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肉垂禿鷲

鎖定
肉垂禿鷲(學名:Torgos tracheliotos):鷹科、肉垂禿鷲屬的一個物種。是生活在非洲荒漠草原上的一種數量非常多的大型陸鷲。體長95-115釐米,翼展255-290釐米,體重5400-9400克。體型非常大,有長而方形的翅。飛行中,整體看起來非常黑,大腿白色,白色的橫條紋穿過下翼前緣。赤裸的頭頸具有粉紅色的皮膚。類似頭巾兀鷲,但體型僅有其一半大小。
棲息於開闊和乾旱的地區,可以在海拔2800米的地方繁殖。主要棲息在只有零星樹木和短草的半乾旱或沙漠地區。常見於非洲東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大型保護區,特別是納米比亞。善於社交活動,聚集在屍體上,強壯的大喙很容易撕裂獵物的皮膚和肌腱。以動物屍體或其殘骸為食。也以捕獵而聞名,能捕食各種小型動物。分佈於摩洛哥西南部、毛里塔尼亞南部、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以及南非等各國。
中文名
肉垂禿鷲 [5] 
拉丁學名
Torgos tracheliotos
別    名
皺臉禿鷲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鷹形目
鷹科
亞    科
禿鷲亞科
肉垂禿鷲屬
肉垂禿鷲
亞    種
3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Forster, 1791)
保護級別
瀕危(EN)IUCN標準 [2] 
同義學名1
Torgos tracheliotus (J. R. Forster, 1796)
同義學名2
Aegypius tracheliotos
外文名
英文 Lappet-faced Vulture
法文 Vautour Oricou
阿拉伯文 نسر اذون

肉垂禿鷲形態特徵

肉垂禿鷲是一個巨大的物種,該物種體長約95-115釐米,翼展2.5-2.9米,尾長33-36釐米,跗骨長12.2-15釐米。喙長達10釐米,深達5釐米,是所有鷹科動物中最大的喙之一。指名亞種的體重量4.4-9.4千克不等,在東非,平均只有6.2千克。體型較大的阿拉伯亞種的雄性體重為6.5-9.2千克,雌性體重為10.5-13.6千克。 [7] 
總體而言,指名亞種的上體呈黑色,與大腿上的白色羽毛形成強烈對比。埃及亞種背上的黑色羽毛襯有棕色,而阿拉伯亞種上體則為深棕色而不是黑色。下體可以從純白色到淺褐色。像許多禿鷲一樣,該物種也有一個禿頭。頭部顏色的範圍從非洲南部的淡紅色到更北非的暗粉色,再到阿拉伯半島頭部後部的粉紅色和前部的灰色。五顏六色的頭部和側面的肉質褶皺相結合,別具一格。肉垂禿鷲的禿頭是有利的,因為有羽毛的頭會濺上血液和其他液體,因此很難保持清潔。飛翔時,阿拉伯亞種長着又大又寬的翅膀,前緣保持平行,翼尖略尖,呈鋸齒狀。與有點類似標記的埃及亞種相比,它的體型要大得多,喙也更大,只能在很遠的地方才能分辨出來。埃及亞種的膚色通常要蒼白得多,翅膀上的白色襯裏更少,次要的鼓起更多。指名亞種(可能在阿拉伯地區的範圍內重疊)具有相似的體型,但全身都是黑色的,沒有對比鮮明的羽毛。 [6] 
頭部和頸部裸露沒有羽毛,裸露的頭部兩側懸垂,這些皮膚濃粉紅色,但顏色強弱取決於情緒和温度。進食時,它們原來粉紅色的臉和頸因興奮會漸漸變成紅色,極度興奮時甚至可以變成紫紅色。該物種背部羽毛黑色和褐色間雜,腹部長有大量白色絨羽,使它們看上去像一個領系餐巾、衣衫不整的嬉皮士。翅膀上部幾乎全黑,體側和大腿上的羽毛是淺棕色到白色。尾楔型。強壯的喙很適合撕碎肉。腳爪灰色。 [3] 
幼鳥羽毛棕色,頭部羽毛很少。鳥喙深角質色。下體沒有任何蒼白區域。 [3] 

肉垂禿鷲棲息環境

棲息在熱帶草原、乾燥的稀樹草原和乾旱平原,那裏有多刺的灌木叢和乾涸的河流,周圍環繞着金合歡樹、台階和岩石河岸沙漠和開闊的山坡上,喜歡沙漠開闊地區,樹木很少,草本植被很少。通常生活在平原,但在埃塞俄比亞高地可能達到並超過4.000米的海拔高度。也出現在森林邊緣,在邦加森林和貝爾山國家公園的森林中以及的非洲高山棲息地都有記錄。只有在尋找屍體時,它才可能飛越任何類型的環境以及城市中心的郊區,這些地方經常沿着道路路線尋找可能的交通死亡事故。 [2] 

