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羊文化

鎖定
羊是人類最早開始狩獵和馴養的動物之一,中國傳統文化從誕生時起就與羊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中文名
羊文化
屬    性
傳統文化

羊文化文化淵源

羊是人類最早開始狩獵和馴養的動物之一,中國傳統文化從誕生時起就與羊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據最新考古發現,距今大約8000年前的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以及距今約7000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都已出現了陶羊……可以説,“羊文化”幾乎滲透進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中華人文祖伏羲、炎帝都與“羊”有着“血緣關係”,“三皇”中的伏羲、神農最早都以“羊”為部落圖騰。據考,伏羲曾受“羊角柱”的啓發,發明了推動中華文明進程的“八卦”; 堯舜時代的大法官皋陶曾藉助獨角神羊斷案,從而實現古代司法公平;漢代董仲舒將儒家文化的核心精華“仁”、“義”、“禮”賦予到羊的身上,讚歎羊是“美”、“祥”之物; 明代甚至將“羊之跪乳”編進兒童啓蒙讀物《增廣賢文》中,將羊塑造成懂得感恩的典範……

羊文化漢語字根

羊文化圖冊
羊文化圖冊(5張)
“羊文化”除了對中華傳統文化觀念的形成和民俗民風產生了深遠影響外,從中國漢字的字源、語源等文字學的研究中,我們同樣能捕捉到大量關於羊與早期文化生成關係的信息。最早可見的文字資料卜辭表明,殷商時期已經“六畜”俱全,而在《甲骨文字典》裏,以馬、牛、羊、雞、犬、豕這“六畜”為字根的漢字中,羊部字數最多:“羊大為美”、“羊魚為鮮”、“羊食為養”、“羊言為善”、“羊我為義”……滲透着“羊文化”的很多漢字至今仍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