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老甲藝術館

鎖定
坐落在北京北郊附近的霍營,西臨回龍觀,北臨平西府,南向立水橋,於1997年10月16日正式開放。佔地面積3500平米,建築面積900平米。由畫家老甲籌資興建,藝術館的宗旨是傳播藝術的種子,創造藝術氛圍,本着創作、展示、研究、交流普及為主旨進行活動,團結社會上的知名與不知名畫家、美術愛好者共同為社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中文名
老甲藝術館
外文名
Laojia art museum
地理位置
昌平區東小口鎮霍營
類    別
非國有博物館
投用時間
1997年10月16日 [1] 
開放時間
週六、日及節假日
開館時間
1997年10月16日
館藏精品
畫作《開天闢地》
票    價
免費
藏品總數
100件(套)

老甲藝術館景區概述

老甲 老甲
走進老甲藝術館,一片寬闊的草地天然的怪石伴着鳥語花香先向人昭示了這是一片藝術的淨土,館外以及展廳前的大型浮雕更透着濃濃的大寫意的味道。再往進走通過頗有氣勢的石柱到達了寬敞明亮的展廳,直來直去的幾條分割線,高高的牆壁,毫無裝飾的痕跡,300平米的展廳與老甲的大寫意作品相應成趣,有説不出的即現代又中國的感覺.就象德國美術評論家費蒂納所説老甲是一位深深根植於古典傳統,把握了傳統手法同時又十分現代的畫家,一位知道如何表現力量與運動,對峙與靜止,歡樂與痛苦,脅迫與震驚的畫家,如今他又成功的將他的氣勢賦予了他的藝術館。

老甲藝術館藝術特點

藝術品 藝術品
陽剛大氣是老甲作品的第一特點。一個時代能真正稱得上畫家的不過幾個人,風格的成熟是一個成熟畫家的標誌,而許多畫畫的做不到這一點。很多畫家不知道表現什麼,以為畫山水就是畫幾座山幾棵樹什麼的,畫牛畫馬就是畫牛馬,實際上繪畫就是要有所表現。比如老甲的畫就是表現力和勢;徐悲鴻的馬錶現古君子的風度;李可染的山水錶現雄渾厚重;齊白石的畫表現淡雅寧靜這樣才叫畫家的表現。因為畫裏面要看出一個人的氣質和寄託。我現在給江蘇美術出版社編《評現代名家和大家》這本書,活着的人選了很少幾個,這其中就有老甲的畫,按照我的選擇標準是現代的,民族的,個人的。我選畫的第二個標準是突出的藝術樣式、高度和深度。高度就是要有文化內涵,深度就是很高的表現力(主要是技巧)這兩套標準老甲都是符合的。
藝術品 藝術品
藝術品 藝術品
老甲先生的畫每一幅都散發着一種審美的震撼力。現在真正能令我眼睛為之一亮,心靈為之一動的畫作很少,但老甲先生的畫作讓我讀過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老甲的畫簡潔、樸厚、曠達,是一種黃鐘大呂的藝術。我從老甲先生的畫中體悟到了生命的張揚。我感到老甲先生的畫裏除了力和勢之外,還有一種氣,即是大野之氣、豪壯之氣、血性之氣、靈動之氣。老甲先生的畫像音樂一樣,用一種非常簡練的藝術語言,表達了強悍的生命,有一種自然的親和力。老甲從小生長在燕山腳下,從他生命的本質來講,是幽幽的燕山、滄茫的渤海、雄奇古老的長城滋養了老甲的血肉和靈魂;是這一塊土脈和地氣。這一方水土孕育了老甲,孕育了老甲的畫,孕育了老甲畫的精神,老甲先生畫《開天闢地》 ,能令人感到大山的進裂之聲,畫馬羣則讓人似乎聽到了馬踏聲聲,這是老甲先生的過人之處。 老甲的畫,如喝烈酒,其味足極。
不僅足極,而且還餘味綿綿,特經得住品。你看他筆下那馬,那牛,那梅,那牡丹,那孩童……那是馬嗎?是牛嗎?是花是人嗎?……又是又不是。你説不是,明明是,都説比那真的還真;你説是,明明不是,誰見過這樣的馬牛、這樣的草木?這便是神似的力量。古人説“丹青難寫是精神”,還説“意態由來畫不成”,可是老甲畫成了,老甲把事物之神事物之本真描摹了出來,延伸了讀者的藝術想像,深化了讀者的哲學思考,幫讀者完成了各自的夢想。因此老甲的畫才有了“一個一個哈姆雷特”的藝術顯效。陽剛嗎?當然,因為老甲選題本身就陽剛十足:奔馳的馬羣,柴騖不馴的牛,男孩與太陽等等。

