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聲音博物館

(聲音藝術品牌)

鎖定
聲音博物館是由陳弘禮發起的專注於聲音藝術的創作及聲音美學的傳播的聲音藝術品牌;以多學科、多角度的跨界合作搭建共享學術知識、藝術交流的平台。
中文名
聲音博物館
外文名
soundmuseum
創始人
陳弘禮 [1] 
所屬公司
北京弘禮金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2] 
註冊號
14181101A [2] 
初審公告期號
1458 [2] 
註冊公告期號
1470 [2] 

聲音博物館品牌介紹

聲音博物館LOGO
聲音博物館LOGO(1張)
聲音博物館隸屬於北京弘禮金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旗下聲音藝術品牌 [1-2]  ,是由陳弘禮創始併發起的公共藝術項目,專注於聲音藝術的創作及聲音美學的傳播,也是以文化傳承與創新為主線,發現藝術新方向的中國聲音藝術文化傳播品牌, [1]  [3]  並於2015年商標註冊。 [1] 
聲音博物館創始人陳弘禮以莊子《齊物論》人籟、地籟、天籟的聲音哲學為基礎,以《禮記·樂記》對“聲”、“音”、“樂”的闡述,將聲音歸納為自然之聲、社會之聲、人文之聲三大部分,並提出“聞聽自然之聲,了知內心之音”這句聞聲而明心見性的見地,用聆聽的方式重構聲音之哲學觀,凝聚中國文化智慧。 [4]  透過對聲音的研發、創作及運用,拓展藝術及生命表達方式。 [3-4] 
聲音博物館傳播聲音文化,正在打造《中國非物質文化之聲》的聲音藝術項目品牌 [1]  [5]  ,運用科技+藝術的手段對中國自然之聲、社會之聲、人文之聲、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各民族文化藝術之聲進行再創作,以科技的手段和全新的錄音方式,逐步完善國家非遺文化聲音數據庫的建設,形成一系列國家重點文化項目。 [1] 

聲音博物館品牌宗旨

聲音博物館以多學科、多角度的跨界合作,形成多維度與領域的聲音藝術跨界交互媒體,搭建共享學術知識、藝術交流的平台,探尋藝術未來,聲音博物館以聽覺關注世界,突破藝術邊界及延展美學的界限和探尋聲音背後的生命情境,聲音博物館以聲音文化尋中華文明之史,傳遞美好之情 [3] 

聲音博物館主要作品

聽見《清明上河圖》 [6]  是聲音博物館·中國非物質文化之聲系列的全新力作,由聲景藝術的倡導者及實踐者陳弘禮領銜創作。整個展覽強調聽覺的世界,和以往任何一個《清明上河圖》的展覽有着天壤之別,是首個通過全息聲設計,可聽見、可觸摸、可交互的聲景藝術作品。 [7] 
2017年12月 《聲音劇場》《羅博報告》“致敬臻榜”藝術現場,北京 [8] 
2018年 《聆聽之道》ICICLE之禾空間,上海 [9] 
2018年 《寂靜的轟鳴》 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北京 [9] 
2018年《萬物有聲》 萬木草堂,廣州 [10] 
2019年 《物語》“默化——古籍裏的傳統醫學文化與當代生活藝術的潛移”,成都 [11] 
2020年 《聽見·非遺之聲》 國際媒體港, 廣州 [12] 
2020年 聽見《清明上河圖》 文博會,深圳 [7] 
2020年 《八音救護車》 德法專項文化基金系列,武漢 [13] 

