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耶穌受難記

(2004年梅爾·吉布森執導劇情電影)

鎖定
《耶穌受難記》是由梅爾·吉布森執導,梅爾·吉布森、本尼迪克特·菲茨傑拉德編劇,詹姆斯·卡維澤莫妮卡·貝魯奇、塞吉奧·魯比尼主演的劇情電影。該片於2004年2月25日在美國上映,2004年3月19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1]  [16] 
該片講述了耶穌生命中最後一段日子的故事 [17] 
2005年,該片獲得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最佳化妝、最佳原創配樂三項提名 [18]  。截止2024年4月13日,該片在全球累計票房612060372美元 [19] 
中文名
耶穌受難記
外文名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The Passion
其他譯名
受難曲
受難記:最後的激情
赫蘇斯受難記
類    型
傳記、劇情、宗教
出品公司
Icon Productionsus
製片地區
美國、意大利、以色列
拍攝日期
2002年11月4日-2003年10月5日
拍攝地點
意大利莫托拉
發行公司
福克斯家庭娛樂
導    演
梅爾·吉布森
編    劇
梅爾·吉布森本尼迪克特·菲茨傑拉德
製片人
梅爾·吉布森布魯斯·戴維
主    演
詹姆斯·卡維澤
莫妮卡·貝魯奇
瑪雅·摩根斯坦特
片    長
127分鐘(完整版);120分鐘(內地刪減版)
上映時間
2004年3月19日(中國大陸)
票    房
全球6.1億美元
對白語言
拉丁語希伯來語、亞拉姆、漢語普通話(內地版)
色    彩
彩色
電影分級
USA:R
imdb編碼
tt0335345
出品時間
2004年
製片成本
25000000 美元

耶穌受難記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20張)
這部影片真實的記錄了耶穌基督一生中最後的12個小時,那是他在耶路撒冷受難的一天,也是他化身人類所遭受到的最殘酷最痛苦的折磨,直到他生命的消逝。
故事從一個夜晚開始,耶穌詹姆斯·卡維澤飾)被猶大出賣給了猶太貴族,在暗藍色的夜幕下耶穌被驚醒,震驚、失望,接着坦然、寬容,默默束手被擒。當士兵用鐵鏈綁住耶穌的手腳,把他押往宣判場的時候,成羣的猶太人湧了出來,他們向耶穌扔着石塊吐着唾沫。瘋狂的猶太人們,在彼拉多宣佈耶穌絞刑後羣起歡呼。
耶穌扛着沉重的厚木十字架,蹣跚地走過耶路撒冷的街巷,他不時摔倒在地上,猶太人門們更加瘋狂地向他湧來,發泄他們肆無忌憚的無知與怨恨。在人羣的末尾,抹大拉的妓女瑪麗亞莫妮卡·貝魯奇飾)痛苦地看看着揹負十字架的耶穌正在被猶太人辱罵,遍體傷痕血跡斑斑慢慢地走向各各他,她的眼裏充滿了絕望。
聖水從手縫裏流下來,沙石在風裏幻化成塵埃,鐵錘高高地舉起,一錘錘砸擊在十字架上。套上荊棘編成的茨冠的耶穌無聲承受着死亡前最後的痛苦。 長鐵釘刺進了左手手腕,長鐵釘刺進了右手手腕,長鐵釘打進了左腳腳腕,長鐵釘打進了右腳腳腕。鮮血從釘孔裏流出來,流過血跡模糊的皮膚,滴落進泥土,每一滴都聲震天宇。
天上烏雲翻滾,吞噬着每一塊白色的縫隙,聖母瑪麗婭(瑪雅·摩根斯坦特 飾)眼角滑下一行濁淚,流出一臉的沉痛。山坡上一片靜默,那用已經消失的語言唱出的歌聲,繚繞着這裏的每一粒空氣 [1-2] 

