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羽龍

(古生物)

鎖定
羽龍(屬名Cryptovolans),學名來自拉丁語中的“Cypto-”(意為“隱蔽、隱藏”)及“volans-” (意為“飛行”),意思是“隱藏的飛行者”。羽龍的模式種被命名為保氏羽龍(CryPtovolans pauli),種名是為了紀念古生物學家格里高利.保羅(Gregory S.Paul)。羽龍生存於距今1.3億年前-1.25億年前早白堊世的中國東北,屬於馳龍科 [1] 
中文學名
羽龍
拉丁學名
Cryptovolan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馳龍科
分佈區域
中國遼寧
名稱意義
隱藏的飛行者
身    長
0.9m

羽龍形態特徵

羽龍體長0.9m,高0.3m,體重在2kg左右。羽龍與小盜龍的外形很相似,細長的四肢,長長的尾巴由28-30塊尾椎骨組成,小小的帶有空腔的腦袋。羽龍的標本表現出的特徵包括:骨化胸骨、第Ⅲ趾與相接的一節掌骨 [1] 

羽龍發現歷史

羽龍的化石發現於中國遼寧省的九佛堂組地層,其正模標本是一個由三塊破碎的化石所拼接成的化石,目前存放於北票市古生物博物館中 [1] 
2002年,古生物學家馬克.諾瑞爾(Mark Norell)等人就根據羽龍的化石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但奇怪的是他們並沒有給這種新發現的物種命名 [1] 
就在同一年,古生物學家西爾維婭.柯瑞克斯( SylviaCzerkas)等將諾瑞爾在論文中描述的物種命名為羽龍,並且認為羽龍是原始鳥類的一種 [1] 
2005年,古生物學家費都加(Feduccia)等人在對比了羽龍和小盜龍的化石後認為,羽龍其實就是小盜龍,如果這是正確的話,按照國際上通行的命名優先權,羽龍只不過是一種小盜龍罷了。不過後來研究人員發現羽龍的尾巴比小盜龍的長,而且兩者的尾椎骨數量也不相同,因此羽龍最終保持了獨立的屬種 [1] 

羽龍研究現狀

關於羽龍羽毛的生長和飛行問題,古生物界曾經存在着不小的爭議 [1] 
最早描述羽龍化石的諾瑞爾認為,羽龍的全身部長有羽毛。後來羽龍的命名者科澤卡斯在研究羽龍的化石時判斷,羽龍的羽毛只是長在前肢上的,後肢並沒有長有羽毛。於是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指出諾瑞爾的研究報告存在錯誤 [1] 
但是,後來發現的多個顧氏小盜龍的化石標本卻再次顯示諾瑞爾的觀點是正確的,因為那些新的化石標本可以明顯地顯示出羽龍是全身都長有羽毛的,隨後,科澤卡斯在他後來新的著作中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更正了原來的觀點 [1] 
許多古生物學家認為羽龍擁有比始祖鳥更優秀的飛行能力,證據就是羽龍有一個胸骨和具有鈎突的肋骨,這是現代鳥類的特徵。因此一部分古生物學家假設早期的馳龍科是具有飛行能力並且生活在樹上的,後來它們開始移居到地面上生活,體型也不斷地大型化,最後失去了飛行的能力i但是這個理論缺乏更多的證據,因為羽龍身上類似現代鳥類的羽毛和身體結構很可能是為了適應特定的生存環境獨自演化出來的 [1] 
科澤卡斯在2000年則提出了一個更加大膽的看法,他認為:鳥類是早於獸腳類恐龍出現的,而馳龍科是在進化中失去了飛行能力的鳥類,不過目前古生物界只有極少數人贊同這種觀點.羽龍身上顯示出來的眾多的飛行特徵是怎麼進化來的,其中又隱含着恐龍與鳥類怎樣的進化關係,還需要古生物學家進一步的研究 [1] 
顧氏小盜龍和保氏羽龍可能都屬於趙氏中國鳥龍(小盜龍),它們只有體型和一些細節特徵與早期的中國鳥龍不同。通過分析也許能得知羽毛的顏色 [2] 
參考資料
  • 1.    趙闖,楊楊. 恐龍聖經 馳龍秘史[M]. 2014:74-75頁
  • 2.    (美)格雷戈裏·S.保羅著. 普林斯頓恐龍大圖鑑[M]. 2016:1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