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老圃堂

鎖定
《老圃堂》是唐代詩人曹鄴(一説薛能)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描寫了詩人辭官南歸故里後的閒居生活。前兩句寫耕,後兩句寫讀,寫得融合無間。詩人鋤地歸來,發現放在牀上沒有讀完的書被風吹落地上,透出一派耕讀自適、頗得其樂的隱逸情趣。全篇所寫不過是一件小事,但由於將春風擬人化,且又巧妙地下一“欺”字,使全詩具有無限情韻。
作品名稱
老圃堂
作    者
曹鄴(一説薛能)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老圃堂作品原文

老圃堂
邵平瓜地接吾廬,穀雨干時手自鋤
昨日春風欺不在,就牀吹落讀殘書 [1] 

老圃堂註釋譯文

老圃堂詞語註釋

⑴老圃堂:詩人的書齋或居室之名。老圃,老菜農。《論語·子路》:“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日:‘吾不如老圃。’”朱熹注:“種五穀為稼,種蔬菜為圃。”
邵平:人名,即召平。《史記·蕭相國世家》:“召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種瓜於長安城東。瓜美,故世俗謂之‘東陵瓜’。”此處以召平種瓜喻己之歸耕。廬:簡陋的居室。
穀雨:二十四節氣之一。《逸周書·周月》:“春三月中氣:雨水、春風、穀雨。”此處指春雨。手:一作“偶”。
⑷欺不在:欺負詩人不在家。意與上句外出鋤地相連。
⑸就牀:向牀。讀殘書:沒有讀完的書。 [2-3]  [4] 

老圃堂白話譯文

我的瓜地緊挨着住處,穀雨時節的雨幹了之後,我親自鋤地播種。
昨天春風欺負我忙於農活,人不在家,把牀上我沒讀完的書吹落在地,自顧自翻了起來。 [5] 

老圃堂創作背景

此詩《唐詩紀事》引《又玄集》,以為曹鄴作;《全唐詩》注:“一作薛能詩”。從詩意來看,當為曹鄴辭官南歸,閒居桂林阜財坊時所作。曹鄴身處晚唐衰世,出身並非名門望族,加之宦海浮沉,這使他能夠洞悉社會現實的腐敗,瞭解人民的心聲。他官至洋州刺史,曾兩度入朝為吏部郎中,後免官歸裏。此詩所寫便是他晚年歸隱躬耕的生活情景。 [6-7] 

老圃堂作品鑑賞

老圃堂文學賞析

這首詩字面上看似輕快,細加品味,卻覺深藴憤懣之情。老圃堂是詩人歸隱桂林時的居處。詩人由朝廷官員一落而成村野老農,其處境的變化可謂懸殊,然而詩人卻並不以此為卑,反而引以為榮。他不僅把自己的居室命名為“老圃堂”,還以其為題寫詩,這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對現實不滿,喜愛田園生活的高尚志節和情操。
起句以邵平自比。邵平雖淪落為平民百姓,貧窮到以種瓜為生,但他的原有身份卻是地位顯赫的東陵侯。就是種瓜,瓜也種得與眾不同,呈現五色,味道甜美,瓜的身價也因之而抬高為“東陵瓜”了。詩人自比為邵平,流露出一種因與現實社會牴牾,自己的才智得不到施展,自我價值不能得以實現的苦悶。“邵平瓜地接吾廬”一句,借喻自己與邵平境遇相似。“接”,有兩人命運承襲相因之藴含。設想一下,幾間簡陋的農家房舍,坐落在一大片碧綠的瓜地旁邊,這是一派多麼別有意趣的田園風光。穀雨節氣,天干之時,詩人偶爾掄起鋤頭去鋤一鋤瓜地的雜草,鬆一鬆瓜秧的土壤,看一看瓜藤的長勢。多麼閒適,多麼饒有興味。“偶”,不是經常的。因為大部分的時間在讀書、寫詩。這透露了一種超凡脱俗、迴歸到大自然懷抱後的清靜、自娛心情。“自”,身體力行。因為他切身感受到從事農業勞動的甘苦,體認到老農的光榮,才把自己的住處名之曰“老圃堂”。詩人通過白描的藝術手法,藉助於歷史典故和具體的視覺形象以及親身經歷,展現了自己不與世同流合污的高潔靜遠的志趣和心性。
後兩句的“欺”和“吹”二字,把春風擬人化了。春風似乎故意與詩人作對,趁人不在,偷偷吹落他擱在坐榻上尚未讀完的書卷,多麼生動形象。本來無蹤無影無生命的風,在這裏卻變成一個有行有動,愛惡作劇的活生生具象了。春風進屋吹書,反映這所居室的温暖宜人。就這一季節而言,詩人除了偶爾照看瓜地以外,大部分時間便在和煦的春風中,坐在竹榻或藤榻上讀着怡情悦性的好書。這裏的讀書,與上文的“自鋤”照應,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畫面,展示了詩人有勞有逸、有耕有讀、很有節律、富有情趣的歸隱生活圖景。這種恬淡安謐的情境,與塵雜、爭奪的社會現實形成了強烈對比,隱曲地寫出了詩人鮮明的愛惡。但是他與陶淵明不同的是,陶淵明是自己辭官歸隱的,他卻是被免去官職歸隱的,因此,他胸中不免壓抑着一種憤怒與不平之情。一個“欺”字,委婉地道出了他心中的這種感情。這又使外界的清靜與他內心的激憤形成了鮮明對照,進一步展現了自然界與現實社會的對立狀況,從而在多種矛盾中突出了詩人這個審美主體的本質。他的希望、理想與現實處境的矛盾在這裏展現無遺。 [7] 