聲音博物館品牌經歷

2014年3月15日,開通"聲音博物館"在騰訊視頻官方賬號。 [31] 
2015年9月7日聲音博物館正式拿到商標註冊證,第 14181101A 號 [2] 
2015年 聲音博物館共同參與見證廣州首家孔子學堂落户萬木草堂 [14] 
2015年廣州萬木草堂與聲音博物館簽訂合作協議 [14]  ,希望通過聲音博物館傳播萬木草堂品牌,雙方友好商議將在教育、聲音藝術展覽、藝術節及活動等方面合作。 [15] 
2017 聲音博物館《聲音劇場》羅博報告藝術現場
2017 聲音博物館《聲音劇場》羅博報告藝術現場(12張)
2017年12月1日 《羅博報告》2017 Best of the Best“致敬臻榜”藝術現場美好生活方式盛典,聲音博物館推出了聲音藝術研究項目《聲音劇場》。 [8] 
2018 年4月16日 《聽止》即興聲音現場,同裏麗則女中學 [16] 
2018年 聲音博物館 “聆聽之道”聲景藝術展於上海ICICLE之禾空間開幕 [16] 
2018年5月 國樂大師方錦龍及其團隊在聲音博物館成立伊始前來體驗聲景藝術《風吹竹林》 [17] 
2018年5月5日,國內首家聲音博物館落户於廣州萬木草堂,並舉辦“聆聽寂靜——陳弘禮、成卓聲音+視覺作品展” [1]  [15]  此次展覽還有國樂大師方錦龍錄製聲音作品,書法家劉釋之為聲音博物館牌匾題字,眾多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的加盟,豐富了萬木草堂和聲音博物館的藝術內涵。 [15] 
聲音博物館舉辦聲景藝術音樂會,孩子們戴着耳機,邊聽着聲音博物館常設聲景藝術作品《萬物有聲》一邊作畫。 [14] 
立羽美術
廣東省前副省長宋海、原廣州常務副市長蘇澤羣、國家發改委國家合作中心學術主任曹文煉、保利文化合夥人韓南保、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聲景專家袁曉梅教授、廣東森島集團董事長郭建基先生、萬木草堂館長王煦童女士及各界嘉賓出席了開幕展和聲音博物館的掛牌儀式。 [18] 
聲音博物館與法國蓬皮杜聲學與音樂研究中心(IRCAM)合作,共建聲音實驗室 [5] 
聲音博物館將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聲音學院等合作,共同傳播聲音文化。 [15] 
2018年8月份,由北京路核心區管委會、廣州市市越秀區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羊城晚報活動大平台主辦的“南飛小候鳥,感知古商都”十城孩子牽手·發現北京路活動在萬木草堂舉辦。“小候鳥們”通過在聲音博物館體驗特別的音樂會的形式學習傳統文化,瞭解歷史。 [14] 
南飛小候鳥,感知古商都”十城孩子牽手·發現北京路
2018 聲音博物館 琶洲藝術季 聲景藝術展《聲外之物》
2018 聲音博物館 琶洲藝術季 聲景藝術展《聲外之物》(8張)
2018年10月23日聲音博物館在2018琶洲藝術季之“一帶一路”工藝美術品交流展、“多彩的世界”油畫展、“心安何處”藝術生活展展示國內首 創全息聲景交互作品《聲外之物》。 [19] 
2018年10月30日,聲音博物館與廣東森島集團、廣東新快報社、森島湖、東方文德廣場,新快報書畫院、萬木草堂,廣州東方文德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動畫系共同舉辦了第八期“文德百家2018名人大講堂”。 [20] 
2018年11月9日,聲音博物館與廣府文化研究中心聯合打造了《非物質文化之聲》系列藝術項目之全息聲現場,由古琴藝術家楊春薇和聲音博物館創始人陳弘禮即興現場創作了聲景藝術作品《重回天籟》。 [21] 
2019年1月由聲音博物館聯袂森島湖共同打造了大型交互聲景藝術作品《聲島湖》,在海珠區國家濕地公園友誼林區域向大眾開放。 [22] 
