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美洲鶴

鎖定
美洲鶴又名高鳴鶴, [8]  是鶴形目鶴科鶴屬鳥類。 [9]  它是美洲特有的一種鶴,十分美麗、長而彎曲的脖子和長長的腿佔了身高的大部分,並具有長長的尖嘴、紅黑相同的頭部、黑色的翅尖。翅較寬,一般可達200釐米左右。 [10]  美洲鶴的頭頂上有一塊紅色的皮膚,嘴末端有黑色的“鬍鬚”,還有着黃色的眼睛和又長又尖的喙。 [11] 
美洲鶴主要分佈在美國得克薩斯東南部和Wood Buffalo國家公園。多棲息在濕地,其生態與丹頂鶴相似。美洲鶴鳴叫聲十分嘹亮,配偶期間善於跳舞。主要食物為甲殼類、魚類、蛙類及穀粒等。每年4-5月間進入繁殖期,其巢築在濕地,巢材主要以蘆葦、蒲草等植物為主,每窩產卵1-2枚,孵化期30-31天,雌雄鳥共同孵卵。美洲鶴的人工孵化主要讓沙丘鶴或其它鶴代孵。1975年,美國世界鶴類基金會首次人工繁殖出4只美洲鶴。 [12]  在野外生存時,壽命超過30年。 [13] 
美洲鶴的保護策略包括新墨西哥庇護區野生沙丘鶴孵化“額外”的美洲鶴蛋並撫養成幼鶴。長成健康成年的美洲鶴,與灰色的沙丘鶴繼續地羣聚在一起。由於他們受到特殊的撫養,這些被寄養的鶴就學不到與其它美洲鶴配對必需的種的特定社會習性。許多美洲鶴由這些代替的父母撫養,然而它們中間沒有幼鶴能長到進行配對或生育。這就導致放棄原有計劃,對美洲鶴保護最大貢獻的關鍵仍在濕地類型的保護上。 [14] 
中文名
美洲鶴
拉丁學名
Grus americana
別    名
咳鶴
美洲白鶴
外文名
Whooping Crane
國際瀕危等級
瀕危(EN) [5]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鶴形目
鶴科
鶴屬
美洲鶴
亞    種
無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保護級別
CITES 2019年版附錄Ⅰ [7] 

美洲鶴形態特徵

美洲鶴
美洲鶴(17張)
美洲鶴成鳥站立時高達1.6米,翼展2-2.3米。體重4.5-8.5千克。 [1]  面頰和頭頂裸露,為鮮紅色,飛羽和頸項是黑色的,其餘部分的羽毛都為純白色。喙為淡黃色,腿和腳是黑色的。雄鳥和雌鳥的羽色相似,但雌鳥的體形較小。它的頭頂也和其他鶴類一樣,具有鮮紅色的裸露皮膚,十分美麗。兩頰也是紅色,長長的尖嘴呈淡黃色。身上的羽毛全都是雪白的顏色,只有額部、臉頰的下方和飛羽為黑色。因此,當雙翅展開時,烏黑髮亮的翼尖在雪白的體羽襯托下更加鮮明。成鳥飛行時會將頸伸直,也可見到它們黑色的翼端。雛鳥淡褐色。 [2] 
發達的器官是這種鶴的顯著特徵,它的氣管捲曲在胸部的龍骨突內,長度可達1.52米,超過了它的體長。

美洲鶴棲息環境

美洲鶴主要在濕地,特別是天然濕地的附近棲息,因為這裏可以為其提供飲用水、食物以及進行社交活動和休息的場所。 [2] 

美洲鶴生活習性

美洲鶴遷徙

美洲鶴是北美洲的特有種,每年秋季到美國得克薩斯州南部靠近墨西哥灣海岸的阿蘭薩斯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的鹽澤地及淡水湖裏越冬,春季回到加拿大北部的伍德布法羅國家公園繁殖,每年遷徒路線的單程為4000公里左右。最近的研究結果表明,組成家庭的美洲鶴羣體秋季在遷徙途中的一個“驛站”——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所逗留的時間比非家庭羣逗留時間長,而春季的情況則與此恰恰相反。對此,科學家所做的解釋是:在春季向北遷徙時,前一年繁殖成功的成鳥需要儘快返回它們的巢區進行繁殖,與這些成鳥同行的幼鳥已近1歲齡,具備了足夠的體力和耐力隨着親鳥向北遷徙。當然,這些親鳥與它們的之幼鳥間的家庭關係通常在到達加拿大的繁殖地後就斷絕了。而非家庭羣體一般由亞成鳥組成,它們沒有北上築巢產卵的壓力,因此其春季遷徙的時間就比較寬鬆。在秋季向南遷徙的過程中,家庭羣中通常包括一隻不足6個月齡的幼鳥。這些幼鳥尚不習慣長途遷徒的艱苦,因此親鳥必須放慢遷徙的速度,以使幼鳥得以跟上。此外,成鳥也不必象趕到繁殖地那樣迫切地需要趕到越冬地去。可是,非家庭羣的成員均已經歷了一次以上此類的長途跋涉,因此不需要在中途逗留太久。 [2] 

