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德堡陸軍基地

鎖定
胡德堡(Fort Hood)是美國陸軍在德克薩斯州基林附近的一處基地,大部分營房位於貝爾縣,其他部分位於科里爾縣。該基地以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南方聯盟的將軍約翰·貝爾·胡德(John Bell Hood)的名字命名。該基地佔地880平方公里,比新加坡國土面積724.4平方公里還大,是美國陸軍現役裝甲部隊最大的本土基地。
中文名
胡德堡陸軍基地
外文名
Fort Hood
類    型
陸軍基地
控制者
美國陸軍
建造時間
1942年
使用時間
1942-

胡德堡陸軍基地地理位置

胡德堡基地大門 胡德堡基地大門
胡德堡(Fort Hood)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基林市外(31° 8'7.53"N, 97°47'57.29"W),距離奧斯汀和韋科市各約100公里。胡德堡交通便利,早在1882年就通有鐵路。在與該基地毗鄰的基倫鎮,可以直通東西走向的190號高速公路,向東行駛到貝爾頓市,則可以進入縱貫美國南北的35號州際公路。

胡德堡陸軍基地相關歷史

基地內軍事演習 基地內軍事演習
該基地於194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駐紮有美國陸軍第3軍、第3裝甲騎兵團等部隊。截止2009年年初,該基地共有官兵5.2萬名。在20世紀90年代的海灣戰爭中曾貢獻兵力2.5萬。美國陸軍著名的第1騎兵師(1st Cavalry Division,First Team)就駐紮在胡德堡基地,該師是美國陸軍十個師中最為重裝化的一個師,也是一個完全由裝甲旅級戰鬥隊構成的師級單位。

