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考彭斯號航空母艦

鎖定
考彭斯號航空母艦(英文:USS Cowpens CVL-25,另稱科本斯號或考佩斯號)為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是獨立級航空母艦的4號艦。 [1] 
該艦是美國海軍第一艘以考彭斯(Cowpens)命名的艦船,第二艘是考彭斯號導彈巡洋艦(USS Cowpens CG-63 [2]  ),以紀念美國獨立戰爭中著名的考彭斯戰役(Battle of Cowpens)。 [3] 
中文名
考彭斯號航空母艦
外文名
USS Cowpens CVL-25
服役時間
1943年5月28日
退役時間
1959年11月1日
艦    級
獨立級航空母艦
所屬國家
美國

考彭斯號航空母艦發展沿革

建成下水 建成下水 [3]
1940年9月9日美國海軍訂購克利夫蘭級輕型巡洋艦,分配舷號為CL-77,以西弗吉尼亞州最大的城市亨廷頓(Huntington)命名為(Huntington CL-77)。1941年11月17日與紐約造船公司訂立建造合同。1942年3月重新定為航空母艦;更名為考彭斯,改舷號為CV-25。 [3] 
1943年1月17日在新澤西州卡姆登的紐約造船廠,由小威廉·弗雷德裏克·哈爾西海軍中將的女兒普雷斯頓·利·斯普魯恩斯夫人(Mrs. Preston Lea Spruance)主持下水儀式;並於1943年5月28日服役,指揮官為麥康奈爾(R.P.McConnell)上校;1943年7月15日,被重新歸類為輕型航空母艦,改舷號為CVL-25。 [3] 
1946年12月3日在馬雷島成為預備役艦艇;1947年1月13日除役;1959年5月15日,在保留期間,重新歸類為飛機運輸艦重新服役,改舷號為AVT-1。1959年11月1日退役並從海軍名單上除名,1960年以廢品出售。 [3] 

考彭斯號航空母艦性能數據

艦長 [3] 
622'6"(189.7米)
船幅
109'2"(33.3米)
排水量
11000噸(標準);15100噸(滿載)
航速
31.6節
動力
4組齒輪渦輪機+4組動力螺旋槳螺
武器裝備
(1)2門4聯裝40毫米高射炮
(2)16挺20毫米機炮
艦載機
30架
艦員編制
1560人

考彭斯號航空母艦服役事件

馬紹爾羣島戰役
行駛中 行駛中 [3]
1943年8月29日,離開費城的考彭斯號於9月19日抵達珍珠港,開始了積極而傑出的戰爭生涯,贏得了海軍部隊的嘉獎。與第14特遣部隊於10月5日和6日在威克島進行了攻擊,然後返回珍珠港,準備在入侵前對馬紹爾羣島進行攻擊。她於11月10日從珍珠港出發,於11月19日至24日對米爾和馬金環礁發動空襲,12月4日對誇賈林環礁沃特傑發動空襲,12月9日返回基地。
1944年1月16日,考彭斯號加入從珍珠港駛出的第58快速航母特遣艦隊,準備攻擊馬紹爾羣島。考彭斯號的飛機在本月的最後3天猛烈攻擊誇賈林環礁埃尼威托克島,為31日的登陸作準備。在3月4日回島珍珠港之前,這支部隊以馬朱羅環礁為基地,分別於2月16日和17日襲擊了特魯克羣島,以及2月21日和22日襲擊了馬里亞納羣島。第58特遣部隊返回馬朱羅環礁駐紮,並攻擊加羅林羣島以西;3月30日至4月1日,考彭斯號在帕勞雅普島、烏利希環礁和沃萊艾島的突襲中提供了空中巡邏和反潛巡邏。在4月21日至28日攻打霍蘭迪亞期間在新幾內亞進行了手術式攻擊,考彭斯號在4月29日至5月1日期間參加了對特魯克羣島薩塔萬環礁波納佩島的襲擊,並於5月14日返回馬朱羅環礁接受訓練。 [4] 
菲律賓海海戰
航行中 航行中 [3]
1944年6月6日至7月10日,考彭斯號在馬里亞納羣島行動。考彭斯號的飛機襲擊了塞班島以幫助進攻部隊,並對硫磺島、異教徒島、羅塔島關島進行了支援性突襲。他們還參加了6月19日和20日的菲律賓海戰役,大量擊落敵機。在珍珠港進行了短暫的檢修後,考彭斯號於8月17日重新加入了埃尼威托克島的快速航母特遣部隊。29日考彭斯號啓航前往攻擊,前發動了對帕勞的襲擊,對帕勞的襲擊是返回菲律賓的必要準備。9月13日至17日,考彭斯號脱離部隊,掩護莫羅泰島登陸,然後於9月21日至24日重新加入部隊,執行對呂宋的掃蕩、巡邏和攻擊任務。 [4] 
萊特灣海戰
艦載地獄貓戰機降落起火 艦載地獄貓戰機降落起火 [3]
10月10日至14日,考彭斯號及其任務編隊向沖繩福爾摩沙的日軍基地進行了空襲,當堪培拉號(CA-70)和休斯頓號(CL-81)被魚雷擊中時,考彭斯號為他們的安全撤離提供了空中掩護,並於10月20日重新加入了考彭斯號任務編隊。在前往烏利希環礁的途中,考彭斯號被召回。當時日本艦隊威脅要入侵萊特島,在10月25日和26日萊特灣海戰蘇里高海峽之戰階段,考彭斯號為追擊日本艦隊逃跑殘餘的船隻提供了戰鬥空中巡邏。繼續支持菲律賓的進攻,考彭斯號的飛機在12月期間多次襲擊呂宋島。在12月18日的災難性颱風中,考彭斯號損失了一個人、飛機和設備,但機組人員的熟練工作避免了重大損失,考彭斯號於12月21日安全抵達烏利希環礁,修復了風暴造成的損失。 [4] 
日本本土外圍攻擊
與獨立號(CVL-22)並行 與獨立號(CVL-22)並行 [3]
1944年12月30日至1945年1月26日,考彭斯號在海上準備登陸林加延灣。1月,考彭斯號的飛機擊中了福爾摩沙、呂宋、印度支那海岸和中國廣東地區和沖繩的目標。2月10日,因硫磺島戰役,從烏利希環礁出動的考彭斯號襲擊東京地區,支持2月19日至22日的首次登陸,並於3月1日襲擊沖繩。 [4] 
最後日本本土攻擊
1945年5月15日,加利福尼亞州馬雷島 1945年5月15日,加利福尼亞州馬雷島 [3]
經過舊金山的全面檢查和珍珠港的訓練,考彭斯於6月13日啓航前往萊特島的聖佩德羅灣,途中於6月20日襲擊威克島。7月1日,考彭斯號從聖佩德羅灣起航,重新加入了第58特遣隊對日本大陸的最後一次突襲。考彭斯號的飛機轟擊東京、吳市、北海道和本州的其他城市,直到8月15日。在佔領軍於8月30日登陸之前,考彭斯一直在東京灣附近活動,並展開攝影偵察任務,巡邏機場和航運活動,尋找戰俘營並向其提供物資。來自考彭斯號的人主要負責緊急啓動橫須賀機場供盟軍使用。1945年11月8日至1946年1月28日期間,考彭斯號兩次前往珍珠港、關島和沖繩,遣返退伍軍人。1946年12月3日,考彭斯在馬島編入預備役艦艇,1947年1月13日退役。 [4] 
服役榮譽
海軍部隊嘉獎(Navy Unit Commendation);第二次世界大戰服役的12顆戰鬥之星。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