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美洲蠣鷸

鎖定
美洲蠣鷸,Haematopus palliatus (Temminck, 1820),是蠣鷸科蠣鷸屬的一種中型涉禽。體長40-44釐米,翼展89釐米,雄性體重567克,雌性體重638克。體型渾圓,眼先被羽;嘴形特別,較長而強,適於開啓堅硬的貝殼(牡蠣等)。
外文名
American Oystercatcher
中文學名
美洲蠣鷸
拉丁學名
Haematopus palliatus (Temminck, 1820)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鴴形目
蠣鷸科
蠣鷸屬
美洲蠣鷸
命名者及時間
Temminck, 1820

美洲蠣鷸生境習性

嘴通常是紅色或桔紅色。鼻孔線狀,鼻溝長度達上嘴一半。頸和腳均較長,脛的下部裸出;腳粉紅色,足僅具前三趾,後趾退化,趾間蹼不發達。雌雄鳥相似,體羽以純黑色或黑、白兩色為主。平時棲息在海岸、沼澤、河口三角洲。大多數單個活動,有時結成小羣在海灘上覓食軟體動物、甲殼類或蠕蟲。跑得快,飛翔力強。棲息於海濱、河灘沙地、湖岸濕地。常站立在海濱低巖的頂部等待退潮,潮退後,在淤泥或沙中搜索食物。在海濱砂礫中築陷穴狀巢,每窩產卵2~4枚,卵橄欖黃帶灰色,有褐黑色斑點。雌雄輪流孵卵,雛鳥為早成鳥。 [1] 

美洲蠣鷸分佈範圍

美洲蠣鷸
美洲蠣鷸(4張)
分佈於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阿魯巴,巴哈馬,巴巴多斯,伯利茲,博內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巴西,加拿大,開曼羣島,智利,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古巴,庫拉索島,多米尼加,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薩爾瓦多,法屬圭亞那,瓜德羅普島,危地馬拉,海地,洪都拉斯,毛里塔尼亞,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島,巴拿馬,秘魯,波多黎各,聖基茨和尼維斯,聖盧西亞,聖馬丁,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特里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羣島,美國,烏拉圭,委內瑞拉,維爾京羣島。
遊蕩:牙買加。 [2] 

美洲蠣鷸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