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耀華小學

鎖定
荔灣區耀華小學位於西關寶地玉器街中心位置,由匯源南小學、捷龍里小學、耀華中東小於2004年合併而成,是一所全日制小學。原佔地面積僅1350平方米,建築面積2929平方米,是一所典型的“麻雀學校”。 區委、區政府和區教育局對學校的發展給予高度關心和重視,多次到校視察,為學校規劃了長遠的發展宏圖。2002年7月在荔灣區教育綜合改造工程中,耀華中東小學撤併了匯源南、捷龍里兩所小學,同時在原校址旁徵地擴建,並更名為耀華小學。
中文名
廣州市荔灣區耀華小學
創辦時間
1948年
校    訓
以玉立德 鋭意磨礪 精雕細琢 玉耀光華
主要獎項
全國語文教改示範校
廣東省書香校園
廣東省德育示範學校
主要獎項
廣東省詩歌教育示範學校
廣東省綠色學校
類    別
全日制小學
現任校長
楊國平
所屬地區
廣州市荔灣區
位    置
西關寶地玉器街中心位置

耀華小學學校簡介

耀華小學現佔地面積7769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1019平方米。校園建設堅持高起點投入,高品位發展,高要求管理,各項設施設備接省一級標準配置。遠動場地、教學輔助室及教學設備一應俱全,所有課室配置教學平台,學校覆蓋信息平台網、閉路電視網、廣播網。各級政府共投入資金六千多萬元。這一切為培養素質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提供了優質的條件。

