原出中亞細亞塔什干的民間舞蹈。此舞以跳躍上騰,且以舞步壯健見長,故名。舞者大率頭戴尖頂饕帽,綴以珠子,着窄袖胡衫,柬上繪葡萄紋長帶,其舞步迅快,動作富節奏,常作圓轉,即“環行急蹴,跳身轉轂”。初舞者多自波斯及昭武九姓之地,後由長安遍及中國各地,時人好胡舞胡樂,爭相傳習,並深加改進、發展,遂為我國著名古舞之一。" [2] 
胡騰舞銅人像唐代 胡騰舞銅人像唐代
參考資料
  • 1.    胡騰舞  .中國國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14-09-12]
  • 2.    施宣圓等主編,中國文化辭典,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11,第9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