耶穌受難記演職員表

耶穌受難記演員表

耶穌受難記職員表

製作人 梅爾·吉布森、布魯斯·戴維、斯蒂芬·麥克維蒂、Enzo Sisti、Mark Joseph
導演 梅爾·吉布森
副導演(助理) Sergio Ercolessi、Rachel Griffiths、Emanuela Minoli、John Nelson、Mimosa Nistri Ranalletti、Barbara Pastrovich
編劇 梅爾·吉布森、本尼迪克特·菲茨傑拉德
攝影 凱萊布·德夏奈爾
配樂 約翰·戴布尼
剪輯 Steve Mirkovich、John Wright
選角導演 Shaila Rubin
藝術指導 弗朗西斯科·弗裏格利
美術設計 Pierfranco Luscrì、Daniela Pareschi、Nazzareno Piana
服裝設計 Maurizio Millenotti
視覺特效 Ted Rae
佈景師 卡洛·格瓦西
展開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3-4] 

耶穌受難記角色介紹

  • 耶穌抗拒了魔鬼的誘惑,然後被羅馬士兵帶到了耶路撒冷城內猶太法利塞教眾的面前。他的言語被當成了僭越狂妄的瘋話,大祭司和教眾就這樣宣判了耶穌的死罪。接着,耶穌又被帶到執政官比拉多的面前,比拉多意識到自己的審判將無可避免的帶來政治上的衝突,於是他決定聽從希律王的旨意,將耶穌推向刑場。

  • 抹大拉的妓女瑪麗亞,痛苦地看看着揹負十字架的耶穌正在被猶太人辱罵,遍體傷痕血跡斑斑慢慢地走向各各他,她的眼裏充滿了絕望。

  • 耶穌的肉身母親馬利亞,在耶穌行刑後,她與抹大拉的馬利亞、耶穌的門徒約翰在刑場上追悼耶穌。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1-2]  [5] 

耶穌受難記音樂原聲

曲目
專輯信息
The Olive Garden
Mary Goes to Jesus
Bearing the Cross
Peaceful But Primitive/Procession
Jesus Arrested
Crucifixion
Peter Denies Jesus
Raising the Cross
The Stoning
It Is Done
Song of Complaint
Jesus Is Carried Down
Simon Is Dismissed
Resurrection
藝人: John Debney
Flagellation/Dark Choir/Disciples

發行時間: 2004年02月24日 [6] 

耶穌受難記幕後花絮

拍攝花絮
  • 影片以拉丁語和亞拉姆語對白,在宣傳活動中,梅爾·吉布森曾聲稱試圖不使用字幕,但影片在後期製作中還是被加上了字幕。另外,梅爾·吉布森還曾説不考慮影片投入“有益於靈魂”。
  • 在拍攝鞭撻的鏡頭時,扮演耶穌的詹姆斯·卡維澤曾被兩次抽傷,後背上的傷口長達12英寸。另外,在拍攝山上佈道的鏡頭時,卡維澤還曾遭雷擊。
  • 該片助理導演Jan Michelini在拍攝期間曾被閃電擊中兩次。
  • 片中的十字架重達150磅,詹姆斯·卡維澤曾因揹負十字架而肩膀脱臼。
  • 在片中飽受酷刑折磨的確實是詹姆斯·卡維澤本人,為了減輕對演員體力的消耗,特效設計師Keith VanderLaan曾用橡膠製成一個假人,以便在十字架的遠景鏡頭中替代詹姆斯·卡維澤。
  • 據梅爾·吉布森講,扮演瑪麗亞的瑪雅·摩根斯坦特(Maia Morgenstern)在影片拍攝期間懷孕,但沒告訴任何人,直到有一天她走到詹姆斯·卡維澤面前,用蹩腳的英語説道:“I have baby . In stomach。”
  • 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手是梅爾·吉布森的手。
  • 片中扮演彼拉多和約翰的兩位保加利亞演員都姓“Hristo”,“Hristo”在保加利亞語中是“基督”的意思。
  • 在影片開拍前,梅爾·吉布森請來一位加拿大神父主持為劇組人員舉行的彌撒儀式。
  • 影片沒有片頭字幕,影片片名在片尾才出現。
  • 片中詹姆斯·卡維澤的鼻子是假的,他的藍眼睛也被數字技術改為棕色。
  • 影片在墨西哥的映期提前了一週,因為在美國首映的幾天後,盜版版本已經出現。
  • 馬來西亞並未禁映該片,但只能到基督教教堂購票。
  • 梅爾·吉布森曾聲稱要從該片票房中拿出1億美元捐贈給傳統天主教運動組織。
  • 化妝師用了10小時才完成耶穌被鞭撻的慘狀。
  • 該片在科威特和巴林被禁映。
  • 在影片上映的一年後,該片被柔化的版本被定名為“The Passion Recut”再次發行,儘管一些血腥鏡頭被刪剪,但仍被美國電影協會定為R級。
  • 在影片完成之後,該片的很多演員和劇組人員都改信天主教。
  • 在拍攝受刑的鏡頭時,該片劇組使用了一種新型假血,具有一定粘稠度,須用酒精才能清洗乾淨。
  • 在2006年6月16日揭曉的《娛樂週刊》“25部最具爭議影片”榜單中,該片高舉榜首。 [7] 
穿幫鏡頭
  • 連貫性:有個耶穌在十字架上的鏡頭,在“地震”開始之前,背景中的懸崖或者説堤岸就已經在塌陷了。
  • 當耶穌揹負十字架行走時,手的位置多次發生改變,十字架上的血跡也時有時無。
  • 當耶穌的左手被釘在十字架上時,可以發現假手後面隱藏的演員的真手。 [8] 