耀華小學聯繫方式

郵政號碼:510140詳細地址:廣州市荔灣區康王路上源勝南17號

耀華小學學校大事

四十年代
1948年8月 廣州市中西成藥工會為解決本行業人員子弟入學讀書的問題建立廣州市中
西成藥業職工子弟小學,址在楊巷路楊仁裏,它資方是“廣州市中西成藥
公司”羅華洲任校長,建校初只有六個教學班。
五十年代
1952年 由市教育局接辦 改名“廣州市太平區第三小學”由劉振錚任校長。
1953年 遷至文昌北路寶華后街4號易名“西區五小”梁其芳任副校長。
1956年 與私立“力生小學”“尚志小學”合併,後按自然街劃分校名,遂命名為“耀
華中東小學”,校址在荔灣區文昌北路寶華后街4號,鄧瑞瑤任校長。
六十年代
1966年 新校舍落成,正校遷到帶河路上源勝南17號,原寶華后街4號校舍作為
分校,鄧瑞瑤任校長。
1967年 易名為“東方小學”,鄧瑞瑤任校長。
1968年 學校成立革命委員會,同時撤銷校長、教導主任職位,選出革命委員會領
導成員,郭瑞瓊任副主任,12月李滿鴻調入任主任。
七十年代
1971年 民辦小學“風雷激小學”併入該校 ,李滿鴻任主任,學校師生人數增至教
職員工280多人,學生1989人,設42個教學班,並附設十一個初中班,分教處多達7個。恢復原校名“耀華中東小學”。
1978年 撤銷革命委員會,恢復校長、教導主任職位。
九十年代
1993年
93年6月 該校榮獲廣州市綠化知識競賽第三名。
1994年
94年3月 該校被評為“1994年廣州市花園式單位”。
1995年
95年5月 該校圍棋隊在在首屆“金鑰匙杯”圍棋賽中獲團體賽總冠軍,乙組團體冠軍、甲組第三名。
該校圍棋隊在市“陳毅杯”圍棋賽中獲乙組團體第二名
該校圍棋隊在廣州市“100分杯”圍棋賽乙組團體第一名。
95年11月 學校創編舞蹈《綠蔭小鳥》廣州市少年兒童舞蹈節二等獎。
1996年
96年1月 學校被評為“廣州市綠化先進單位”
96年3月 學校被評為“荔灣區衞生先進單位”、“93—94年度文明單位”。
“念植樹節——小小綠世界”活動接受珠江電視台的採訪報道。
96年5月 學校圍棋隊參加“廣州市100分杯”圍棋比賽榮獲丙組團體第一名,
乙組團體第二名。
96年6月 學校舉行紀念6.5世界環境日“地球——我們的居住地.家園”專
題活動,潘區長、何潤中科長、市環保局宣教科簡科長、、區環保局主任、少年宮梁麗萍主任、中央教育電視台、廣東電視台、《廣州日報》《廣州少年報》《市環境教育報》記者參加本次活動,並在中央教育電視台、廣東電視台、《廣州日報》《廣州少年報》《市環境教育報》等媒體進行報道。
96年12月 該校龔日暉同學發明的“可存放書包的學生椅”獲市第八屆發明創
造和科學論文科技活動比賽一等獎、省第八屆發明創造和科學討論
會一等獎、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和科學討論會獲發明項目一等獎。
1997年
97年10月 該校黃綺娟老師執教的勞動課《製作愛鳥箱》錄像代表廣東省參評榮獲全國二等獎。
97年10月 該校圍棋隊榮獲廣州市第三屆“陳毅杯”少年兒童圍棋賽小學甲組第一名。
97年12月 該校圍棋隊榮獲“金鑰匙杯”校際圍棋賽總冠軍,乙組亞軍。
1988年
98年3月 香港電台記者到該校拍攝環境教育錄像並在《鏗鏘集》節目中介紹該校的環境教育情況。
98年3月 該校被評為“廣州市綠色學校”。
98年3月 該校榮獲“95-97年廣州市環境保護先進單位”稱號。
98年9月 廣州市創建綠色學校現場會在該校召開,國家環保總局任耐安教授、廣州市教育局局長華同旭到該校參加本次現場會。
98年11月 該校被評為廣東省首批綠色學校。
98年12月 該校圍棋隊榮獲廣州市“金鑰匙杯”圍棋賽中獲甲組團體冠軍、乙組團體亞軍。
1999年
99年5月 全國(廣州)創建綠色學校現場會在該校召開。
99年5月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金學方、廣州市教育局局長姚繼業到校視察該校環境教育情況。
99年10月 該校創編的舞蹈《愛》獲市第七屆舞蹈節三等獎。
99年11月 該校被評為“荔灣區環保宣傳教育先進單位”。
99年12月 該校榮獲“98-99廣州市紅十字會先進單位”。
新世紀
2000年
2000年3月 學校榮獲“廣州市綠化先進單位”稱號。
2000年3月 國家環保總局孟範例司長到校視察該校環境教育情況。
2000年3月 國家環保局孟範例司長為學校寫下了“學校小天地,環境大文章”的題詞。新華社、香港有線電視台、美國《時代週刊》等多家媒體都對學校的環境教育進行了報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 效應。
2000年5月 該校榮獲廣州市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0年5月 該校榮獲第六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比賽一等獎。
2000年10月 該校獲2000年市中小學生自編操、廣播操和隊列操比賽普通中小學組一等獎
2000年12月 該校獲市中小學自編操、廣播操和隊列操比賽普通中小學組一等獎。
2002年
2002年5月 該校榮獲省青少年科技賽一等獎,第1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學生徐嘉寶還獲得“創造之星”的光榮稱號。
2002年7月 該校英語科組榮獲“廣州市小學英語優秀課組”光榮稱號。
2002年8月 該校合併了捷龍里、匯源南小學,重新組建成荔灣區耀華小學,成為當時全區師生最多的學校。
2003年
2003年9 月 舉行大隊活動“師愛耀我心——慶祝教師節扶困助學活動”局團委領導、逢源街領導、《廣州日報》和《南方都市報》記者參加本次活動,並在《廣州日報》和《南方日報》進行報道。
2003年11月 該校被評為“01-02年廣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先進集體”。
2004年
2004年5月 該校通過區督導室評估評為區一級學校。
該校榮獲廣州市自編操一等獎。
2004年6月 該校榮獲第二屆廣東省少年兒童發明獎二等獎、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獲。
2005年
2005年 1月 該校是區人事制度改革試點單位之一,率先進行人事制度改革,師資隊伍得到了優化組合。
2005年1月 該校新教學樓落成並投入使用。
2005年11月 該校獲廣州市少年兒童羽毛球錦標賽女子B組團體第一名。
2005年11月 學校教學樓功能室正式投入使用。
2005年11月 學校創編舞蹈《奔騰》參加廣州市舞蹈節比賽獲二等獎。
2005年11月 學校順利通過廣州市一級學校督導評估,成為市一級學校。
2006年
2006年3月 舉行“ 3.29和諧校園展姿彩,耀華騰飛創新篇”開放日活動,荔灣區江東區長、教育局局長等領導、逢源街辦事處領導、部分學生家長、成名校友參加本次活動,該校“小榕榕義工隊”在本次開放日舉行成立儀式,並在《廣州日報》刊登報道。
2006年3月 學校榮獲“廣州市女職工先進學習型組織”稱號。
2006年10月 該校合唱隊參加廣州市第十屆合唱節比賽榮獲三等獎。
2007年
2007年3月 學校榮獲新課程實施優秀學校
2007年5月 2007年荔灣區教育系統僑情調查工作先進單位
2007年6月 2007年度荔灣區教育局先進教工團支部
2007年6月 2007學年荔灣區綜合實踐教育活動五星級榮譽稱號
2008年
2008年3月 2008年度先進黨組織

