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肖小河

鎖定
肖小河,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肝病醫學部學術委員會主任,全軍中醫藥研究所所長,專業技術少將 [15]  ,博士生導師,首批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團隊帶頭人。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中國藥學會臨牀中藥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藥監局中藥管理戰略決策專家委員會委員等。 [1-2] 
主要從事臨牀中藥學研究,以安全用藥為主攻方向,在中草藥肝損傷、肝病新藥研發與中藥品質保證方面取得系列創新成果,領銜制定具有開創性和引領性的國際國內指南6部,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領銜研發系列肝病治療中藥,獲國家新藥臨牀批文4個、國家新藥證書1個。獲中國及國際專利授權45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Hepatology》《科學通報》等權威刊物發表論文500餘篇,其中SCI收錄220篇,總被引超過25000餘次,出版《衷中參西 醫藥圓融—臨牀中藥創新及實踐》《中國軍事本草》等專著,入選愛思唯爾(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等。 [1-3]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首屆全國中醫藥十大傑出青年、首批全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首批“岐黃學者”、軍隊“國醫名師”等。被中央軍委授予專業技術少將軍銜 [15]  。榮獲軍隊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全國科技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16] 第二十一屆吳階平-保羅楊森醫學藥學獎 [17]  等。榮立個人二等功2次。
2023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 [18] 
中文名
肖小河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63年8月12日
畢業院校
第二軍醫大學
代表作品
學術專著《衷中參西 醫藥圓融——臨牀中藥創新及實踐》,科學出版社,2023
學    歷
博士研究生
執業地點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
籍    貫
湖南省洞口縣
職    務
全軍中醫藥研究所所長
專    業
臨牀中藥學
技術職稱
研究員

肖小河個人介紹

秉持“衷中參西,醫藥圓融”理念,緊密結合臨牀,致力於中藥安全性、品質保證與新藥創制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創性和突破性研究成果: [3] 
一、有效破解以肝損傷為代表的中藥安全性難題:(1)針對常用中藥特別是傳統“無毒”中藥頻頻曝出肝腎損害等安全性問題/事件的嚴重局面,前瞻性提出中藥新安全觀,創建了基於中醫藥“有故無殞”毒效思想的中藥安全性評價模式和方法——病證毒理學,科學揭示國內外高度關注的何首烏、大黃等10餘種傳統“無毒”中藥致肝腎損害的客觀性及成因機制,技術指導和輻射3000餘種中藥相關產品安全風險分析 [5]  ;(2)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中草藥肝損傷易感基因(何首烏易感基因HLA-B*35:01) [4] 首次提出並闡明瞭中藥免疫特異質肝損傷“三因致毒”理論(又稱“柴-油-火星子”假説),系列研究成果及防控新策略被納入中國國家藥監局、美國肝病研究學會藥肝指南、亞太肝病研究學會藥肝指南 [19]  ;(3)創建藥源性肝損傷因果關係辨識“整合證據鏈法”和三級診斷標準,領銜制定國際首部中草藥相關肝損傷臨牀評價與風險防控指南 ,形成了三級指南標準(中華中醫藥學會指南,中國國家藥監局指導原則,國際醫學科學組織理事會專家共識) [6-7]  ;(4)結合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體系大數據,系統摸清了我國藥源性肝損傷的“家底”,證實了中草藥不是中國大陸藥源性肝損傷的首要原因,研究論文入選2022年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 [20]  ;(5)領銜創建藥源性肝損害“診-治-防”一體化平台,成功研發開放共享的安全用藥警戒技術平台—安全藥問 [8]  ,推動中藥安全風險管理從被動應對走向主動防控。相關研究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9] 
二、開拓中藥質量生物評價與控制新領域:為了更好地保證臨牀中藥的內在質量,突破中藥質量“唯成分論”侷限性,首次提出中藥大質量觀,創建中藥生物評控模式和方法體系,其中成分敲出敲入、成分效應指數等新方法為國內外首創,有效突破中藥質量標準難以關聯臨牀功效和安全性的技術瓶頸,示範用於道地藥材、中藥大複方製劑和中藥注射劑等,技術支撐連花清瘟膠囊等中成藥在美國FDA開展新藥註冊。以自主創新成果為基礎,領銜制定國家藥品審評中心《中藥生物效應檢測研究技術指導原則》 [10]  和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品質評價方法指南》 [21]  ,推動並引領中草藥和植物藥質量評控進入生物評價時代。現在生物評價已全面寫入美國FDA《植物藥研發工業指南》。相關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2] 
三、首創藥性熱力學研究並指導新藥研發:率先從熱力學平衡角度“解碼”中藥藥性理論的現代科學內涵,首次提出藥性熱力學觀,創建生物熱動力學法,成功用於近百種中藥寒熱藥性及中醫方劑寒熱屬性辨識;結合重大疑難肝病的循證醫學研究,揭示了中醫藥“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治則治法的優效性及生物學機制;領銜研發系列疑難肝病治療中藥新藥,獲國家新藥臨牀批文4個、獲國家新藥證書1個和軍隊醫院新制劑2個,其中六味五靈片獲國家新藥證書並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創建中醫藥科學精準組方新模式—系統辨靶論治,領銜研製”克冠1號”,並用于軍地新冠肺炎防治 [14] 主編出版《藥性熱力學觀及實踐》(科學出版社,2015) [12] 相關成果獲得藥性研究領域首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3] 

肖小河擅長領域

臨牀中藥學

肖小河研究方向

中藥安全性、藥性與品質評價

肖小河科研成果

《以防控藥源性肝損傷為代表的中藥藥物警戒體系創新與技術突破》(第一完成人),榮獲2020年度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9] 
《面向臨牀的中藥藥性與品質評價模式和方法》(第一完成人),榮獲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3] 
《中藥材三維定量鑑定及生產適宜性的系統研究》(第一完成人),榮獲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1] 
《抗肝炎中藥新藥——六味五靈片的研製與臨牀應用》(第一完成人),榮獲2011年度獲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