美洲鶴食性

喜歡悠然自得地在遼闊的天空上盤旋。由於氣管特別發達,長度達5英尺左右,比它的身體還要長,所以鳴聲十分嘹亮。食物主要是甲殼動物、蛙類等小型水生動物,但很少吃魚。 [2] 

美洲鶴繁殖方式

美洲鶴的求偶行為十分奇特,包括一連串的鳴叫、鼓翼、點頭,以及一些驚人的彈跳動作。作為求偶開場戲的這些舞蹈,常常在深秋就已經開始,但在其他時間裏,有時為了護衞巢區或者僅僅是肛門緊縮的時候也會有類似的舞蹈。它用於築巢的材料主要是蘆葦、香蒲、蓑衣草一類的植物。 [2] 
美洲鶴一般3歲即配對繁殖。每年一窩卵,一窩通常2枚。每對美洲鶴幼鳥只能活1只,另一隻由於相互間的激烈爭鬥而死亡。

美洲鶴分佈範圍

分佈於加拿大中西部(伍德布法羅國家公園)。冬季進入墨西哥灣(阿蘭瑟斯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得克薩斯州海岸。小部分至洛基山脈,美國西部;正在將一些羣體實驗性非遷移至佛羅里達州,美國東南部。 [3] 
美洲鶴分佈圖 美洲鶴分佈圖

美洲鶴保護現狀

美洲鶴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20年 ver 3.1——瀕危(EN)。 [5] 

美洲鶴種羣現狀

美洲鶴曾經在北美洲大陸廣泛分佈,從草原帶到凍土帶都有它們活動的蹤跡。但是,隨着歐洲移民蜂擁地進入北美洲,大量的獵捕、拾卵及破壞棲息地,使其從它們的繁殖地——美國中北部和加拿大的許多草原沼澤地上逐漸消失。19世紀末以後,美洲鶴的生存環境更是每況愈下,濕地的水被排幹,改作農耕地以及人們居住的城市,獵殺美洲鶴的事情也常常發生。到了1941年,越冬的美洲鶴羣體只剩下了16只,成為世界上最瀕危的鶴類。 [2] 
近一百年來,由於狩獵、揀卵及棲息地的破壞,美洲鶴瀕臨滅絕。1931年在美洲鶴的越冬地——得克薩斯州的墨西哥灣一共發現21只美洲鶴,其中6只後來在一場颶風中死去。1937年美國政府買下這片土地,建立了阿肯色野生動物保護區。後來才在加拿大西北部找到這種鶴的營巢地。 [4] 
1966年,美國、加拿大的國家野生動物管理機構決定從美洲鶴巢裏的卵中取走1枚,用以創建一個圈養的鶴羣。這樣做並不影響野生鶴的增長率。這一做法已重複了好多年,共取走60枚鶴卵。美國東部馬里蘭州的帕塔克森林——圈養美洲鶴羣研究中心,已有一個大約25只圈養的美洲鶴羣。美洲鶴的保護和研究已經花費了幾百萬美元,數量不仍斷增加。 [4] 
1982年野生美洲鶴已增長到90只,加上人工飼養的37只,總數達到127只。美洲鶴是世界上最稀有也是最瀕危的鶴類,為了挽救美洲鶴,科學家利用人工孵育的方法將美洲鶴孵化出來,然後利用超輕的飛機和遙控機器人偽裝成美洲鶴,將這些人工飼養的小美洲鶴帶往南部弗羅裏達州的野生動物保護區裏過冬。 [4] 

美洲鶴相關報道

美洲鶴新聞報道

人民網2006年6月30日訊美聯社報道:一對美洲鶴於威斯康星洲孵出兩隻幼鶴,這是百餘年來美國野生美洲鶴首次孵出幼鶴。預計將有24只幼鶴(含懷孕的三隻野生鶴在內)加入到北美瀕危鳥類第二批遷徙羣的隊伍中。遷徙計劃小組支持美洲鶴覆育計劃,在本季做出的一大嘗試是成功促使美洲鶴築巢。他們在網上展示兩隻新出生的棕色幼鶴如何在濃密的草叢中接受父母的照料。除了照料幼鶴,成年鶴還需要尋找合適的巢穴,將幼鶴撫養至可自行飛翔為止。遷移計劃的主管喬依·達夫(JoeDuff)表示,幼鶴極易受到食肉動物的攻擊,因為它們的父母從未有過保護幼鶴的經驗;同時,幼鶴也很好競爭,當兩個鶴蛋在同一個巢中孵化,常常只有一個可以存活。美洲鶴覆育計劃已進行至第五年,在馬里蘭帕塔克森特野生動物研究中心孵出的鶴都被放到內西達野生動物保護區餵養,秋天,在超輕型飛機的引導下,遷徙至南方佛羅里達州的恰撒荷維茲卡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春天來時,它們會再自行飛回北方。不像他們的父輩或那些曾在超輕型飛機引導下遷徙至南方的美洲鶴,新孵出的這些幼鶴可能會害怕飛機。但達夫仍希望它們可以跟隨父母一同遷徙。5英尺高的美洲鶴是北美最高的鳥類,在1941年時幾乎滅絕,當時僅存20只。 [6] 