2019年2月19日聲音博物館、萬木草堂和專業的光影科技團隊聯手打造專為第九屆廣府廟會而設的一個當代藝術展覽——“聲景藝術花市”。 [23] 
聲音博物館藝術展
西和小鎮
西和小鎮(4張)
2019年5月,由廣州市從化城郊街道主辦的“花田喜宴藝術季”在廣州從化西和小鎮舉行,聲音博物館在西和小鎮舉行大型交互聲景藝術室外音樂會《西和隨想曲》,結合小鎮之景觀,用小鎮的聲音結合人文之聲,以現場交互聆聽的全新方式,用聲音為小鎮打造一場全新的音樂盛宴。 [14] 
2019年6月聲音博物館與廣州市廣府文化研究中心、廣東新快報社、華南理工大學廣州校友會、新快報書畫院、萬木草堂、廣東森島集團東方文德·森島湖在東方文德藝術生活館共同舉辦2019文德百家首場 “城市建築與現代聲景藝術” 論壇。 [24] 
2019年6月18日由廣州市廣府文化研究中心與《新快報》主辦,聲音博物館、萬木草堂、華南理工大學廣州校友會共同協辦的聽見《清明上河圖》聲景藝術展於花都高端湖景社區森島湖開幕。 [4] 
2019年6月,舉行聲音博物館“森島湖聲景藝術文化交流教育示範基地”的揭牌儀式,吳碩賢院士親自與各專家一起參與。這也是聲音博物館暨廣州萬木草堂後,成功落户的第二個聲景藝術文化交流教育示範基地。 [25] 
2019年聲音博物館在一場主題為“默化——古籍裏的傳統醫學文化與當代生活藝術的潛移”的展覽創作聲景藝術作品《物語》。 [11] 
2019年8月28日,廣州大學城市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大四學生於萬木草堂現場體驗聲音博物館的聲景藝術作品《萬物有聲》,並共同探討城市建築與聲景藝術的相關課題。 [10] 
2019年11月21日,由深圳華僑城、聲音博物館聯合主辦,廣州市廣府文化研究中心、廣州萬木草堂共同協辦的聽見《清明上河圖》大型聲景交互藝術展於深圳市華僑城大廈舉行,華僑城華南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倪明濤、聲音博物館創始人、藝術家陳弘禮、廣州萬木草堂館長王煦童等眾多支持單位與來自各行業嘉賓代表及數十家深圳主流媒體共同開啓開幕儀式;當天線上網絡直播超過27萬人次,共同見證聽見·3D《清明上河圖》大型聲景藝術展的盛況。 [26] 
聲音博物館-《聽見達利聲景藝術展》
聲音博物館-《聽見達利聲景藝術展》(9張)
2019年11月15號聲音博物館、莫奧藝術、深圳廣電集團聯合呈現了一個展中展:《聽見達利聲景藝術展》。為觀眾帶來沉浸式聲景藝術的全新體驗,帶領觀眾用聲音感受達利的超現實世界。此聲景藝術展自2020年1月18日開始,將持續到2020年2月16日結束。其聲景藝術主題分別為“城市雕塑”、“永恆的記憶”、“達利之眼”、“太空遊走”、“時間高貴”, 聲景藝術作品名稱和展廳主題相同。 [27] 
2019年12月5日,國家文物局首次發佈《文物建築開放利用案例指南》,僅選取了40餘處文物建築,萬木草堂聲音博物館作為聲音活化歷史的創新案例成功入選。 [29] 
潮龍出墟
潮龍出墟(7張)
2020年8月8日,廣州潮墟C·PARTY在廣州國際媒體港東廣場正式啓幕。現場除了可以看到非遺、觸摸到非遺作品外,市民遊客還可以手機掃碼,進入聲音博物館小程序,在潮墟現場聆聽聽見非遺之聲。非遺聲音博物館,以“科技+文化+創新”的藝術展現方式,以不同於以往的常規音樂會的形式,結合潮墟的景觀,用非遺特有的聲音結合人文之聲,以現場交互聆聽的全新方式,用聲音為遊客打造一場全新的聽覺盛宴。 [12] 
聲音藝術項目——《八音救護車》
聲音藝術項目——《八音救護車》(8張)
2020年10月29日,德法武漢專項文化基金系列活動在武漢正式啓動。由聲音博物館創作、法國紐邦國際文化學院特別支持的聲音藝術項目——《八音救護車》在此次評選中獲得了法德雙方的特別支持獎。《八音救護車》是一台真實的救護車,同時也是一台行動的聲音藝術裝置。 [13] 
