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聞(拼音:wén)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字(常用字) [1]  。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其古字形像一人跪坐以手附耳諦聽的樣子,本義為聽到、聽見。引申指知道、聽説,又引申為傳達、達到,再引申為報告、使聽到,還引申指聞名,並由此引申為名聲。另外聞也指聽到的東西,主要指知識,也指傳聞、事蹟,用作名詞。後來用鼻子嗅氣味也叫聞。 [17] 
中文名
拼    音
wén
繁    體
部    首
門、耳 [14] 
五    筆
UBD [3] 
倉    頡
LSSJ [3] 
鄭    碼
TLCE [3] 
字    級
一級(編號1636)
平水韻
上平十二文(wén)、去聲十三問 [4] 
注音字母
ㄨㄣˊ
總筆畫
3+6、6+3
異體字
䎹、䎽、𦔴、𦔵、𦕌、𦕁、𦖞、𦖫、𥹢
造字法
形聲字
結    構
合體字,半包圍-左上右包圍結構
四角號碼
3740₁
統一碼
基本區 U+95FB [3]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在圖1的甲骨文中,像一人跪坐,豎起耳朵,以手附耳,似乎正在聚精會神地聽什麼東西。人的姿勢、面部神態可有差異,但都強調一隻耳朵,表明在這個字中,耳朵是最重要的。根據這個字的字形及其在甲骨卜辭中的用法,學者們一致認為這就是早期的“聞”字。小篆寫作圖10。《説文解字》解釋為“知聲也(據段注)。從耳、門聲”。甲骨文與小篆的聞也是有同有異,同就同在都突出一隻“”,異則異在一個是會意字(部分資料認為是象形字),一個是形聲字。從會意的字形1演變為形聲的聞,正如其他一些字一樣,也經歷了漫長的階段。
在西周青銅器盂鼎銘文裏,有一句話叫做“我聞殷墜命”,聞字寫成圖2。雖然右半仍從耳,左半的人形已不像甲骨文那樣富有圖畫性了,跪跽狀的人也站起來了,耳與身體割裂開來,置於其右,人形之上又增加裝飾性符號。春秋金文或加足趾形,與女旁相似(圖3)。大概是這種圖畫式的會意字不便於書寫,因而不便於交際、交流思想,到了春秋戰國時代便出現了一個從昏從耳的形聲字,以取代甲骨文的聞字。這個字見於銅器銘文(如圖7),也見於竹簡,《説文》稱之為古文,便是小篆聞的前身了。
這個“古文”之所以從昏,不過是取其聲罷了。清代文字學家桂馥認為“從昏者昏不能察,聞則可知”,仍然把它看作會意字,不過,“聞”與黃昏沒有必然聯繫。小篆的聞字,比起甲骨、銅器、竹簡上的聞字來,顯然規範整齊得多,易認易記易寫,故一直沿用至今。耳在門內,是為了書寫美觀,門也只是代表讀音,並非“入門方可聞”的緣故。 [2]  [5] 
“聞”的本義是聽見聲音。例如《禮記·大學》中説的:“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即本義的用法,是説心思不在這裏,眼睛看着等於沒看,耳朵聽着等於沒聽。人們常説“百聞不如一見”“早有耳聞”以及“聞雞起舞”,當中的“聞”都作聽見講。聽見之後,就知道了,因此由本義作引申可以表示知曉的意思,例如《論語·里仁》中的一句話:“朝聞道,夕死可矣。”其中的“聞”指的就是這個意思。聽到、知曉的事情,也可以用“聞”來表示,例如“見聞”“新聞”等等;如果這樣的消息或者某個人某個事被很多人知曉,那麼就成了“聞名天下”,於是就有了“遐邇聞名”這樣的説法了。由此引申又有了“名望,名聲”的意思,例如《詩經·大雅·卷阿》中的“令聞令望”就是指良好的聲譽和名望。
現代人常用“聽”來表示聽見,而“聞”通常只作為一種文言書面用語。而“聞”還被借用來表示嗅,可以説“聞一聞”“聞味道”“聞氣味”,等等。 [17]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wén
動詞
聽見。
hear
《尚書·君奭》:“我則鳴鳥不聞,矧曰其有能格。”
唐·杜甫《贈花卿》詩:“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聞訊;耳聞目睹;聞風喪膽
指聽説,知道。
be told
《左傳·隱公元年》:“公聞其期,曰:‘可矣!’”
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文言〉接受。
accept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
聞教;聞命;聞令
〈文言〉傳佈;傳揚;傳告。
propagate
《詩經·小雅·鶴鳴》:“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辛十四娘》:“一日,楚公子馳函來,女焚爇不以聞。”

