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胃脘癰

鎖定
胃脘癰是指胃體生癰,症見上腹部中下脘疼痛為主的疾病。屬內癰之一。
中文名
胃脘癰
解    釋
胃體生癰
症    狀
上腹部中下脘疼痛
類    型
疾病

胃脘癰疾病簡介

[ 西醫相關疾病 ] 相當於西醫學的消化性潰瘍
本病為臨牀常見病、多發病。
好發年齡為輕壯年, 21-50 歲佔 70-80% ,兒童和老年也有。男女比例為 3 : 1 。
好發季節為春、秋二季。因為春為木氣主之,肝盛則制土,土受木抑而作酸則痛,病必作實;秋為金之氣,金主時者必盜母氣,故此病多發於春、秋。
病名始見於《素問 ? 病能論》:“胃脘癰者診之當何如 ……此者當候胃脈,其脈沉細,沉細者氣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對胃脘癰疽的臨牀表現和病機作了論述。

胃脘癰病象

1 、以上腹部中、下脘疼痛為主,疼痛是灼熱、嘈雜性疼痛。
2 、臨牀表現特點:
(a) 慢性過程,一般少則幾年,多則十餘年甚至幾十年。
(b) 週期性發作:在患病過程中,多出現發作期與緩解期,互相交替。
(c) 典型症狀即上腹部中、下脘疼痛。
(d) 常伴吐、吞酸,噁心,嘔吐,大便時干時溏,或黑而潤澤,消瘦。

胃脘癰病位

胃脘癰是胃膜受損,其病位以胃為本,與脾、肝、肺關係密切。
1 、脾為陰土,主温喜燥;胃為陽土,主燥喜濕,燥濕相濟,化生中氣,中氣在身,自動自靜,動靜相固,以啓胃陽並濟胃陰,則脾以升啓脾陰而濟胃陽,則胃以降。使脾胃表裏温和,則升降有施,則中焦樞軸而運而化,運化之機作,萬物乃生。因此,飲以養陽,食以養陰,脾胃為後天之本,胃腐則食不滯,過時不飢,脾運則分輸五臟,榮潤四肢百骸,所以本病與脾胃關係密切。
2 、肝主疏泄,助脾運化,肝與脾胃是木土相剋的關係。恚怒傷肝或肝病自傷,肝氣鬱結,疏泄機能內逆,使木不疏土,則土壅,胃乏生髮之力,脾乏轉輸資助,引起脾失運化之能,胃失腐熟之功。故與肝關係密切。
3 、肺為土之子,肺金盜母氣則可出現本病。因此與肺亦關係密切。

胃脘癰病因病機

病機關鍵:邪氣逆於胃膜之腠理,血敗肉腐。
胃脘癰是內外之邪橫犯脾胃,胃膜受損,血敗肉腐所致。
1 、外因
火熱之毒或風寒之邪在機體正氣之機,內犯脾胃,邪迫於營,陷與肉理,日久不除,血敗肉腐,胃體生癰。
2 、內因
(1) 飲食所傷:過食肥甘厚味、嗜飲醇、或喜食炙煿,肥甘之品能使腠理致密,陽氣不得宣散於外,鬱結在胃:“酒有大熱、大毒”,藴積胃脘;炙煿之品則助陽助火;從而使火熱內結於胃,毒伏胃膜,逆於腠理,久則熱盛肉腐而生潰瘍之患。
(2) 情志所傷:一是恚怒傷肝,肝氣鬱阻,木鬱土壅,致脾失運化胃失腐熟,瘀積內停於胃,邪陷腠理,血敗肉腐;二是憂愁傷肺,子盜母氣,久而脾胃呆滯,營衞凝澀,逆於肉理,血敗肉腐發為胃脘癰
(3) 藥物所傷:誤藥誤治或久服辛香燥熱之品,損傷胃陰,陰傷陽必勝,陽勝則熱生,熱結胃體,營氣逆於胃膜,久則血敗肉腐。

