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老媽宮戲台

鎖定
老媽宮戲台,原為建成於清嘉慶年間(公元1760-1820年)的汕頭老媽宮對面的空地。老媽宮對面曾經有座戲台,在啓動修繕之前,位於老媽宮對面的是一座不起眼的二層半舊建築,但繞到建築物側面及後方,則可發現二樓外牆的羅馬柱,穿過鋪間進入室內,其開闊的樓梯、四周的廊柱、三角屋頂頗具氣勢,隱約透出其曾經繁華的印記。2017年9月對老媽宮戲台進行復原修建竣工。 [3] 
“媽宮前”(老媽宮戲台),是汕頭作為海絲重要門户的歷史遺蹟,也是老一輩汕頭人及海外華僑的集體記憶。 [3] 
中文名
老媽宮戲台
地理位置
汕頭市金平區昇平路1號 [2]  [4]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上午9:00-12:00,下午14:00-18:30)週一閉館 [5] 

老媽宮戲台發展歷史

老媽宮戲台 老媽宮戲台
清朝嘉慶年間(公元 1760—1820 年)興建了“老媽宮戲台”。每逢媽祖誕旦與重大民俗節慶日,民眾在此搭建戲台舉行演出。戲影幢幢,人潮擠擠,史稱“媽宮前”。 [1]  平時,媽宮前空地則作為商貿集市,柴米油鹽淡水、藥材裁衣修船等行檔一應俱全,是為汕頭埠最早的“鬧市”。 [3] 
1930年,國民政府將老媽宮戲台建設成為汕頭第一市場(亦稱昇平市場)。據史料記載,當時一、二樓為農貿集市,三樓為昇平戲院。 [1] 
解放後,該建築物先後作為商貿市場、商品交易所和市百貨文化品公司辦公經營場所。 [1] 
2016年,“老媽宮戲台”被列入小公園開埠區保育活化改造規劃圈,同時在原址修繕更新了“老媽宮”戲台。 [1] 
2017年3月,修繕工程正式啓動,在9月圓滿竣工。 [3] 

老媽宮戲台戲台介紹

老媽宮戲台原為建成於清嘉慶年間(公元1760-1820年)的汕頭老媽宮對面的空地,每逢正月十五和農曆三月二十三媽祖誕辰日等重大民俗節慶時搭建戲台舉行以紙影戲為主的演出活動,平時則作為商貿集市所用,史稱“媽宮前”。 [3] 

老媽宮戲台外觀介紹

老媽宮戲台風格為中西合璧,建築外牆採用紅色清水磚搭配彩色玻璃和大開口柚木門窗。
步入老媽宮戲台,迎面看到是一尊兩米多高的媽祖像。媽祖像全座用漢白玉雕刻而成,整塊4噸多重的漢白玉產自四川,運送至福建打造而成 [1]  ,由福建有名的媽祖像製作師傅打造。
老媽宮戲台 老媽宮戲台

老媽宮戲台內部介紹

老媽宮戲台大廳以戲台為中心,貫穿到二層成為整個空間的視覺中心,撐住二樓廊閣的是一根根柚木大柱子。
步入中庭,卯榫結構的紅色屋頂和雕花門窗、復古地磚則帶有傳統的潮汕古建築風格,充分還原了汕頭上世紀30年代中西合璧的獨特的建築風貌。老媽宮戲台在中廳和二樓配備近50張茶桌。一二樓則分別展示潮繡木雕、剪紙、瓶內畫、盔帽、嵌瓷等潮汕特色非遺作品。 [4] 
戲台內堂留存古井一口。井口內壁直徑60釐米,井深4米、水深 2.93米。古井保存完好,井壁疊砌明代青磚,井口以弧形油麻石鑿刻。井水清冽可口,取之不竭。根據研究考察,古井距今已有500多年。傳説中,因泉眼位於龍脈之上,俗稱“龍泉”,有汕頭埠“第一泉眼”之美譽。泉水不受鹹潮水影響,古井中生長着靈龜。每遇到風雨失調,旱澇成災,善男信女燒香祈願,古井必有靈龜爬出消災降福。 [1] 
老媽宮戲台-主廳 老媽宮戲台-主廳

老媽宮戲台交通指南

老媽宮戲台附近公交站點:
1、市二醫院:3路、10路、11路、13路、22A路、52路、36路、35路、37路、16路、25路
2、總工會:2路、3路、9路、12路、17路、19路、16路
3、汕頭開埠文化館:1路、2路、3路、10路、11路、13路、22A路、36路、35路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