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聚己内酰胺
- 外文名
- Nylon 6
- 化学式
- (C6H11NO)n
- CAS登录号
- 25038-54-4
- 熔 点
- 220 ℃
- 沸 点
- 211.9 ℃
- 密 度
- 1.084 g/cm³
- 外 观
- 球状颗粒
- RTECS号
- TQ9800000
- MDL号
- MFCD00133998
- IUPAC命名
- 聚[亚氨基(1-氧代乙基)]
发展简史
播报编辑
理化性质
播报编辑
耐纶6的性质与耐纶66相似,主要的差别是熔点较低(215℃,而耐纶66则为264℃);吸湿率较高和染色性较好。己内酰胺成本比己二胺和己二酸低,但聚合时有 8%~10%的单体不能聚合而与聚合物呈平衡状态,需要除去。
合成方法
播报编辑
原料制备:单体己内酰胺的合成最早采用苯酚法,所得环己酮进行肟化,生成环己酮肟,再通过贝克曼重排反应,转位成己内酰胺。工业生产主要采用环己烷氧化法和环己烷光亚硝化法合成环己酮肟。还有一种甲苯法,所得六氢苯甲酸在亚硝酰硫酸作用下重排,制得己内酰胺(见图)。 聚己内酰胺
聚合方法
播报编辑
水解聚合
水是主要的引发剂。反应首先是己内酰胺在高温(约260℃)下水解开环,生成6-氨基己酸〔式(1)〕。水量的多少影响反应的快慢和最终平衡时低分子化合物的含量。添加羧酸可以加速水解开环和聚合反应。占优势的聚合反应是己内酰胺逐步加成于线型分子的末端氨基,形成高分子链〔式 (2)〕和线型分子间氨基与羧基的缩聚反应〔式 (3)〕。反应后期还有酰胺交换反应及酸解、胺解等平衡反应发生。
负离子聚合
然后进行增长反应:
这就是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在模具内聚合成型的单体浇铸聚合。产品称为MC尼龙,中国称为铸型尼龙。此法由于是在常压下浇铸,工艺设备和模具简单,成型尺寸不受限制,适于制造几公斤以至几百公斤的大型制件。制品因在较低温度下成型,结晶度较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很大(3.5万~7万),因此机械强度比耐纶6、耐纶66高。
正离子聚合
应用领域
播报编辑
耐纶 6纤维(见彩图)主要用于制造轮胎帘线、渔网、缆绳、降落伞等和民用织物,如衣料、袜子等。铸型尼龙已广泛用于制造大型齿轮、涡轮、轴套、辊筒、异向环、密封垫圈、万向节轴滑块等要求具有耐磨、减磨性能的机械零部件 (见彩图),以及油料贮罐等。
生态数据
播报编辑
结构数据
播报编辑
化学数据
播报编辑
2、 氢键供体数量:1
3、 氢键受体数量:1
8、 复杂度:70.9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