老甲藝術館藝術感受

可是,我們從這裏面感覺到的是一樣的嗎?甚至我感覺到他這裏還有着陰柔之美,那種隱藏在陽剛深處的只可意會莫可言傳的嫵媚。要不老甲的畫不會這麼好看。你沒感覺到老甲的馬與美人有着某種內在的聯繫嗎?正是在此意義上,我説老甲的畫是幫讀者完成了各人的夢想。能延續、延伸別人夢想的藝術,是大的藝術。這藝術本身也是夢,是第二自然,是詩意地棲息。一切的描摹對象無非是夢的載體。每個人都有夢,無非老甲的夢做得更混沌,更大氣,更有氣象;每個人都想有夢,所以我們才被老甲的夢所陶醉。

老甲藝術館人物介紹

老甲藝術館簡介

作品 作品
賈浩義,1938年生於河北省遵化縣雞鳴村。1958年考入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62年調入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1978年被調入北京畫 院。1987年被評為一級美術師。1997年老甲藝術館在北京北郊落成。代 表作品有《巴特爾》、《羣馬圖》、《牛影》、《呼倫貝爾的漢子》等 。作品在加拿大新加坡羅馬尼亞瑞士法國美國日本韓國 等展出。出版有《老甲畫集》、《老甲-畫壇內外如是説》、《老甲草 地風畫集》、《老甲大寫意畫集》等。  所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觀老甲的畫給人以大氣磅礴的美。老甲喜遊歷,他的腳印遍佈山川大河,一年兩三個月的下鄉寫生生活,厚厚的速寫本向人們展示着他的勤奮與灑脱。他的創作來源於生活,卻更加精煉,濃重的水墨團塊構築出一種剛健、雄強、渾樸的藝術世界,一掃古代文人水墨畫的秀逸、典雅之風和柔弱、萎靡之氣,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向老甲自己説的:“我畫我想畫的東西,用我可能用的方法,達到我想要達到的效果——跟着自己的感覺走。”
這頭從山區裏衝來的黑馬1961年畢業於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後留校任教,母校解散後下放到朝陽區文化館擔任文化幹事。1978年調入北京畫院人職業畫家,開始勾畫大寫意表現語彙的開掘。自1988年開始,在中國美術館、江蘇美術館、何香凝美術館、韓國、新加坡等國內國際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作品“呼倫貝爾的漢子”參加中國百年畫展。出版個人畫集多部和作品爭鳴集《老甲——畫壇內外如是説》。作品被收入中國現代美術作品全集,中國當代美術,當代中國畫集,等國家美術師重要史料典冊中。 1997 年老甲再領風騷,在北京八達嶺高速上成立佔地3500平米的私立藝術館: 老甲藝術館。給北京的文化藝術又添了一道綠色的風景線!

