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麥朔

鎖定
羅麥朔,作曲家,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作曲博士。現任職於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北京市教委“和諧之聲”合唱團駐團作曲、國家藝術基金創作資助人才、美國亞裔基金會“I SING”項目音樂製作人、重慶民族樂團駐團作曲。 [1] 
中文名
羅麥朔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86年
畢業院校
四川音樂學院 [2] 
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作曲家、教師
專業方向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學術代表作
《胤禛美人圖》
《夜·律》
《搖籃曲》
《嗡嘍咪》
《玉之音》 展開
學術代表作
《胤禛美人圖》
《夜·律》
《搖籃曲》
《嗡嘍咪》
《玉之音》
《第二鋼琴協奏曲》 收起
主要成就
首屆拉赫瑪尼諾夫國際音樂大賽作曲組第六名 [3] 
職    稱
副教授

羅麥朔人物經歷

在繁忙的教學演出活動外,作曲家還積極參與中外音樂交流活動,如:2013年為指揮家捷傑耶夫在國家大劇院舉行“斯特拉文斯基演出季”的新聞發佈會擔任發言人;2012年起為美國亞洲基金會發起的聲樂項目“I SING!festival”作為音樂製作人,該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多屆,成為當代中國音樂藝術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徑。 [1] 

羅麥朔主要成就

其作品常年在多個世界頂尖音樂場所奏響:紐約林肯中心、西雅圖大教堂、香港大會堂、新加坡大會堂、澳門文化中心、高雄至德堂、中國國家大劇院、北京音樂廳、中山音樂廳、上海音樂廳、上交音樂廳、蘇州大劇院、廣州星海音樂廳等。曾與吳靈芬、葉聰、Bradford、Sokolov、Petrus、田浩江、劉沙等知名藝術家有過良好的合作。近期的音樂創作受到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中央民族樂團新加坡華樂團、新加坡文化藝術理事會、上海民族樂團、廣東民族樂團、“I SING!festival”等國內外重要音樂機構委託。他的作品曾登上中央電視台以及國家外事訪問等多個重要演出活動,其音樂創作得到過多位藝術大師的讚賞。俄羅斯當代著名作曲家謝德林稱其為“極其優秀的音樂創作人才”。中國著名作曲家杜鳴心教授也給予了很高評價:“羅麥朔在作曲、指揮及鋼琴領域展示了相當高的造詣與成績”。
翻譯俄羅斯當代作曲技術著作《現代和聲》(原著佳吉科娃,約10萬字),並發表多篇文論,關於中國民族音樂方面有:《西周樂隊聲像的藝術探究與運用》、《黔西北彝族民歌多調性對創作的啓迪》。
其民族管絃樂作品《胤禛美人圖》、《夜·律》,合唱作品《搖籃曲》、《嗡嘍咪》、《玉之音》,《第二鋼琴協奏曲》已成為目前國內外極受歡迎的當代作品。 [1] 

羅麥朔獲獎記錄

長期的音樂生涯獲得第十四、十七屆、十八屆全國音樂創作文華獎、“中國之聲”作曲比賽、李赫特即興鋼琴演奏比賽、莫斯科鋼琴即興演奏比賽、肖斯塔科維奇誕辰100週年作曲比賽、俄羅斯“國際現代藝術與教育比賽”作曲-鋼琴比賽多個國內外重量級音樂獎項。電影配樂《六年六天》獲得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音樂獎、民族管絃樂作品《嗡嘍咪》獲得全國青少年民族管絃樂作品比賽優勝獎、《胤禛美人圖》獲得2015年國家藝術創作資助項目等。 [1] 

羅麥朔社會任職

北京市教委“和諧之聲”合唱團駐團作曲、國家藝術基金創作資助人才、美國亞裔基金會“I SING”項目音樂製作人、重慶民族樂團駐團作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