胃脘癰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 、辨寒熱: 寒邪犯胃者胃脘脹滿而拒按,納呆,苔白,脈弦緊;熱結火鬱者痛而煩渴思飲,惡熱喜涼,溲赤便結,苔黃少津,脈弦數;脾胃陽虛者胃脘隱隱作痛,喜暖喜按,遇冷加重,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脈弱;胃陰不足胃脘隱隱作痛卻口燥咽乾,吐酸,心煩,舌紅苔薄黃而幹,脈虛數。
2 、辨虛實: 實證胃痛而脹,大便閉結不通,喜涼拒按,食後痛甚,脈實氣逆,痛劇而堅,固定不移,多為新病體壯者,多用補法治之不效;虛證胃痛而不脹,大便不閉,喜暖喜按,飢則痛甚,脈虛氣少,痛緩而軟,痛處不定,多為久病體衰者,用攻法治療加重。
3 、辨瘀血: 胃為陽明多氣多血之經,胃體生癰是病在營血;久病久痛入絡,絡出血,可生瘀血之候,多見持續刺痛、痛有定處,舌隱青或紫黯,脈沉澀。
4 、辨部位: 餐後半小時或 1 小時疼痛,持續 1-2 小時或進食痛,中脘、左承滿穴壓痛者為中脘癰;餐前空腹痛,進食緩解,或夜間疼痛,中脘、右梁門穴壓痛為下脘癰。
(二)治則
以通降散結為原則,通則不痛。
(三)分證治療
1 .肝胃氣滯
主症:胃脘脹痛,善怒,口苦,吞酸,或兩脅不舒,症狀可隨情緒波動而加重,顏面紅黃,舌質紅赤,苔薄而幹,脈沉弦。
治法: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方藥:加味左金丸
加減:( 1 )脾虛者,逍遙散主之。
( 2 )化火者,丹梔逍遙散主之。
2 . 脾胃失調
主症:胃脘痛而胸中痞塞,咳則胃脘不舒,呃逆,嘔吐痰涎,大便不暢,吞酸,顏面色黃淡而透白,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緩。
治法:補肺宣降,和胃止痛。
方藥:救肺益胃湯
3 .脾胃虛寒
主症:胃脘隱隱作痛,喜暖、喜按,飢則痛甚,飽則痛緩,喜熱飲,形體畏寒,嘔吐清水而酸臭,小便清長,大便多溏,顏面灰白,舌質紅,苔薄白而潤,脈沉遲。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藥:黃芪建中湯
4 .胃陰不足
主症:胃中灼熱,伴有飢而不欲食,口乾舌燥,喜冷温之物,吐酸,心煩,大便多幹,顏面紅潤,舌質紅,苔薄黃,脈虛數。
治法:養胃生津,和胃止痛
方藥:益胃湯合芍藥甘草湯。
寒熱不調
主症:胃脘痞滿、硬痛,乾嘔,心煩,腹中雷鳴,大便溏而完谷不化,日數行,顏面緋紅,舌紅苔薄黃,脈虛數。
治法:瀉熱散陰,和胃止痛
方藥:甘草瀉心湯或半夏瀉心湯。
5 .並病
( 1 )失血候:胃脘疼痛,便黑如油垢,並有吐血者。
治法:陽虛——參照虛寒證;陰虛參照胃陰不足
( 2 )穿孔候:手術治療。
(四)其它療法
1 、五靈脂 9g ,枯礬 4.5g ,共研細末,分兩次開水送服,治血瘀胃痛。
2 、薑黃 18g 、香附(炒) 15g 共研細末,每服 2 -3g 。治療氣滯胃痛。
3 、薏苡仁 30g ,制附子 15g ,共研細末,每服 1.5g ,治胃寒作痛。
4 、百合 30g 、丹蔘 20g , 水煎空腹服,治虛熱胃痛。

