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肝血池掃描

鎖定
適用於肝血管瘤定性、定位診斷,肝內佔位病變鑑別診斷。1.如採用99mTc示蹤劑,於注射前1h給服過氯酸鉀200mg,以減少甲狀腺及胃腸道輻射劑量。2.靜脈注射示蹤劑後立即開始動態採集,5s / 幀,採集1~2min;之後每10~15min靜態顯像;一般取仰卧位(前位)、右側位、及後位。3.如無肝內異常濃聚,應延遲顯像至少2h。
中文名
肝血池掃描
適應症
肝血管瘤定性、定位診斷,肝內佔位病變鑑別
操作名稱
消化系統-肝血池掃描
類    別
醫學

肝血池掃描操作名稱

消化系統-肝血池掃描

肝血池掃描適應症

肝血管瘤定性、定位診斷,肝內佔位病變鑑別診斷。

肝血池掃描用品及準備

示蹤劑:113mInCl3(113mIn3 - 輸鐵蛋白)185~370MBq(5~10mCi),或99mTc-紅細胞740MBq(20mCi),靜脈注射。

肝血池掃描方法及內容

1.如採用99mTc示蹤劑,於注射前1h給服過氯酸鉀200mg,以減少甲狀腺及胃腸道輻射劑量。
2.靜脈注射示蹤劑後立即開始動態採集,5s / 幀,採集1~2min;之後每10~15min靜態顯像;一般取仰卧位(前位)、右側位、及後位。
3.如無肝內異常濃聚,應延遲顯像至少2h。

肝血池掃描注意事項

1.應先作放射性膠體肝顯像,以利對照分析。
2.個別海綿狀血管瘤,或瘤內出血、血栓、機化等情況,可致假陰性。
3.小於2cm或位於肝組織深部的病變不易檢測,體層顯像可能有一定幫助。
4.血池顯像技術還可用於其他組織或器官血管瘤診斷、心包積液與心臟擴大的鑑別、縱隔腫瘤鑑別等。

肝血池掃描觀察要點

1.動態顯像時,主動脈顯影后,雙腎區顯影,肝內應無放射性濃聚;一般在20s左右,肝內才出現放射性。
2.肝血池相示肝門部放射性略高,其餘部分放射性大致均勻。
3.肝血池相放射性低於脾區及心腔。
4.肝血管瘤在原放射性膠體肝顯像示缺損區內有放射性填充;隨時間漸增強,放射性可接近甚至超過心腔放射性。
5.其他佔位病變無填充,或填充不充分,或隨時間漸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