老甲藝術館生平

作品 作品
1958年 考入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
1961年 畢業後留校任教
1962年 調入朝陽區文化館做羣眾美術工作
1964年 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連環畫觀摩展。《美術》雜誌發表《給羣眾美術工老甲藝術館作者的信》。
1970年 應邀為中國革命博物館創作黨史畫,接受(人美社六集連環畫)創作任務。(集體創作)
1973年 連環畫《豔陽天》第二集入選全國中國畫連環畫展。
1975年 連環畫《豔陽天》第四集入選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
1978年 調入北京畫院。
1979年 赴甘南藏區寫生。
1981年 赴四川九寨溝、三峽寫生。
1982年 《高原行旅》等四幅作品在加拿大温哥華展出。創作巨幅作品《血跡》。作品《回來》參加中日作品聯展。赴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寫生。
1983年 作品《八月》參加北京市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八十年代美術作品展覽”,並被主辦單位收藏。 赴福建惠安、甘肅平涼、青海天峻、陽康藏區寫生。
1984年 赴桂林寫生。
1985年 《歸途》等十五幅作品雖“三山五嶽 今古風情”展覽在中國美術館、中國香港地區和新加坡展出。赴內蒙古科爾沁草原寫生。
1986年 作品《巴特爾》參加“中日美術作品聯展”。《春韻》等四幅在新加坡展出。 6月訪問新加坡。 8月赴新疆喀什、庫什等地寫生。
1987年 作品《空谷》在中國香港地區和中國美術館展出。赴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寫生。被評為一級美術師。
1988年 《人之初》等五幅作品參加國際藝苑第二屆水墨畫展。《牛》等四幅作品在瑞士展出。 10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出版《賈浩義畫集》。巨幅國畫《雄聚草原》和《青海湖畔》、《燕山婦女》由中國美術館收藏。
1989年 作品《人之初》入選第二十三屆法國蒙特卡羅現代藝術大展。作品《巴特爾》等參加“海峽兩岸畫展” 作品《巴特爾》〉參加法國嘟歐拍賣行拍賣,拍賣所得捐贈拯救長城 威尼斯活動。《山川》等十幅作品在美國哈佛大學展出。《陽光下》等參加國際藝苑第四屆水墨畫展赴雲南貴州寫生。
1990年 赴甘肅寧夏寫生。
1991年 8月在煙台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羣馬圖》等四幅在中國香港地區展出。 《賈浩義畫集》由中國書店出版社出版發行
1992年 8月在江蘇美術館舉辦個展,展出作品六十五幅。 10月《老甲畫展》〉在北京畫院舉辦。展出作品一百餘幅。
1993年 作品評論集《老甲——畫壇內外如是説》出版。 11月隨榮寶齋赴美國展出作品,並參觀大都會等美術館。
1994年 《牛影》等七幅作品參加“張力的實驗94表現性水墨展”。 7月在韓國舉辦賈浩義招待展,出版《老甲》〉大型藏畫集。
1995年 在新加坡舉辦賈浩義“草地風”畫展,出版《賈浩義草地風畫集》。
1996年 作品編入《中國美術全集 中國畫全集》〉。
1997年 6月赴法國、意大利、德國、比利時等國家進行藝術考察。 10月16日老甲藝術館在北京北郊正式開館,同時舉辦“老甲新作展”。
1998年 9月在朝陽文化館主辦,在金台展廳舉辦“回家——老甲精品展”,三十餘幅作品參展。 10月在深圳何香凝美術館舉辦《老甲草原風情畫展》10月由翰海拍賣公司在北京舉辦“老甲作品專場拍賣會”,拍賣所得捐贈母校遵化一中建立圖書館,同時出版《老甲草原風情畫集》。
1999年 1月《渾然天地系列》等四幅作品參加由中國美協主辦的“跨世紀中國畫名家二十一人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12月作品《大風歌》參加文化部主辦的“共慶澳門迴歸祖國——中國藝術大展,在中國革命博物館展出。
2000年 作品《漢子們》參加世紀收藏書畫展,並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考察俄羅斯繪畫藝術。
2001年 9月作品《呼倫貝爾的漢子》入選“中國百年中國畫展”。天津人美出版《跨世紀中國畫家作品集》。11月作品《山影》參加“全國畫院首屆雙年展”,在陝西美術館展出。12月《老甲畫馬》由香港藝苑出版社出版
2002年 1月“2002老甲中國畫巡迴展”在石家莊博物館展出,共八十餘幅作品。3月大八開畫冊《老甲大寫意畫集》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9月至06年老甲作品共十九幅被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國手畫典》九個專輯收入。(馬、牛、梅、春韻、秋賦、鍾馗、詩情畫意、書法) 3月作品《草原交響》等三幅作品參加“大匠之門”北京畫院作品展。12月《山影》、《騎馬》兩幅參加《世紀風骨中國當代藝術50家》作品展。
作品 作品
2003年 《青春舞步》參加在世紀壇展出的《世紀風骨中國當代藝術50家》作品展。作品參加中國首屆馬文化藝術展,於馬博物館展出。11月《摩登時代.》參加廣州舉辦的第二屆全國畫院雙年展。
2004年 5月至6月“老甲與老甲藝術館創作室”作品展,在韓國麥粒美術館展出,並出版創作室畫集。9月《騎手》〉參加在民族文化宮舉辦的第二屆少數民族作品展。兩幅作品參加在世紀壇展覽的《世紀風骨中國當代藝術名家》展。作品《深深的腳印》參加在浙江世貿中心國際展廳展覽的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10月《壯年》等三幅作品參加在中國美術館展覽的“2004新寫意水墨邀請展”。《鐵流》獲法國第十二屆索牧爾國際馬藝獎。《呼倫貝爾的漢子》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山村靜悄悄》等四幅作品參加在中國美術館展覽的黃賓虹獎獲獎畫家作品展。
2005年 3月參加北京當代國畫優秀作品展。10月作品《騎手》參加故宮博物院建院八十週年——中國當代名家書畫展,被故宮博物院收藏。新加坡藝溯廊舉辦“墨魂——賈浩義新作展”,三十五幅作品參展,同時出版作品集。《弓箭手》參加第六屆中日美術交流展。
2006年 四月三幅作品在劉海粟美術館,參加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展。8月《遠方的來客》〉等參加在中華世紀壇展覽的“當代盛世中國畫”中國美術出版界提名最具影響力畫家百人作品展。作品收入畫冊中。10月《西風烈》參加在軍事博物館展出的“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週年名家邀請展”。《蒼生》等三幅作品參加在南京博物院舉辦的中國水墨文獻展 1996——2006。11月工人出版社出版《當代名家技法圖例經典——賈浩義水墨大寫意》
2007年 1月《墨魂》等二十三幅作品參加在炎黃藝術館展覽的”水墨雄風當代中國名家五人作品展,同時出版作品集.3月作品《雙雄》圖參加在中國美術館展覽的《寫影、寫意、名影、名作》當代藝術大展,作品同時收入作品集中。4月《套馬》圖等兩幅作品在紹興市博物館參加“現代繪畫史 代表畫家”作品展,同時收入作品集。作品《西班牙鬥牛》在中國美術館參加由中宣部主辦的《同一個世界——中國畫家彩繪聯合國大家庭藝術大展》。

