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海勝

鎖定
胡海勝,1978年6月出生,江西弋陽人,博士、講師、國家註冊諮詢工程師,現為江西財經大學鄱陽湖生態經濟研究院專職研究人員。在《生態學報》和《資源科學》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餘篇,參編教材2部,獲省部級獎勵2次,主持省部級課題2項。研究方向為:保護生態學、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
中文名
胡海勝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78年6月
性    別

胡海勝人物經歷

2000年畢業於贛南師範學院,獲歷史學士學位,
2003年畢業於廣西師範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學位,
2008年畢業於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
2023年1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西省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 [2] 

胡海勝科研項目

[1] 江西省教育廳教改課題:旅遊項目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JXJG-09-3-8)
[2] 江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國世界遺產教育: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09YB284)
[3] 四川旅遊發展研究中心課題:大廬山框架與和諧旅遊發展戰略研究(ycyj06-02)
[4] 撫州市廖坊灌區生態文化旅遊專項規劃
[5] 江西省南城縣旅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
[6] 江西省金溪縣旅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
科研成果
[1] 胡海勝, 魏美才, 唐繼剛, 張福慶, 鄭豔萍. 廬山風景名勝區景觀格局動態及其模擬研究, 生態學報, 2007,27(11):4696-4706.
[2] 胡海勝. 廬山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 資源科學, 2007,29(5):28-36.
[3] 胡海勝. 山地景區生態足跡分析——以廬山為例,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2007,16(6):814-820.
[4] 胡海勝. 旅遊文學遺產視野下的廬山風景區變遷, 旅遊論壇, 2009,2(4):605-610.
[5] 胡海勝, 王林.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空間結構分析,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008,24(3):109-112.
[6] 胡海勝. 廬山石刻景觀格局分析,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2(4):51-54,57.
[7] 徐聰榮, 胡海勝, 吳章文. 旅遊風景區景觀格局變化及其驅動機制——以廬山風景名勝區為例,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9(6):71-78.
[8] XU Cong-rong, HU Hai-sheng, WU Zhang-wen, ZHENG Yan-ping, ZHONG Lin-sheng. The ideal landscape and its ecological planning approach in Mount Lushan National Park, China,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9,20(3):279-284.
[9] 謝雨萍, 胡海勝, 鄭豔萍. 廬山紅色遺產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研究, 旅遊管理(人大複印資料), 2007,(3):45-49. (原載《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6,17(6):752-756)
[10]胡海勝. 廬山旅遊文學變遷及其價值分析, 江西財經大學學報, 2007,9(5):102-106.
[11]胡海勝, 唐代劍. 文化景觀研究回顧與進展,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006,22(5):95-100.
[12]胡海勝. 山地景區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景觀生態途徑, 江西科學, 2006,24(5):332-336.
[13]胡海勝, 鄭豔萍. 中國自助旅遊發展探論——以廬山風光網旅遊論壇分析為例, 江西財經大學學報, 2006,8(1):96-100.
[14]鄭豔萍, 胡海勝. 廬山歷史文化景點的旅遊審美探析, 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25(1):38-43.
[15]胡海勝. 文化遺產分類及其價值判定, 中國旅遊報, 2006-12-25(7).
[16]胡海勝, 鄭豔萍. 廬山研究的文獻分析,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2006,15(supp):66-71.
[17]胡海勝, 鄭豔萍.桂林石刻景觀的生命路徑研究, 人文地理, 2006,20(3):88-91.

胡海勝獲獎情況

[1] 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產業生態化耦合機制及其調控研究,2010年度江西省優秀工程諮詢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三。
[2]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低碳產業體系建構研究,2009年江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優秀研究成果二等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