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羣體性治安事件

鎖定
羣體性治安事件,是指一定規模的羣體為了或者達到特定目的,選擇適宜的場所、時機和環境,聚眾共同實施違法犯罪或者採取其他不正當手段,危害公共安全的羣體越軌行為。
中文名
羣體性治安事件
性    質
羣體越軌行為
①羣體性上訪請願事件。利益相同的羣體,為達到某種目的,到黨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以及有關主管部門進行上訪,希望引起重視,以求儘快解決問題。此類事件大多經過較長時間醖釀,目的明確,行動統一,只要能夠解決問題或達成解決問題意向,事態一般會得到較好控制和較快平息。有的在問題沒有解決前,也會伴有一定的過激行為。②羣體性遊行示威事件。鬧事羣體未經公安機關批准,在黨政機關等重要目標附近、主要街道、繁華地段進行的遊行示威。主要採取發表演説、散發傳單、呼喊口號、張貼標語等形式表達意願。此類事件一旦應對不當,易引起矛盾激化,造成事態擴大。③羣體性衝擊重要目標事件。由上訪請願、遊行示威事件升級演變而成。為發泄不滿情緒,鬧事羣體往往一哄而起,衝擊黨政機關、司法機關、軍事機關、廣播電台、電視台、通信樞紐、外國使領館等重要目標,干擾辦公秩序,甚至打傷工作人員、破壞公共設施。有時還可能伴有打砸搶行為,對社會政治穩定影響較大。④羣體性阻塞交通事件。通常發生在公路幹線、鐵路樞紐和城市主要街道,有的也發生在水路運輸的主要航道、機場跑道等。此類事件直接危害國家交通命脈的暢通,影響範圍較廣,往往造成較大經濟損失,影響社會穩定。⑤羣體性械鬥事件。不同羣體之間因利益糾紛或民族、宗族等矛盾引發的有組織的持械毆鬥事件。此類事件多發生在農村或多民族合住地區,雙方積怨較深,身份公開,持械對抗,一旦失去控制,極易產生傷亡,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⑥羣體性哄搶事件。聚眾哄搶國家倉庫、重點工程物資、山林資源以及其他公私財產的事件。此類事件以非法取得經濟利益為目的,在有利可圖、有機可乘的情況下,哄搶公私財物。由於組織結構比較鬆散,常常是搶到就走,反覆性較小。⑦羣體性罷工、罷市、罷課事件。因某個特定因素為導線而引發的機關、廠礦、企業、行業、學校、人民團體、商業網點等內部停止工作、學習的事件。此類事件如果不積極勸阻、疏導,也可能發展成遊行示威事件,形成連鎖反應,嚴重危及社會穩定。⑧羣體性聚集滋事事件。在大型體育比賽、文娛、商貿、慶典等活動中,由於裁判錯判、處罰不公、對比賽結果不滿、演出失誤等原因而出現的聚眾鬧事事件。此類事件往往是臨機而發,參與者情緒高度激動,互動性強,如不及時制止,將會引發更大事端。①主體需求。參與羣體性治安事件的人員大多有共同的利益要求,有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一些事件的幕後策劃者企圖借羣眾的合理願望,擾亂社會、搞亂治安。②羣體多元。羣體性治安事件參與者是一個由多種複雜成分組合而成的羣體,既有組織策劃者,又有合理利益訴求者,還有不明真相的羣眾。③違法行為。羣體性治安事件大多出現聚眾鬧事、擾亂社會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觸犯國家法律。④形成規模。羣體利益的趨同性決定思想的共鳴性,易於產生連鎖反應。只要有少數人挑頭,極易組織發動,一旦事發則波及速度快,呈現出骨幹影響羣體、一點牽動行業、一地波及地區的蔓延之勢。①矛盾性質的內部性。羣體性治安事件的參與者一般在政治上沒有與政府對抗的敵意,只希望通過羣體方式爭取和維護自己的權益,提出的要求往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通過國家和社會的干預以及羣眾的自我調節等途徑來解決,性質屬於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民眾內部矛盾。②參與主體的聚眾性。羣體性治安事件多是一種社會羣體的集體違法行為,參加者具有共同利害關係、共同意願和要求,形成人多勢眾態勢,共同向政府和社會施壓。③表現形式的雙重性。羣體性治安事件中,往往是一些羣眾要求的合理性與行為方式的違法性交織在一起,多數人的合理要求與少數人的無理取鬧交織在一起,羣眾的自發行為與一些別有用心者甚至敵對勢力的挑唆破壞交織在一起,矛盾疊錯,問題複雜,處理難度大。④事件後果的危害性。羣體性治安事件的發生,干擾正常的社會和經濟秩序,影響執政黨和政府聲譽,危害社會穩定,有的事件甚至對公私財產和人身安全造成嚴重危害。由於許多國家處於發展的轉型期,受各種利益關係調整的影響,大規模羣體性治安事件將逐步減少,但羣體性治安事件總量在短期內難以大幅下降,羣體性治安事件大多發生在敏感時期和大型活動期間,參與羣體性治安事件的人員將更趨多元化,利益衝突將成為羣體性治安事件的根本誘因,社會信息化為羣體性治安事件帶來諸多新特點,各國的羣體性治安事件模式可能被相互效仿。各國政府將更加重視對羣體性治安事件的防範與處置,健全民主與法制,妥善調節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關係,努力化解各種矛盾,建立健全預防和應急機制,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