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建中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醫師)

鎖定
胡建中,男,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湘雅名醫。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黨委副書記、“移動醫療”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國際矯形外科與創傷學會 (SICOT: Société Internationale de Chirurgie Orthopédique et de Traumatologie) 委員、國際脊髓學會 (ISCoS; International Spinal Cord Society ) 委員、國際殘疾人康復學會(ISRD: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Disabled)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衞生交流協會骨科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脊柱運動創傷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脊柱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脊柱外科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脊髓損傷康復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醫院協會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衞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常務委員。 [6] 
從事頸肩痛、腰腿痛、頸椎病,脊柱創傷、脊柱腫瘤、結核,人工頸、腰椎間盤置換、枕頸部畸形的診斷及治療 [1] 
中文名
胡建中
學    歷
博士研究生
教學職稱
教授
臨牀職稱
主任醫師
執業地點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2] 
性    別

胡建中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81.9-1986.6 湖南醫科大學臨牀醫學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
1989.9-1992.9 湖南醫科大學 外科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2001.9-2006.9 中南大學外科學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
2004-2005年,分別赴德國漢堡LinkonClinical和瑞士達沃斯AOReseachCentre進修學習 [1] 
工作經歷
1995年12月至1998年6月,作為湖南省醫療專家赴津巴布韋援外,由於工作出色受到了當地政府和我國使館的高度讚許和表彰,並得到了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和國家主席江澤民同志的親切接見。
2010年7月-2018年5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脊柱外科,黨委副書記,教授、主任醫師
2003年9月-2018年5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骨科、脊柱外科, 教授、主任醫師
2004年5月-2005年7月,於德國漢堡Linkon Clinical,瑞士達沃斯AO Reseach Center訪問學習。
1998年9月-2003年8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1992年9月-1998年8月,湖南醫科大學湘雅醫院 骨科,主治醫師
1986年7月-1992年8月,湖南醫科大學湘雅醫院骨科,經治醫生
2010年7月-2018年5月,任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副院長。
2018年5月起,任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黨委副書記。 [3] 

胡建中擅長領域

從事骨科臨牀和科研工作多年,長期致力於脊柱、脊髓與關節疾病的臨牀與基礎研究,擅長頸胸腰退變、脊柱脊髓損傷、脊柱結核和脊柱畸形等疾病的臨牀診治。從事急性脊髓損傷與修復、骨關節炎、納米人工骨修復材料、鈦合金人工關節以及人工腰椎間盤置換等應用基礎研究。
主攻方向:頸肩痛、腰腿痛、頸椎病,脊柱創傷,脊柱腫瘤、結核,人工頸、腰椎間盤置換。 [1] 

胡建中研究成果

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著100餘篇,其中Pubmed檢索文章30餘篇,SCI 70餘篇;
2017年,在ORS年會《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 JOR》上發表的論文榮膺“2016 Excellence in Basic Science Award”大獎; [4] 
2019年12月,所在團隊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曹旭教授團隊合作開展研究,揭示非特異性腰痛發生新機制,相關論文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5] 
發表國內外核心期刊論文150餘篇,其中SCI70餘篇。主編、主譯專著12本。培養碩士60餘名,博士40餘名。 [6] 

胡建中學術研究

帶領科室骨幹人員開展臨牀診療的新技術,率先在湖南省開展Tennor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系統治療脊柱骨折
與神經外科醫師合作,採用改良前後路聯合手術方式治療顱底凹陷齒狀突畸形;
開展介入置管手術治療椎間隙感染及化膿性脊柱炎;
採用擴置關節治療全髖關節置換術後合併感染的翻修治療;
率先在湖南開展頸人工椎間盤置換治療頸椎間盤突出症,尤其是雙節段置換。 [1] 