肉垂禿鷲生活習性

該物種的最小棲息地為8平方千米,在某些棲息地可以擴展到15平方千米,但通常是80-150平方千米。除了在西非,沒有定期的遷徙活動。在西非,肉垂禿鷲在雨季向北遷徙,在旱季向南遷徙。 [3] 
肉垂禿鷲飛行時用扁平的翅膀和微微下垂的翅尖畫圓圈飛行。當飛翔時,翅膀也會變平,略微向後彎曲。通常獨居或成對生活,有時可以看到它們成羣結隊,偶爾有多達50只肉垂禿鷲與其他猛禽混羣,集中在動物屍體周圍或水中。它們時常會進行一些展示,如跳躍攻擊,甚至在這些展示上花費的時間比進食時間要多。通常是沉默無聲的。 [3] 
肉垂禿鷲是唯一能撕開獵物毛皮的禿鷲,強壯的大喙很容易撕裂皮膚和肌腱。説起它們的行為,人們常用“貪婪”來形容。肉垂禿鷲非常霸道,它們主宰着食物周圍的所有其他猛禽,不論是不是它們先發現的屍體,在爭鬥中它們總是佔上風。如果其他禿鷲不肯讓出屍體,它們就會用武力驅趕。由於頭部和頸部光禿禿的,它們能夠在羽毛上沒有血跡的情況下挖入屍體。肉垂禿鷲取食時也有嚴格的順序,總是個體大、身體強的禿鷲先進食。肉垂禿鷲進食完之後,一般都會把位置讓給埃及禿鷲 [3] 
肉垂禿鷲是一種清道夫,主要以不同大小的屍體或其殘骸為食。它們也以捕獵而聞名,可能捕食各種小型爬行動物、魚類、鳥類和哺乳動物,並且會集羣捕獵火烈鳥、雛雞等。 [2-3] 

肉垂禿鷲分佈範圍

留鳥:安哥拉、貝寧、博茨瓦納、布基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剛果(金)、剛果(布)、洪都拉斯、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亞、斯瓦蒂尼、埃塞俄比亞、岡比亞、肯尼亞、馬拉維、馬裏、毛里塔尼亞、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尼日爾、尼日利亞、阿曼、盧旺達、沙特、塞內加爾、索馬里、南非、南蘇丹、蘇丹、坦桑尼亞、烏干達、阿聯酋、也門、贊比亞和津巴布韋。
可能已經滅絕:敍利亞。
絕種:以色列、約旦和巴勒斯坦。
遊蕩(非繁殖地):阿爾及利亞、布隆迪、赤道幾內亞、利比亞、摩洛哥和多哥。
滅絕和起源不確定:撒哈拉沙漠西部。 [2] 
肉垂禿鷲分佈圖 肉垂禿鷲分佈圖 [2]

肉垂禿鷲繁殖方式

肉垂禿鷲通常在旱季繁殖。在莫桑比克,產卵期是4月下旬到8月中旬,在5-6月達到高峯。在阿曼,3月初發現巢中孵化的雛鳥,在6月中旬長成。 [2] 
成對築巢,巢通常安置在金合歡樹中,大而笨重,扁平的巢穴直徑約2米,在多刺的樹頂用小枝條搭建,內部襯有乾草。雌性在巢中央的凹陷處產卵。每窩產1枚卵,由雌雄暗色共同持續孵化約7-8周。雛鳥剛出生時,除了頭部和頸部是灰色的,其餘均被白色羽絨覆蓋。孵化125-135天后會長出幼羽。幼鳥要被父母定期餵食一年以上。 [3] 
肉垂禿鷲至少要到6歲才能繁殖,它們在野外可以活到30年,但在人工飼養下壽命為50年。 [2] 

肉垂禿鷲亞種分化

肉垂禿鷲(3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肉垂禿鷲阿拉伯亞種
Torgos tracheliotus negevensis
Bruun, Mendelssohn & Bull, 1981
2
肉垂禿鷲埃及亞種
Torgos tracheliotus nubicus
(C. H. Smith, 1828)
3
肉垂禿鷲指名亞種
Torgos tracheliotus tracheliotus
(J. R.Forster,1796)
[1] 

肉垂禿鷲保護現狀

肉垂禿鷲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21年ver3.1——瀕危(EN)。 [2] 

肉垂禿鷲種羣現狀

1992年,肉垂禿鷲在非洲物種數量不少於8,000只,相當於大約5,330只成熟個體。在非洲國家:烏干達160-500只(2015年)、南非150-200對(2000年)、坦桑尼亞約2,000只(2005年)、津巴布韋300對(1997年),埃塞俄比亞400-500對(2005年),埃及10-20對(2005年)和納米比亞500對(2005年)。阿拉伯半島估計有600對(2017年)。因此,總物種數量估計至少為9,200只,其中約6530只是成熟個體,儘管考慮到該物種的當前趨勢,這可能被證明是高估了。 [2] 
趨勢論證:估計全球物種數量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下降。2016年,估計非洲數量每年下降3.5%。相當於三代——44年下降了79%(範圍在64-87%)。對博茨瓦納北部猛禽種羣的調查支持了這種下降速度,該物種在1991-1995年和2015-2016年間下降了61%(2018年),相當於在三代中下降了84%。假設阿拉伯有1,200只成熟個體的穩定種羣,而1992年非洲有5330只成熟個體的種羣在三代中以79%的速度下降,則全球三代下降估計為64.5%(範圍在52-71%)。 [2] 

肉垂禿鷲主要威脅

肉垂禿鷲的主要威脅來自意外中毒,主要是由於許多農民用於對付捕食者控制而使用的士的寧以及呋喃丹,導致的死,它們可能被作為傳統藥物而用來交易,也經常被誤認為是家畜捕食者而被獵殺。 [2] 
該物種面臨的其他主要威脅包括人類對其巢穴的捕食、食物供應減少、現代交通事故和觸電。增加農業殺蟲劑的使用也是該物種面臨的問題,巢穴干擾對其極為敏感,隨着埃塞俄比亞森林定居點的增加和越野車休閒使用的增加,巢穴干擾可能會增加。在沙特阿拉伯,合適的築巢樹可能會受到最嚴重的人為干擾,因為牧羊人也會使用同樣的大樹為自己和牲畜提供庇護所。泰馬的繁殖鳥類可能會受到沙漠中機動車輛的干擾。築巢樹也易受火災影響,經常被大象推倒,儘管樹木可用性不被認為是該物種的限制因素。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