〈文言〉指使君主聽見,謂向君主報告。亦泛指向上級或官府報告。
report
《晏子春秋·問上六》:“臣數以聞,而君不肯聽也。”
明·沈德符《野獲編·果報·仇鬼下隸》:“然而楊氏諸人,橫索不休,久而不能堪,稍稍拒之,因怒而聞之官。”

用鼻子嗅;嗅到。
smell
《韓非子·十過》:“共王駕而自往,入其幄中,聞酒臭而還。”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章:“那個胖胖的鼓着兩隻金魚眼睛的女孩子摘下一枝路旁的野花,聞了聞。”

中醫術語。指耳聞和鼻嗅。



〈文言〉效法;學習。

《敦煌變文集·地獄變文》:“恨汝生迷智,不曾聞好人。”

名詞
〈文言〉知識;見聞。
knowledge
《論語·季氏》:“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宋·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
聽到的事情;消息
information

新聞;奇聞;醜聞;逸聞
(舊讀wèn)聲譽;名聲。
popularity;
prestige
《詩經·大雅·卷阿》:“顒顒邛邛,如圭如璋,令聞令望。”
令聞;穢聞
(Wén) 姓氏用字。



介詞
〈文言〉趁。表示及時。
take advantage of
宋·吳潛《滿江紅·上巳後日即事》詞:“舴艋也聞鉦鼓鬧,鞦韆半當笙歌樂。”

形容詞
〈文言〉有名;著稱。

《論語·顏淵》:“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唐·李白《贈孟浩然》詩:“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聞人;聞達;默默無聞
wèn
動詞
〈文言〉通“問”。慰問。
console
《周易·旅卦》:“‘喪牛於易’,終莫之聞也。”
《詩經·王風·葛藟》:“謂他人昆,亦莫我聞。”

〈文言〉通“問”。詢問。
inquire
《荀子·堯問》:“不聞,即物少至,少至則淺。”

(參考資料:《漢語大詞典》 [6]  《現代漢語詞典》 [7]  《漢語大字典》 [8]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二】【耳部】無分切(wén)
知聞也。從耳門聲。
䎽,古文從昏。 [10] 

説文解字注

“知聲也”注:往曰聽,來曰聞。《大學》曰:心不在焉,聽而不聞。引申之為令聞廣譽。
“從耳,門聲”注:無分切,十二部。
“古文從昏”注:昏聲。 [11] 

廣韻

無分切,平文明 ‖門聲文1部(wén)
聞,《説文》曰:“知聲也。”又音問。
亡運切,去問明 ‖門聲文1部(wèn)
聞,名達。《詩》曰:“令聞令望。” [12]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耳部】 聞;部外筆畫:8
古文:𦕁、䎽、䎹、𦖫、𥹢
《唐韻》《集韻》並無分切,音文。《説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俞,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説,故云。
又《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又姓。《正字通》:宋鹹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
又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為太尉。注: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又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𧲂,見則天下大風。
又《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並音問。《韻會》:聲所至也。《詩·小雅》:聲聞於天。《書·呂刑》:刑發聞惟腥。《釋文》:聞,音問,又如字。
又《廣韻》:名達。《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詩·大雅》:令聞令望。朱注:令聞,善譽也。
又通作問。《前漢·匡衡傳》:淑問揚乎疆外。
又《韻補》葉無沿切,音近眠。《楚辭·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咸之所聞。還音旋。 [13] 