耶穌受難記獲獎記錄

年份
屆數
獲獎
獎項
獲獎者
類型
2004
第13屆
MTV電影獎
MTV電影獎-最佳男演員
提名
2005
第77屆
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獎-最佳攝影
提名
2005
第77屆
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獎-最佳化妝
提名
2005
第77屆
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獎-最佳原創配樂
提名 [9] 

耶穌受難記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劇照
劇照(19張)
影片最初的片名為《激情》,但在2003年10月,米拉麥克斯公司正在拍攝一部同名影片,梅爾·吉布森隨即將片名改為《耶穌受難記》。
好萊塢向來對宗教抱着嘲諷的態度,對有關宗教的電影更是嗤之以鼻,當梅爾·吉布森公佈自己計劃拍攝一部耶穌受難的電影時,他立刻遭受到了各種勢力的非難與阻擾。
梅爾·吉布森要算是最保守的演員,也是最虔誠的導演。他信奉天主教,他演過40多部有影響力的電影,他過着保守的生活。對於執導電影而言,他奉獻出的是所有的誠意,他喜歡拍攝耶穌受難的實質,完完全全忠於歷史。
1988年大導演馬丁·斯科西斯推出了《基督的最後誘惑》,片中因為大膽觸及天主教教義而在上映後引起巨大爭議,最後影片的票房進帳僅為840萬美元。題材相似的《耶穌受難記》在發行時遇到了不小的難度,沒有大公司願意冒險接下這個燙手的山芋。最後,還是由新市場影業公司接手。
故事改編
影片按照《新約聖經》來還原。關於耶穌受難的傳記性作品,除了《聖經》外還有眾多虔誠的門徒為他撰寫的傳記,該片的故事則是根據這些眾多的傳記改編的,其中包括1774年至1824年基督教徒對安妮·凱瑟琳·艾默裏克的日記集結而成的《耶穌救世主的受難》一書,還有由阿格瑞達的碼麗所著的《上帝的神聖之城》,以及各種記錄約翰、盧克、馬克以及馬太等人物的著作中關於耶穌的章節。
拍攝過程
海報
海報(2張)
影片的拍攝,讓梅爾·吉布森至少準備了十年的時間,在他的內心深處,他迫切地想要用電影的形式把這個傳記宗教的故事講述出來,這是他一直以來的信仰。梅爾·吉布森這樣講述他拍攝這部影片的原因,從籌備、手稿到劇本,直到籌集資金、拍攝、後期製作、爭取發行,為了這部他執導的第三部電影,他無疑付出了無法計量的心血。
2002年11月4日,梅爾·吉布森帶着他的攝製組,在意大利幾個偏僻的小鎮開拍了。其中有個名為馬特拉(Matera)的城鎮,還保留着許多洞穴式建築,這跟耶穌當年生活的環境幾近相似。劇組在那裏整整工作了10個星期,他們對羅馬人、猶太人從衣着、器物、建築到飲食習慣,甚至走路和説話的方式都要求十分嚴格。拍攝時適逢冬日和煦的太陽,陽光斜斜地照射下這片古老的土地,非常適合電影的拍攝,也使劇可以順利地完成各種唯美古典的畫面。 [7] 
從名字上來看影片應該是《聖經》中一段情節的藝術化再現,但事實上梅爾·吉布森將其拍成了一部動作片。吉布森希望影片中的一切細節都儘可能真實地還原人們心目中的那段歷史,在電影裏,耶穌要受猶太人的各種歧視與玷污、辱罵。為了獲得更加震撼的感覺,現場佈置了許多恐怖的刑具,拍攝過程中幾乎全部演員都受了傷。飾演耶穌基督的美國演員詹姆斯·卡維澤,被五花八門的刑罰備受各種煎熬,即使有一些保護措施,為了真實感他還是必須承受一定的痛苦,對他來説這是次無比艱難的拍攝。 因為耶穌受難發生在猶太人聚居的古羅馬,身兼監製、編劇、導演多職的梅爾·吉布森選擇整部影片完全用兩種已經消失的語言:拉丁語和亞拉姆語。更為大膽的是,梅爾·吉布森不準備為影片設置字幕,他説,僅有視覺上的刺激就足夠了。
《耶穌受難記》這塊燙手的芋頭讓許多製片公司望而卻步,梅爾·吉布森只能依靠他自己打下的基礎各方籌集了約3000萬美元的資金來拍攝。甚至在電影製作完成後,他一直找不到電影公司敢於發行,好在試映後優秀的各方評論給他打氣,許多看過影片的宗教界人士,也對他的工作表示讚賞,最後終於由紐馬克特公司接手了發行工作,而且爭取到了2000多家的電影院線。 [8] 