美洲鶴人工孵化

美洲鶴瀕臨絕種,有十幾只被人孵化。鳥類有一種天性,它會把第一眼看到的動的物體當成自己的母親。為了讓鶴保持自己的天性,工作人員作了套在手上的假鶴,用假鶴的嘴巴喂小鶴,同時播放母鶴的叫聲。到了小鶴該學飛的時候,沒有母鶴教它們,它們就只會走,不會飛。小鶴跟在後面跑,跑着跑着,就飛了起來。到了美洲鶴遷徙的季節,沒有母鶴教他們怎樣飛往温暖的南方,如果一直留在本地,十幾只珍貴的美洲鶴將會被凍死。工作人員使用滑翔機,播放着母鶴的叫聲,慢慢地起飛。奇蹟般的,小鶴們排成一隊,跟着滑翔機飛了起來。工作人員清晨起飛,中午餵食,晚上休息,整個美國都在關注這十幾只由滑翔機帶領遷徙的美洲鶴,每飛過一個地方,人們都放下手中的工作,仰望這難得一見的景象。鶴們也有個性,責任心強的,體力好的,飛在前面,照顧其他的鶴。調皮搗蛋的,路上光顧着看風景的,迷了路,找不到鶴羣。工作人員只好把那隻搗亂的小鶴裝到箱子裏,直接運到目的地。第二年,這些美洲鶴自己飛回老家,並且繁衍了後代。 [6] 

美洲鶴訓練遷徙

佛州這羣美洲鶴之所以牽動眾多人的眼睛,是因為它們是唯一由研究人員專門訓練,成功從北方遷移而來的“試驗品”。成功的試驗為龍捲風毀於一旦,讓它們獲得了與龍捲風死難者一樣的關注。為鍛鍊人工飼養的美洲鶴適應自然、恢復天性,美國威斯康星州尼西達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工作人員11月出動飛機,帶領一羣小美洲鶴飛往南方佛州的越冬地。
這羣小美洲鶴在馬里蘭州的帕圖克森特野生動物保護區孵化成功,之後一直在尼西達野生動物保護區接受人工餵養。為了消除小美洲鶴對人類的恐懼,飛機上的工作人員穿上了模仿美洲鶴外型的特製服裝。對於體力不支的小鶴,地面方面則出動卡車運載它們一程。遇上天氣變化,飛行員就用便攜式圍欄保護它們不受傷害。在這樣的精心策劃和關照下,18只小美洲鶴終於在年底到達了位於佛羅里達州查薩霍維茨卡野生動物保護區的越冬地。
參考資料
  • 1.    Grus americana - Whooping Crane  .Oiseaux.net[引用日期2014-04-14]
  • 2.    世界上最瀕危的鶴類——美洲鶴  .北京科普之窗網(作者:李湘濤)[引用日期2014-04-14]
  • 3.    Whooping Crane  .eBird[引用日期2014-04-14]
  • 4.    Whooping Crane (Grus americana)  .BirdLife species factsheet[引用日期2014-04-14]
  • 5.    Grus americana  .The IUCN Red List[引用日期2014-04-14]
  • 6.    人民網 美聯社 2006年6月30日訊
  • 7.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  .CITES 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官網)[引用日期2022-01-30]
  • 8.    英國DK出版社著;慶慈譯,DK動物百科系列,瀕危動物,科學普及出版社,2020.10,第42頁
  • 9.    (英)約翰·詹姆斯·奧杜邦著,美洲鳥類,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6.11,第230頁
  • 10.    施澤榮主編,中國籠鳥,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02,第151頁
  • 11.    英國DK出版社著;慶慈譯,DK動物百科系列,瀕危動物,科學普及出版社,2020.10,第43頁
  • 12.    施澤榮主編,中國籠鳥,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02,第151頁
  • 13.    英國DK出版社著;慶慈譯,DK動物百科系列,瀕危動物,科學普及出版社,2020.10,第42頁
  • 14.    (美)(理查德·B·普里馬克)Richard B.Primack著;祁承經譯,保護生物學概論,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12,第174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