近義辨析

聽、聞
“聞”與“聽”都有用耳感受聲音的意思,其不同點是“聽”是主動去聽,表示行為。“聞”是聽到的消息,表示聽的結果。如《禮記·大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其中的“聽”就是表示聽的行為,“聞”是聽到的意思,表示聽的結果。 [9]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上:U+95FB;下:U+805E) 字形對比(上:U+95FB;下:U+805E)

書寫提示

聞字書寫筆順 聞字書寫筆順
【規範提示】“門”,㇆(橫折鈎)從點的右側起筆。
【寫法】➊“門”從左、上、右包圍“耳”,底部“門”低。❷“門”,㇆(橫折鈎)的鈎部低於左豎。❸“耳”,居框內正中;框內兩短橫分寫橫中線上下。 [14]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m
i̯wən
王力系統
m
ǐwən
董同龢系統
m
juə̆n
周法高系統
m
jwən
李方桂系統
m
jən
西漢



東漢





jən


jə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文欣

jwen
北魏後期北齊
文欣

jwen
齊梁陳北周隋

jwen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m
i̯uən
擬音/王力系統

m
ǐuən
擬音/董同龢系統

m
juən
擬音/周法高系統

m
iuən
擬音/李方桂系統

m
juən

參考資料: [15] 

韻書集成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上平二十文

合口呼
次濁
無分切
mjuən
去聲
二十三問

合口呼
次濁
亡運切/音問
mjuən
集韻
平聲
上平二十文

合口呼
次濁
無分切
ɱiuən
去聲
二十三問

合口呼
次濁
文運切
ɱiuən
禮部韻略


平聲





無分切



去聲





文運切

增韻


平聲





無分切



去聲





文運切

中原音韻

陽平
真文

開口呼

次濁

ʋuən
中州音韻


平聲
真文





無奔切



去聲
真文





葉文去聲

洪武正韻

平聲
八真


次濁
無分切
ɱən

去聲
八震


次濁
文運切
ɱən
分韻撮要

陽平
第八賓稟嬪畢







陽去
第八賓稟嬪畢







參考資料: [15] 

方音集成

注意:下表所列為“耳聞”之聞訓讀。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uən
35
陽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uẽ
42
陽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vẽ
24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uən
213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uən
21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uən
55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uən
34
陽平

晉語
太原
vəŋ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vən
24
陽平
文讀
mən
24
陽平
白讀
吳語
温州
vaŋ
31
陽平

湘語
長沙
uən
13
陽平

湘語
雙峯
uan
13
陽平

贛語
南昌
un
45
陰去

客家話
梅縣
vun
11
陽平

粵語
廣州
mɐn
21
陽平

粵語
陽江
mɐn
43
陽平

閩語(閩南片)
廈門
bun
24
陽平

閩語(閩南片)
潮州
buŋ
35
陽上
未註明異讀原因
buŋ
55
陽平
閩語(閩東片)
福州
52
陽平

閩語(閩北片)
建甌
uɔŋ
21
上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6]  、漢典 [15]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20]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048
  • 3.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20]
  • 4.    平水韻 十二文  .搜韻[引用日期2020-02-20]
  • 5.    陳煒湛著.古文字趣談[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09:250-252
  • 6.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12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03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048
  • 8.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7[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4371
  • 9.    曹先擢,蘇培成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多功能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12:718
  • 10.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681
  • 11.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0-02-20]
  • 12.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109;395
  • 1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933-934
  • 1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362-363
  • 15.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20]
  • 16.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301
  • 17.    鄭春蘭編著.精彩漢字[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8.06:538-53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