老甲藝術館藝術活動

1961年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畢業後,曾留校任工筆重彩助教。旋即下放到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畫過大量插圖,曾參加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史美術作品創作,主筆六集連環畫《豔陽天》並兩次入選全國美展 。
1964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連環畫觀摩展。為《五畝麥子》、《集古林恩仇記》等畫插圖 。
1970年被中國革命博物館邀請創作黨史畫。 1973年連環畫《豔陽天》第二集入全國中國畫·連環畫展覽 。
1975年連環畫《豔陽天》第四集入選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30週年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 。
1979年《梅妃》等作品參加在中國香港地區舉辦的《北京青年畫展》。
1982年《高原行旅》、《鍾馗》等四幅畫在加拿大温哥華展出。創作巨幅作品《血跡》、《回來!》參加中日聯展 。
1983年作品《八月》參加八十年代展覽並被北京市美協收藏 。
1984年《草原兒女》、《荷花》入選《中青年人物畫家作品選》,《中青年花鳥畫家作品選》 。
1985年十五幅作品隨《三山五嶽·今古風情》展覽在中國美術館、中國香港地區、新加坡展出,並由集古齋出版合集。在聯邦德國舉辦三人聯展。《中國畫》雜誌發表《賈浩義草原風情作品選》 。
1986年《巴特爾》參加中日聯展,《春韻》等四幅在新加坡展出,《套馬》、《雞》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展出。六月,訪問新加坡,《聯合早晚報》等報刊發表專訪 。
1987年《空谷》分別在中國香港地區和中國美術館展出。被評為一級美術師 。
1988年《人之初》等五幅參加國際藝苑第二屆水墨畫展。《牛》等四幅在瑞士展出。十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出版《賈浩義畫集》。巨幅國畫《雄聚草原》、《青海湖畔》、《燕山婦女》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
1989年在《美術》雜誌撰文《路上絮語》並發表作品《巴特爾》、《呼喚》、《草原一家》。《人 之初》入選法國蒙特卡羅現代藝術大展。《巴特爾》參加法國嘟歐拍賣行拍賣。十幅作品在美國哈佛大學展出 。
1990年《美術》、《中國藝術》、《文藝報》、《橋》等報刊發表作品 。
1991年《羣馬圖》等四幅在中國香港地區展出。《待帆》等五幅在日本展出。八月在煙台舉辦個展。出版 《老甲畫集》 。
1992年十月《老甲畫展》在北京畫院和北京日壇公園舉行。展出80年代以來的作品100餘幅。《中國畫》編輯部召開讀者研究會,近百人出席列席。《中國畫》副刊第一期發表以《重錘敲大鼓》為題的老甲作品研討會記要,並刊載老甲隨筆《隨想一、二、三》以及作品19幅。
作品入選台灣隨緣藝術基金會和藝術潮流(香港)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大陸中青代美術家百人傳。國畫篇》
老甲藝術館 老甲藝術館
1993年11月,隨榮寶齋主辦的當代中國畫展赴美展出作品並考察參觀大都會等美術館。
作品爭鳴集《老甲——畫壇內外如是説》由花山文藝出版社,著名報人徐鑄成先生作序。
1994年《牛影》等七幅作品參加“張力的實驗——‘94表現性水墨展’”
7月4日,赴韓國舉辦個展並出版大型藏畫集。
1995年12月新加坡天都畫廊在河畔藝術中心舉辦賈浩義新加坡“草低風” 畫展,並出版《老甲草地風畫集》。
1996年作品入編《中國美術全集。中國畫全集》
1997年6月由韓國亞洲美術館邀請赴歐洲藝術考察。
10月16日老甲藝術館正式開館 ,同時“老甲新作展”在老甲藝術館展廳開幕。
1998年9月21日-30日,於朝陽金台展廳舉辦“回家--老甲精品展”;10月7日-11日參加張力表現主義聯展;10月9日-11日於深圳舉辦草地風情畫展 。
1999年1月21日參加中國美術館展出的跨世紀中國名家21人畫展,收入巨型畫冊
《大風歌》參加國家文化部主辦的”共慶澳門迴歸祖國--中國藝術大展”.“渾然天地系列”等4 幅作品參加由中國美協主辦的、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的”跨世紀中國畫名家 21人展”,《美術》雜誌發表李在興撰寫的《認識老甲》
《美術觀察》發表李在興撰寫的《我看老甲》和老甲藝術隨筆《我畫山水畫》並作品11幅。《香港書畫報·水墨屯》創作號刊發老甲作品及藝術隨筆《老甲隨想》
人民美術出版社主辦的《中國藝術》發表陳傳席的文章《大氣和乾道--論老甲的畫》 並老甲作 品13幅。
5月 25日至9月 30日“老甲作品第二回陳列展”在老甲藝術館展廳舉辦.10月1日至 2000 年 4月30日”老甲’86新疆速寫陳列展”在老甲藝術館展廳舉辦,共展出作品53幅
2000年 9月 20日隨韓國亞洲美術館組織的考察團考察俄羅斯20世紀繪畫藝術。
巨幅作品《呼倫貝爾的漢子》捐贈中國歷史博物館
華盛出版社出版《老甲繪畫藝術》光盤。
入選中國美術出版總社出版的大型畫冊和光盤《當代中國美術》
《榮寶齋》第4期刊發老甲作品17幅及隨筆《我的自白》
2001年 9月30日作品《呼倫貝爾的漢子》入選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百年中國畫展”。 作品參加“全國畫院首屆雙年展”。
2002年 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大型畫冊《老甲大寫意畫集》