耶穌受難記製作發行

耶穌受難記製作公司

製作公司
Icon Productions [美國]
發行公司
Newmarket Films [美國]
20世紀福克斯影業公司
20世紀福克斯公司
20世紀福克斯阿根廷分公司
康斯坦丁影業公司
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
特技製作公司
Captive Audience Productions Inc. [澳大利亞]
Corridori G & A Cinematografica S.r.l. [意大利] (special effects)
Keith Vanderlaan's Captive Audience Productions (special effects)
其它公司
Integrity Media [美國](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Integrity Records [美國](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Sony Music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Sound Choice Post [美國] ( sound post-production) [10] 

耶穌受難記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美國
2004年2月25日
中國
2004年3月19日
中國台灣
2004年3月26日
中國香港
2004年4月1日
澳大利亞
2004年2月25日
加拿大
2004年2月25日 [10] 

耶穌受難記票房收益

《耶穌受難記》自上映(2004年2月25日)以來,週一(2004年3月1日)單日再收1010萬美元,令電影累積達1億3530美元,截止2004年3月8日北美地區累計票房總收入已達2億1200萬美元。
上映進入第二週(2004年3月1日-3月8日),《耶穌受難記》週末三天(2004年3月6日-3月8日)的票房仍有5140萬美元,僅比上週下降了39%。 [11] 
上映進入第三週(2004年3月8日-3月15日)收入3160萬,截止2004年3月15日累計票房達到2億6400萬。 [12]  截止2004年7月8日票房累積收入已高達4億多美元。 [1]  [13] 

耶穌受難記DVD發行

DVD封面 DVD封面 [14]
該片第一版DVD雙碟版於2007年8月發行,DVD的製作相對簡單,只有一個正片。導演剪輯版為雙碟製作,帶有雙tittle正片。花絮節目是一大看點,裏面的紀錄片從前往後詳細介紹了影片從構思到後期的製作過程,相當詳盡。花絮裏還介紹了和耶穌有關的歷史遺蹟、畫家們筆下的耶穌受難等等。 [14] 