胡德堡陸軍基地裝甲兵博物館

自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聯軍由先初的“沙漠之盾”提升至“沙漠風暴”作戰收復科威特國計劃,胡德堡(Fort Hood)在陸軍武器、人員、裝備的派遣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位於得州中部佔地800多平方公里的胡德堡,為美國陸軍第3軍(The III Corps)所屬的第1裝甲騎兵師(The First Cavalry)和第2裝甲師(The Second Armored Division)之所在地,自成軍以來,第3軍東征西討、戰績輝煌,使得第1裝騎師及第2裝甲師贏得了天下第一師(First Team)以及地獄輪(Hell On Whells)的封號。如今位於胡德堡的兩大師,各自擁有一軍史館,其蒐集之歷史文物及武器裝備可追溯至150年前西部拓荒時代美國騎兵隊之軍服、軍刀以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時代的各項火炮、小型武器,其展示品堪稱為自由世界中步兵武器最多之處。同時在“沙漠風暴”作戰結束後,聯軍於摧毀伊拉克遺留裝備之際,美軍也將一批繳獲自伊軍手中的裝甲車輛運回美國本土,展示於胡德堡軍營中以收紀念兼教育之效。
在進入胡德堡前,可見到入口處設有一巨大的標示,將各單位的地點、方位及隊徽均顯示於上,以方便新進報到人員導找這迷魂陣似的基地。經詢問清楚後,首先進入第1裝甲騎兵師的博物館中參觀。
第一裝甲騎兵師博物館
第1裝甲騎兵師博物館可分為室內及室外兩大展示區。室內展示室中共分為8個展示廳。首先於第一、二廳中為第1騎兵師之成軍(當時無裝甲可言)、當年對抗印第安人及各式馬鞍等用具和軍刀的展示。接着是當年美國拓展海外殖民地時期於墨西哥、中南美洲及菲律賓等地的軍事行動及史蹟介紹。在第三、四廳中陳列着日本軍閥在太平洋戰爭時所使用的軍刀、制服及朝鮮戰爭時中共抗美援朝的文物,包括了日軍的三十年式炮兵測距儀、醜陋的夾腳布鞋以及北朝鮮軍隊所使用的中國提供的小口徑武器。有趣的是,近年來日本在史書的編撰上企圖掩飾當年侵華的行為,美國在修辭學上也大做文章,當年的韓戰(Korean War)、越戰(Vietnam War)如今也改口稱為韓國衝突(Korean Coflict)以及越南衝突(Vietnam Confict)。
第六廳中展示者為第1騎兵師之介紹及“沙漠防盾”、“沙漠風暴”作業以來的報導,陳列着伊拉克陸軍所使用的23毫米防空機炮、76毫米無後座力炮及58毫米迫擊炮。室外展示場中,大大小小共有40餘件展品,在此僅以部分具代表性者介紹給讀者。繳獲自伊拉克手中的武器包括中共制的69式坦克(仿俄製T-55)、以T-55為底盤製成的裝甲搶救車、SU-122 122毫米自行火炮,在戰後清掃戰場時繳獲的T-59、130毫米野戰炮以及S-60 57毫米防空炮,T-54戰車、法制AMX-10人員裝甲戰鬥車、俄製BMP-1裝甲戰鬥車、T-72戰車及一些軍用卡車。由於這些軍用車輛都是在堪用狀況,並以原有的標誌置於展示區,如此不難得知當時伊軍潰敗的情景。在薩達姆下令死守戰線後,伊軍沒有一個願意為自己的國家、宗教犧牲,大家紛紛棄械投降,就連一位西方記者手持相機進行採防時,也抓獲了4名投降的伊拉克士兵。
第二裝甲師博物館
第2裝甲師於巴頓將軍(Gen George Patton Jr。)的麾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突擊德軍防線,重創德軍裝甲師團並贏得了“輪上魔鬼”的封號。於室外的展示場中陳列了該師所使用過的各式裝甲車輛,由戰前的M3、M24、M46、M48至M60等各式坦克。同時,於博物館入口處也陣列了120毫米主炮的MBT坦克,可惜此坦克因車身過重而無法滿足陸軍的要求,只生產了14輛便成了絕響。隨後,M1出現,併成為陸軍裝甲部隊的主力先鋒。在展示場中另有一系列的人員裝甲運輸車展示,由1944年21噸重的M75、M84一直到被M113所取代的M59人員裝甲運輸車都有,其餘還有誠實約翰(Honest John)地對地導彈及由M4戰車底盤所發展的自走炮。
於室內展示廳中,首先可見當年巴頓將軍給予之隊徽,接着是第2裝甲師於二戰時,在歐洲戰場事蹟的介紹。先是諾曼地的登陸作業及收復法國,接着是德國戰線的突破,其中陳列的步兵武器有美軍所使用的湯姆森衝鋒槍、德軍MP40衝鋒槍、P38手槍、毛瑟步槍MP44突擊步槍。由MP44的外觀可知,第二世界大戰後,蘇聯利用其基本原理髮展出其代表性的步兵武器——AK突擊步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第2裝甲師寂靜了一段不太長的時間,因越南戰爭的爆發,該師又重披戰袍,投入越南的森林戰爭。在展示廳中也陳列了當年越南抵抗力量所使用的各式AK步槍、手槍及最近才由中東戰場中所獲得的伊軍各式小口徑武器如:AK-47、俄製Tokarev 7.62毫米手槍、Tarkg 9毫米手槍、捷克制Md1974 7.65毫米手槍、中國及俄製26毫米信號槍等。

胡德堡陸軍基地相關事件

圖為美國大兵全副武裝守衞艦載直升機。 圖為美國大兵全副武裝守衞艦載直升機。
2009年11月5日,在胡德堡軍營發生了一起槍擊事件,12名軍人和1名軍方僱員在事件中喪生,槍手為巴勒斯坦裔的美國陸軍少校尼達爾·馬利克·哈桑。2020年曾有25名胡德堡士兵非自然死亡,使得美國陸軍部長下令整改。 [1]  2020年12月8日,胡德堡軍事基地內的14名軍官和士兵遭解僱或停職,其中包括時任胡德堡司令官埃夫蘭德少將。 [2]  2021年2月6日凌晨,胡德堡再次發生槍擊事件,所幸無人受傷,槍手被懷疑是一名退伍軍人,他“開槍時正在與一些現役士兵開展社交活動”,現已被憲兵隊拘留。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