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美麗馬先蒿全葉亞種

鎖定
美麗馬先蒿全葉亞種(拉丁學名:Pedicularis bella Hk. f. subsp. holophylla (Marq. et Shaw)Tsoong)為玄蔘科馬先蒿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美麗馬先蒿的亞種,連花僅高8釐米,根木質化,長圓錐形,有分枝,莖被有白毛。葉則幾全緣,有膜質的薄柄,葉片卵狀披針形,羽狀淺裂,裂片相併,圓形鈍頭,花均腋生,有梗,密生長白毛;萼圓筒狀鐘形,密生短白毛,花冠為美麗的深玫瑰紫色,管色較淺。下唇很大,花絲兩對均有毛;蒴果斜長圓形,種子灰白色,6-7月開花。
(概述圖為該亞種的原植物美麗馬先蒿,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在線植物誌 [1]
中文學名
美麗馬先蒿全葉亞種
拉丁學名
PedicularisbellaHk. f. subsp.holophylla(Marq. et Shaw)Tsoong
動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管狀花目
玄蔘科
馬先蒿屬
美麗馬先蒿
亞    種
美麗馬先蒿全葉亞種

美麗馬先蒿全葉亞種形態特徵

美麗馬先蒿全葉亞種
美麗馬先蒿全葉亞種(2張)
美麗馬先蒿全葉亞種
這一亞種與美麗亞種的不同,在於其葉幾全緣,僅有極不明顯之齒。 [1]  [4] 
參看原植物:美麗馬先蒿
一年生低矮草本,叢生,連花僅高8釐米,干時不變黑。根多少木質化,長圓錐形,有分枝,長3-5釐米,粗約2-3毫米,干時褐棕色。莖高僅0.1-3釐米,被有白毛。葉因莖短而似全部集生基部,有膜質的薄柄,長0.5-2釐米,基部鞘狀膨大,於時黃色,有疏毛;葉片卵狀披針形,長1-1.5釐米,鈍頭,羽狀淺裂,裂片相併,圓形鈍頭,3-9對,有淺圓齒,長不達1毫米,面密生短毛,背面毛較長而色較白,並有白色膚屑狀物,上部之葉基部寬而長楔形,多少菱狀卵形。花均腋生,約1-14枚,有梗,長3-7毫米,密生長白毛;萼圓筒狀鐘形,長12-15毫米,竟5毫米,密生短白毛,前方開裂至1/3,主脈5條,寬而不高凸,次脈6-7條,較細,上部稍稍由支脈串連成疏網,齒5枚,後方1枚較小一半,披針形,其餘4枚基部狹細成短而寬的柄,上方膨大寬卵形或圓形,微有波齒;花冠為美麗的深玫瑰紫色,管色較淺。長28-34毫米,外而有毛,近端處稍稍擴大以連於下唇與盔,後者幾不膨大,其直立部分自管端約45°仰向後方,長僅2-3毫米,然後幾以直角作膝狀彎曲而轉向前上方成為合有雄蕊的部分,長約7-10毫米,多少鐮狀弓曲,前方又向前下方漸細成一多少捲曲的長喙,長8毫米,端凹頭,下唇很大,寬20-24毫米,在自然情況中不攤平而兩側多少捲包盔部,中裂長圓形至長卵形,長約4毫米,寬約3毫米,側裂斜橢圓形,寬約為中裂的4倍;雄蕊着生於花管之端,花絲兩對均有毛;柱頭稍稍伸出。蒴果斜長圓形,有短凸尖,伸出於萼1倍;種子灰白色,有明顯的網紋。花期6-7月。 [2] 

美麗馬先蒿全葉亞種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600-3900米的杜鵑林上帶中的空曠草坡上。 [2] 

美麗馬先蒿全葉亞種地理分佈

產我國西藏昌都專區中部(藏布江轉角處,唐拉山1)。 [2] 

美麗馬先蒿全葉亞種主要價值

美麗馬先蒿全葉亞種 美麗馬先蒿全葉亞種
在有花植物中其花形奇特、花色豔麗,葉形優美,具有很高的園林觀賞價值,作為亞熱帶高山野生花卉資源種類之一,在園林綠化中,可作為地被、草坪組花或成片栽植,尤其值得在林蔭樹下或高樓小區花園內種植,能收到較好的觀賞效果。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