老圃堂名家點評

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農圃家風,漁樵樂事,唐人絕句模寫精矣。餘摘十首題壁間,每菜羹豆飯飽後,啜苦茗一杯,偃卧松窗竹榻間,令兒童吟誦數過,自謂勝如吹竹彈絲。今記於此:……薛能雲:“邵平瓜地接吾廬,穀雨干時偶自鋤。昨日春風欺不在,就牀吹落讀殘書。” [8] 
南宋劉壎《隱居通義》:薛能詩云:“昨日春風欺不在,就牀吹落讀殘書。”劉貢父雲:“惟有南風舊相識,徑開門户又翻書。”荊公雲:“閒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春風為掃門。”賀方回雲:“蠟屐舊痕尋不見,東風先為我開門。”四詩意雖相近,然論其自然,則荊公、貢父所作為勝。 [3] 
明代敖英唐詩絕句類選》:末二句,無情翻出有情。 [9] 
近代富壽蓀、劉拜山千首唐人絕句》:劉雲:用故侯瓜事,嘆春風相欺,皆所以寫抑塞不平之意,若反賞下二句之情趣,失之淺矣。 [7] 
日本拙堂《絕句類選評本》:晚唐又開南宋詩派。 [3] 

老圃堂作者簡介

曹鄴,字鄴之,一作業之,桂州陽朔(今屬廣西)人。大中進士,官祠部郎中、洋州刺史、吏部郎中等,乾符間卒。其詩多抒寫其政治上不得志的感慨。與劉駕為詩友,俱工古體,時稱“曹劉”。原有集,已散佚,宋人輯有《曹祠部集》。 [10] 
薛能(817?—880?),字大拙,汾州(今山西汾陽)人。會昌六年(846)進士。先佐使幕,後為劍南西川節度副使攝嘉州刺史、給事中、京兆尹、工部尚書、忠武軍節度使等,軍亂被逐,或謂被殺。自負詩才,傲視李、杜、白,然“天分有限,不逮諸公遠矣”(《西清詩話》)。《全唐詩》存詩四卷。 [11] 
參考資料
  • 1.    黃鈞,龍華,張鐵燕等校. 全唐詩 6[M]. 長沙:嶽麓書社, 1998:654.
  • 2.    秦似主編. 唐詩新選[M].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573.
  • 3.    霍松林主編. 萬首唐人絕句校注集評[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1:677.
  • 4.    成瑋,李光衞主編. 給孩子的好詩詞 跟着民俗學古詩[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9:78.
  • 5.    方笑一主編. 中華經典詩詞2000首 第5卷[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8:80.
  • 6.    周蒙,馮宇主編. 全唐詩廣選新注集評 9[M]. 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4:103.
  • 7.    霍松林主編. 歷代絕句精華鑑賞辭典[M].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3:791-793.
  • 8.    (宋)羅大經撰;劉友智校注. 鶴林玉露[M]. 濟南:齊魯書社, 2017:40-41.
  • 9.    陳伯海編. 唐詩匯評 下[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5:2669.
  • 10.    俞平伯,蕭滌非,周汝昌,施蜇存等撰寫. 唐詩鑑賞辭典 4[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7:1391.
  • 11.    張忠綱主編. 全唐詩大辭典[M]. 北京:語文出版社, 2000:12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