耶穌受難記影片評價

拍攝花絮
拍攝花絮(1張)
儘管影片飽受爭議,但影片拍攝得深刻而精巧,對有無宗教信仰的觀眾都頗具衝擊力。(《達拉斯新聞早報》評) [5] 
吉布森拍攝出這部電影是給自己看的。(《娛樂週刊》評) [5] 
一部專注於藝術的野心之作。(《丹佛郵報》評) [5] 
《耶穌受難記》給觀眾帶來的首先是視覺上充滿美感的電影。作為一個演員,我喜歡有爭議的事情,但是我不明白為何這部電影從一開始就受到爭議。它並不是一部反猶電影,無法否認的是,是羅馬人殺死了耶穌基督,而不是猶太人。莫妮卡·貝魯奇評) [5] 
再沒有任何一部影片會比這部影片中的人物更具英雄色彩了。在任何時候,耶穌受難的故事都會是一部最冒險的電影:上帝化身人類,人類又殺了上帝。(克里斯托弗·諾克評) [5] 
《耶穌受難記》很符合歷史,基督並沒有因為被猶太人出賣而譴責他們,因為我們相信全人類的罪惡才是造成基督受難的根本原因,我們都有責任。《耶穌受難記》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陸德·哈加德評)
基督變成了人,我們變成了兇手。《耶穌受難記》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雄故事,也是最偉大的冒險故事,亦是最偉大的愛的故事。梅爾·吉布森評) [5] 
1965年,羅馬教廷在第二次梵蒂岡會議上正式赦免了猶太人的“罪行”,從此以後,他們不再需要揹負“害死耶穌”的沉重罪名,這讓所有猶太人都放下了壓在心口的一塊大石。可是,當梅爾·吉布森開始自編自導《耶穌受難記》時,陰影再次襲上了那些生活在美 國的猶太人的心頭,片中涉及的敏感宗教問題正是矛盾的來源所在。(網易評) [5] 
《耶穌受難記》沒有在好萊塢占主導地位的明星領銜,對話也採用影片所處年代人物使用的語言:猶太人的亞拉姆語和羅馬人的拉丁語,雖然將配以英文字幕,但是對於好萊塢來講,這種做法簡直不可理喻。於是人們開始感到恐懼,恐懼的根源並不是畏懼吉布森口中的 “事實”,而是源自吉布森曾經資助一座獨立於洛杉磯羅馬天主教大主教管區的傳統天主教堂,而所謂的“傳統天主教”指的是從教會分裂出來抵抗“第二次梵蒂岡會議”的運動,他們的宗旨就是“清除害死耶穌的猶太人”。(網易評) [5] 
迫於各種壓力,梅爾·吉布森不得不重新剪輯了影片,賦予片中的猶太人角色更多令人同情的因素,並且請來了科羅拉多泉城的福音派教徒、賓夕法尼亞的宗教首腦和華盛頓的社會名流而非最具發言權的普通市民來觀看未完成的毛片。因此,對於該片是梅爾·吉布森故 意煽動的瘋狂之舉還是出於一種讓罪人的後代重新面對事實的衝動,我們仍然無法得出正確的答案。因為,猶太人是否要為害死耶穌而負上千古罪名距離受中式文化薰陶的我們實在是太遠太遠了。(網易評) [1] 

耶穌受難記影片爭議

2006年6月12日《美國僑報》報道,預定6月16日上市的最新一期《娛樂週刊》評出25部最震撼人心、最令人作嘔、最具爭議的影片,梅爾·吉布森導演的《耶穌受難記》位居榜首。
《耶穌受難記》電影再度激起天主教徒與猶太教徒之間的論戰,甚至它被指責是反猶太主義的。據説,為了不重蹈馬丁·斯科西斯的覆轍,梅爾·吉布森先讓宗教界的權威人士看了該片,確定其沒有違反教義且忠實於聖經之後,才公開上映。
《娛樂週刊》雜誌報道説,吉布森在影片中對耶穌被出賣和遭受磨難的血腥描述激起了好萊塢史無前例的文化戰爭,儘管遭到了宗教人士的一致反對,當然也正是由於他們的反對,2004年的這部影片在全美的票房總收入超過了3.7億美元。 [15] 
在影片正式上映前的3個月,IMDB就亮出了對該片"錯誤百出,徒有怪誕"的評論,可見《耶穌受難記》受到的爭議有多大。這篇署名路強尼(Roadrunn)的影評首先指出耶穌受難時並不是説亞拉姆語和拉丁語,當時説的其實是希臘語,這也是《新約聖經》是用希臘語寫成的原因。其次是耶穌不是一路揹着十字架走上執行絞刑的山坡的,在此時村民講的實際是意大利古老的一種方言。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