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貫三

鎖定
胡貫三原名胡學梓,號敬亭,生於清朝雍正癸酉年五月十五(公元 1733年),歿於乾隆甲寅年 (公元1794年),享年61歲,在當時算是高壽了。
中文名
胡貫三
別    名
胡學梓
胡敬亭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733年
逝世日期
1794年
職    業
商人
出生地
徽州黟縣
信    仰
儒教

胡貫三人物生平

胡貫三是徽州黟縣西遞村人,出身重理學、懂禮教家庭,四五歲時就在家中開始學識字塊,對對子,寫紅描,六歲進本村的“燃黎館”讀書。背三字經,念千字文,讀四書五經,誦幼學瓊林、古文觀止,打算盤,臨字帖等。由於家長的嚴格要求,教學先生的認真教誨,天真純樸、聰穎過人的胡貫三學習更為上進,成為同窗學友中的佼佼者。有一次,老師望山觀景,得一上聯:“黟縣山多黑”,叫學生們對下聯。這則上聯字不多,是折字格。“多”、“黑”合為黟字,表示地名。幾十名娃娃們,你看看我,我望望你,絞盡腦汁,也未對出。只有小貫三眼珠溜轉,胸有成竹。老師下午回到學堂就一一查看學生對的下聯,多數文不對題,少數幾個對出的下聯,內容也平淡無味,惟獨胡貫三的“靛池水定青”對的下聯,非常恰切巧妙,受到了老師的稱讚。原來學堂的附近,有口方方的小水塘,名叫“靛池”,其水深且清,享有甜池的美譽。放學後,老師興致勃勃地對胡貫三的父母説“此子才思敏捷,日後必成大器也!”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這是祖輩流傳下來的一句順口溜。剛跨入十四歲的胡貫三,也和許多徽州學子一樣,離開了學堂,由一位胡姓本家帶去休寧縣的萬安鎮當學徒。一晃三年過去了,學徒滿師後,胡貫三的經商觀念和理財經驗也日趨成熟和老練。
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與家園”的古徽州,山多田少,糧食一向緊張。“豐年只有半歲糧”,一旦遇上旱澇自然災害,就更要鬧糧荒了。乾隆三十六年暑夏(公元 1771年),黟縣乃至整個皖南山區都出現了百年未遇的大旱,精明的胡貫三幾年前就想到了“黟縣缺米,皖南少糧”的問題,在鄱陽湖四周產糧地區,投資建起了一座座囤購大米的糧倉;在閶江流域,租下了一條條運糧船隊;在黟縣關麓的西武嶺古道上僱了上百人的騾馬大隊。為做好這個龐大的運輸隊伍服務的茶館飯店也相應發展起來,從江西販糧到祁門、黟縣、太平等地去出售,形成收購、運輸、服務、出售一條龍。這個不同尋常的場面,持續了兩年多時間,道經商觀念和理財經驗也日趨成熟和老練,這時,他通過他人的舉薦,翌年就離開了萬安鎮先去江西景德鎮,而後又到魚米之鄉的鄱陽湖去闖蕩天下。
路艱辛,寒暑無間,真是前所未有。“西武嶺頭新米到,擔夫羼土碓羼糠”,“山田力薄半無泥,養得爹來子又啼;此地年豐休歡喜,水旱還須問江西”。這些民諺,就是老百姓形容當時的情景。從此,“吃靠江西,燒靠梘溪”就成了黟縣民間的口頭禪。從江西販運大米來,又把皖南的土特產品運往江西出售,如此循環交流,薄利多銷,資金運轉快,效益也頗好。加上胡貫三一貫講究商德,“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仁,義至上。”居商無狡詐之心,秤平斗滿,價格公道。豐年不壓價傷農,災年也能平價出售,使他很快贏得了聲譽,為以後做更大的生意打下了基礎。

胡貫三人物評價

胡貫三繼承父志,“賈而好儒”,“仁恤可風”,生意越做越大,門路越來越廣,利潤也越來越厚。上至武漢、九江,下至蕪湖、南京,中到蘇州、杭州都開設了當鋪、錢莊、布店、作坊、土特產貨店……經過數十年的辛苦經營,胡貫三的家當已擁有“七條半街”、“三十六典”,成為“江南六大首富之一”。 [1] 
胡貫三經商數十年,畢生最講究的就是商德和修養。他主張“以誠待人”、“以信處事”、“以義取利”的商德;他遵守“以善為本”、“以和為貴”、“以德為基”的十二字箴言,繼承祖先遺訓,崇文尚義,恤災扶困,修橋補路,修建書院,造福桑梓。他曾捐重資修造黟、歙、休、祁四縣大路九處一百六十餘里,重建歙縣河西橋、休寧齊雲山登封橋和黟縣漁亭永濟橋;捐銀一萬五千兩興建碧陽書院。胡貫三的崇文尚義、樂善好施的故事流傳數百年,至今仍為人們所稱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