老甲藝術館創作室介紹

老甲藝術館 老甲藝術館
比開館的歷史還要長,原是一批離家舍業、痴迷於藝術的青年學子,在老甲藝術館開館之前就已“進駐”藝術館。他們敬重老甲的人格,傾幕老甲的藝術,從祖國各地聚集在老甲藝術館,學習、研究、探索、創造……。從年齡來説,他們是老甲的晚輩,可又像是“哥們”;從學識和成就來説,他們是老甲的學生,但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是藝術,是共同的學術追求,把大家聯繫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具有濃厚的情感氛圍和藝術創造活力的創作羣體。

老甲藝術館創作室成員

他們是:北京的於長江、楊先、馬利民,河北的錢宗飛、白野夫、張永強、戴魁內蒙古的陳嶸、山東的衞德章,河南的王清健,甘肅李志欽寧夏梁永貴等。其中有美術教師、美術編輯、文化館的幹部,還有職業畫家和國家專業畫院的高級美術師。這些畫家在藝術理想和審美趣味方面,有許多相同之處,但共同的信念和追求並沒有導致藝術語言和風格的雷同,他們各自在審美角度、創作題材、表現方法等方面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

老甲藝術館創作室成就

近年來,這些畫家的作品頻繁參加全國和省市級美術展覽並多有獲獎,其中最突出的是於長江、陳峯、錢宗飛創作的《民兵史畫》長卷,這幅鉅作的局部曾參加第九屆全國美展並獲金質獎。當代藝術的發展,使每位畫家都處在一種網絡之中,一種多元化的藝術格局之中。畫家們除了自身需要不斷深入地個性化創造之外,似乎還需要一種合力,一種羣體的相互影響、相互推動、相互促進的力量。從某個角度來説,個性化的藝術創造實際上正是在羣體的網絡、格局、氛圍中才能得到不斷髮展、完善和成熟。一個藝術創作羣體所形成的總體氛圍,往往會對個體的審美知覺、形式語言探索產生特殊的作用力和潛移默化的影響。 王志純 北京畫院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畫》編輯部編審

老甲藝術館其他信息

地圖 地圖
開館時間
週六、日及節假日
早: 9:30--11:30
下午:1:30-- 5:00
地址:北京昌平霍營老甲藝術館
郵編:102208
可坐地鐵13號線既(城鐵)終點站霍營,轉小67路,819路五分鐘到霍營站(新東方學校對面)即到;
也可坐819路(菜户營--回龍觀)或371路霍營站下車
參考資料
  • 1.    資訊詳情  .全國博物館年度報告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