2021廣州新年詩會
2021廣州新年詩會(10張)
2021年1月,聲音博物館與廣州圖書館、《詩歌與人》詩刊、珠江花城、瀾滄古茶、構國學圖、前後文化、廣州智仁實驗劇場共同參與2021廣州新年詩會的策劃與組織;主辦方邀請到“聲音博物館”創始人、著名藝術家陳弘禮先生來演繹詩會提供的十幾首關於自然題材的詩歌文本。 [28] 
2021中國網絡媒體論壇
2021中國網絡媒體論壇(2張)
2021年11月25日,聲音博物館在廣東參加由中央網信辦、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廣東省委網信委主辦,以“發展與秩序·讓大流量澎湃正能量”為主題,旨在進一步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推進網絡文明建設,營造清朗網絡空間的中國網絡媒體論壇,打造雲博物館。雲博物館的30集黨史動漫專題片《血與火:新中國是這樣煉成的》現場展示將使用聲音博物館擁有知識產權的聲景交互系統來呈現,通過獨特的全息聲設計,把展覽內容、歷史、文化、科技、藝術完美的融合一體,給觀眾帶來聲臨其境的震撼體驗。 [30] 
2022年7月23日,“臻城之音·自然之響”‍「聲音博物館」藝術展揭幕暨「聲·景」藝術分享沙龍在合景·臻頤府舉辦。 [32] 
2022年8月16日,2022年黃埔區圖書館“埔閲萬家”閲讀推廣活動之“當月光與我們一起盛放——第二屆黃埔詩歌音樂會於廣州市黃埔區龍湖街逕下村舉行,線上線下關注活動的人數達近30萬人次。本次活動在廣州市黃埔區文化廣電旅遊局的指導下,廣州市黃埔區圖書館主辦,由聲音博物館與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龍湖街道辦事處、知識城(廣州)現代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廣州薩福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共同協辦。聲音博物館創始人聲音藝術家陳弘禮、戲劇導演陳晶晶等合作打造的詩歌實驗劇,稻田之上發亮的書燈在“自然之聲”中或快或慢舞動,產生了自然、詩意與人文空間藝術共存的張力。 [33] 
東方文德視聽中秋詩會
東方文德視聽中秋詩會(7張)
2022年9月10日,東方文德視聽中秋詩會在廣州舉行,本次活動由東方文德廣場主辦,廣府文化研究中心、萬木草堂、聲音博物館和廣州薩福文化協辦,這一舉措是文化的自覺,同時也是用行動力呼應廣州提出建設的“詩詞之城”。這次線上聆聽的“中秋詩會”是萬木草堂聲音博物館策劃打造的項目,也是對詩歌演繹空間的嘗試,對詩歌傳播的一個解放。同時倡導廣州古老核心區域,引爆廣州詩歌文化,並持續定期開展。 [34] 
傳祺·聲音博物館
傳祺·聲音博物館(2張)
2022年10月15日上午,由《週末畫報》聯手廣汽傳祺打造的“矩浪來襲,混動出擊—廣汽傳祺混動五城巡展”,第一站在廣州天河天環廣場舉辦,接下來還將在重慶、西安、鄭州、杭州相繼亮相。 [35]  「傳祺·聲音博物館」是聲音行為藝術家、聲音博物館創始人陳弘禮先生專門為這次展覽打造的聲景藝術項目,引領可移動聲音博物館的藝術思潮,將聲景藝術跨界到不同的領域,用聲音探尋工業設計之美,拓展設計空間之內在氣質。 [35] 
心聲歡喜
心聲歡喜(9張)
2023年4月27日,聲音博物館創始人陳弘禮受邀參加第十三屆法國斯特拉斯堡藝術節,正式啓動聲音博物館《心聲歡喜》聲音療愈項目。 [36] 
2023年11月3日,聲景藝術音樂會《即興聲景現場——遊園驚夢》在廣州萬木草堂·聲音博物館的聲音劇場重磅首演。由當代藝術家、聲景設計師、聲音博物館創始人陳弘禮擔任藝術總監,並邀請當代跨界鋼琴家、美國波士頓大學鋼琴藝術博士蔡男現場即興演奏。 [3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