耀華小學入學地段

華林街:鴻昌社區
逢源街:源勝、泰興、何家祠、惠城社區
龍津街:都堂、龍翔社區

耀華小學有關新聞

往年的利市封,過期的“麥當勞”優惠券,空的口服液瓶子,吃完魚蛋剩下的竹籤……這些廢舊品是否已被你統統扔進垃圾桶?而長壽路耀華小學一羣小學生卻把這些不起眼的物品收集了起來,原來他們正在製作一系列漂亮而富有心思的“賀年鞭炮”、“吉祥風鈴”,並計劃於下週把自己的賀年作品拿出來參與義賣。
孩子創意連老師也歎服
畫筆、剪刀、膠水交錯傳遞,10多名小學生正埋頭“趕工”,這裏是長壽路耀華小學的“愛心小作坊”,正在DIY環保賀年飾品。看這一桌子粉筆頭、碎布料“變身前”“變身後”的效果,不得不對這羣小學生的創意寫個“服”字。用舊利市封加上一次性小紙杯,再配合美麗的中國結,組成傳統的“吉祥風鈴”,或許有不少朋友可以想象出來。但是,利用彩色粉筆頭磨成粉末,放進空的口服液瓶子中,製作出七彩的“星語沙瓶”,你又是否能想到?負責從旁指導的周老師對小朋友們的創意也很讚歎,“小孩的想法就是多,他們緊跟潮流,我最多可以當個技術指導”。
飾品下週隆城廣場義賣
10多位小學生乾得很賣力,他們告訴記者,自從兩週前放寒假他們便每天回學校搞製作,“在家一個人其實也很悶,這裏有同學一起又有老師教手工藝,很開心”。幾位同學還時常比拼誰的手藝好,“愛心工作坊”裏總是笑聲一片。得知自己的作品將於下週在隆城廣場義賣,籌款給學校裏經濟困難的小同學,大家都很開心,“讓他們不再為月底開學而擔心交學費的問題”。
當週老師告訴大家“賀年鞭炮”、“吉祥風鈴”大概每份能賣5塊,嘉懿馬上流露不滿情緒,“雖然這些飾品不算精美,但畢竟花費了我們很多心思,價錢當然越高越好”。“是啊!創意和心意最值錢了,希望能籌更多款,幫助更多的同學啊”,思銘接着説。在場的老師和同學們也都笑了,表示十分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