胃脘癰中醫古書描述

脈因證治諸説 夫陰陽升降,則榮衞流通;氣逆而隔,則留結為癰。胃脘癰者,由寒氣隔陽,熱聚胃口,寒熱不調,故血肉腐壞。以氣逆於胃,故胃脈沉細。以陽氣不得下通,故頸人迎甚盛,令人寒熱如瘧,身皮甲錯,或咳或嘔,或唾膿血。觀伏梁之病,亦有俠胃脘內癰者,以其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故也。(《聖濟》)
諸書少論此病,惟孫真人言此(按:《千金》別無其説,蓋是誤憶),後學以此論乃胃熱為邪治之(按:《外科集驗方》作治法亦與腸癰頗同),初以疏利為先,以消毒托里退胃熱,此為良法。不識病者,誤人不淺,可不慎之。(《奇效》)
仲景雲: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儘自愈。此不言癰之所在而言嘔膿者,以其但嘔而不咳,知非肺癰而為胃脘癰明矣。《內經》曰:熱聚於胃口而不行,胃脘為癰。胃脘屬陽明,陽明氣逆,故膿不自咳出而從嘔出,膿亦不似肺癰之如米粥者,此出自胃脘,從濕化而聚結成膿,有結痰如蜆肉也。謂不可治嘔,言不得用辛香温胃止嘔之劑,以膿之淤濁,燻蒸谷氣故嘔,若膿出則嘔自愈,夫癰之在胃脘之上者則然。若過乎中,在膈之下,則膿從大便而出,輕則金匱排膿湯,重則大黃牡丹湯、涼膈散選用。若膿自上而吐,輕則金匱排膿湯,重則射干湯,或犀角地黃湯加忍冬、連翹,皆因勢利導之法也。膿稀嘔止後,用太乙膏(宜參《肺癰》)作丸服,虛人宜八珍加黃、忍冬、連翹之類調補之。凡舌胎經久不退,色黑垢膩,口中作甜,臭氣穢濁,即是胃脘發癰之候,明眼辨之,毋俟癰成而致莫救也。(《醫通》)
胃脘癰則有虛實二種:其實者易消,若作膿,必大吐膿血而愈;惟虛症則多不治。先胃中痛脹,久而心下漸高,其堅如石,或有寒熱,飲食不進,按之尤痛,形體枯瘦,此乃思慮傷脾之症,不待癰成即死。故凡腹中有一定痛處,惡寒倦卧,不能食者,皆當審察,防成內癰。甚毋因循求治於不明之人,以至久而膿潰,自傷其生也。(《源流論》)
胃癰,胃陽遏抑病也。(原此下引《聖濟》)若脈洪數,膿已成也,急用排膿之劑。脈遲緊,屬瘀血也,急當議下。否則毒氣內攻,腸胃並腐,其害不小。但此症又不比肺癰之可認,苟不嘔膿血,未免他誤矣,瘍醫可不知方脈之理乎。據此則知胃癰之症,端由胃陽之遏。然其所以致遏,實又有因,不但寒也。必其人先有飲食積聚,或好飲醇醪,或喜食煎 ,一種熱毒之氣,累積於中,又或七情之火,鬱結日久,復感風寒,使熱毒之氣,填塞胃脘。胃中清氣下陷,故胃脈沉細,惟為風寒所隔,故人迎緊盛也。若有此二脈,非胃癰而何。然症之成也必以漸,而治之之法亦不可混施。(《尊生書》)
胃癰亦生腹內,痛在心下臍上。其有紅腫見於胸下者,此軀廓之伏梁癰,非胃癰也。腸癰痛在下腹左右少腹間,以此為異云云。凡內癰膿未成,皆宜從清導之。已成膿者,必潰膿。胃癰之膿,有嘔退場門者,有下潰於肛者。(《醫級》)
治驗 江應宿治上舍汪中宇,患喉腫不進飲食,腹中不飢,但日飲清茶數盞,召餘視之。診得氣口緊數,此胃癰也。膿已成,宜引下行。投以涼膈散,稍稍利一、二度,次早吐膿血,再服射干湯一劑,即知餓索飲食,六劑全愈。(《類案》)
石頑治談仲安,體肥善飲,初夏患壯熱嘔逆,胸膈左畔隱痛,手不可拊,便溺澀數,舌上胎滑,食後痛,嘔稠痰,漸見血水,脈來澀澀不調。與涼膈散加石斛連翹,下稠膩頗多。先是瘍醫作肺癰治不效,予曰:肺癰必咳嗽,吐腥穢痰。此但嘔不嗽,洵為胃病無疑。下後四、五日,復嘔如前,再以小劑調之,三下而勢甫平,復以保元苓橘平調,二十日而痊。先時有李姓者患此,專以清熱豁痰解毒為務,直至膈畔潰腐,膿水淋漓,纏綿匝月而斃。良因見機不早,直至敗壞,悔無及矣。(《醫通》)
治方 治熱聚胃脘,留結為癰,連翹升麻湯方。(《聖濟》)(按:即五香連翹湯。)
治胃腑實熱,留結為癰,陽氣不得下,胃脈沉細者,犀角湯方。
犀角(鎊) 梔子赤芍藥 赤茯苓(去黑皮) 黃芩(去黑心) 射干(去毛) 大黃(銼炒各一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入蜜一匙攪勻,再煎一兩沸,食後温服。(同上)
治榮衞不流,熱聚胃口,血肉腐壞,胃脘成癰,射干湯方。
射干(去毛) 梔子仁 赤茯苓(去黑皮) 升麻(各一兩) 赤芍白朮(各一兩半)
上六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蜜半合,再煎三沸,温服不拘時候,日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