胡建中社會任職

[1] 中國衞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常務委員
[2] 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脊柱外科工作委員會委員
[3] 國際殘疾人康復學會 (ISRD: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Disabled)委員
[4] 國際脊髓學會 (ISCoS; International Spinal Cord Society ) 委員
[5] 國際矯形外科與創傷學會 (SICOT: Société Internationale de Chirurgie Orthopédique et de Traumatologie) 委員
[6] 2013.1-2016.4 湖南省價格協會醫藥價格專業委員會副主委
[7] 2012.8-2016.4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同行評議專家
[8] 2013.4-2016.4 湖南省醫院協會第三屆醫院後勤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9] 2012.1-2016.4 “同步輻射醫學應用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
[10] 2009.3-2016.4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誌編委
[11] 2007.1-2016.4 中華實驗外科雜誌特約編委
[12] 2004.1-2016.4 湖南省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專家庫成員
[13] 2008.1-2016.4 湖南省康復醫學會修復與重建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14] 2008.1-2016.4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牀康復雜誌執行編委
[15] 2008.1-2016.4 湖南省康復學會脊柱脊髓損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6] 2007.10-2016.4 湖南省醫學會脊柱外科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17] 2012.9-2016.4 海峽兩岸醫藥衞生交流協會骨科專家委員會委員
[18] 2007.10-2016.4 中國康復醫學會脊柱脊髓損傷專業委員會微創脊柱外科學組委員
[19] 2011.9-2016.4 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脊柱外科工作委員會委員
[20] 2012.1-2016.4 中國醫院協會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21] 2009.1-2016.4 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脊柱運動創傷學組委員
[22] 2011.1-2016.4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脊髓損傷康復委員會常務委員
[23] 2005.1-2016.4 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脊柱外科學組委員
[24] 2013.1-2016.4 湖南省價格協會醫藥價格專業委員會副主委
[25] 2006.10-2016.4 中國微創骨科雜誌編委
[26] 2013.11-2016.4 湖南省醫學會骨科學專業委員會小兒骨科學組副組長
[27] 2012.10-2016.4 同步輻射X射線動物醫學成像創新平台主任
[28] 2006.4-2016.4 湖南醫學會骨科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胡建中研究方向

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國家“863”項目子課題3項,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建設資金1項,湖南省科技廳重點研發項目1項,高等學校博士學位點專項科研基金、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以及其他國際、國家、省部級各類科研項目30餘項,累計科研經費3000餘萬元。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在脊髓損傷及運動系統疾病領域具有堅實的基礎研究成果,並積極從事轉化醫學研究,取得豐碩成果。
長期致力於脊柱、脊髓與關節疾病的臨牀與基礎研究,擅長於脊柱骨折、脊髓損傷、頸胸腰退變和脊柱畸形以及關節退行性病、關節損傷等疾病的臨牀診治。作為學科、業務帶頭人率先在湖南省開展Tennor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系統治療脊柱骨折;與神經外科醫師合作,採用改良前後路聯合手術方式治療顱底凹陷症、齒狀突畸形;開展經椎弓根介入置管手術治療椎間隙感染及化膿性脊柱炎;採用關節曠置後翻修治療全髖關節置換術後感染;採用枕頸融合聯合鼻內鏡輔助下治療包括樞椎腫瘤在內的上頸椎疾病。率先在湖南省開展人工椎間盤置換治療頸椎間盤突出症。

胡建中所獲榮譽

曾獲援津巴布韋醫療隊光榮證書;
長沙市2011年度綠化工作先進個人;
2009-2011年度優秀共產黨員;
2007-2009年度優秀共產黨員;
2007年度綜治維穩安全工作先進個人;
2007年度行政系統先進個人;
2005-2007年度優秀共產黨員;
湖南省援外工作30年先進個人;
湖南省人民政府二等功 2012-2013年度“中國醫院優秀CIO”;
2014年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優秀科技工作者。
獲湖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一次,湖南省醫學科技一等獎1次,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三等獎1次,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次、中國醫院協會醫院管理科研課題項目進步獎1次。
2017年ORS年會上在《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JOR》上發表的論文榮膺“2016 Excellence in Basic Science Award”大獎,獲國家級發明專利4項。入選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入選53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