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阿絲蟲病

鎖定
羅阿絲蟲病又稱卡拉把絲蟲腫、熱帶腫或短時性腫脹,是由羅阿絲蟲感染所引起的慢性寄生蟲病。病人是惟一的傳染源,通過中間宿主——斑虻傳播,它們僅在白天咬人。人類是羅阿絲蟲的惟一宿主。
中醫病名
羅阿絲蟲病
外文名
loaiasis
別    名
卡拉把絲蟲腫
熱帶腫
短時性腫脹
就診科室
皮膚科
常見發病部位
前臂、手部、下肢等
常見病因
羅阿絲蟲寄生人體致病
常見症狀
局部劇烈疼痛和瘙癢,然後在1個小時內出現腫脹,迅速擴散,可達雞蛋大小,持續數小時或3~5天,始漸消退

目錄

羅阿絲蟲病病因

本病由寄生在人體內的羅阿絲蟲引起,成蟲寄生在人體的皮下組織或筋膜層,雌蟲產生微絲蚴並進入血液,當中間宿主——斑虻叮咬患者,微絲蚴進入斑虻體內,大部分移行至斑虻腹部脂肪體,少部分到達其胸部或頭部脂肪體,1周後蜕皮兩次變成有感染性的幼蟲,當斑虻再次叮咬人時,幼蟲通過其口器侵入人的皮膚,使人感染。1年左右幼蟲發育為成蟲,成蟲多在皮下及眼結膜下移行,亦可移行至任何內臟。在成蟲移行過程中可間歇性地產出微絲蚴。微絲蚴寄生於人體血液,具有晝夜週期性。成蟲在體內可存活15年或更長。

羅阿絲蟲病臨牀表現

羅阿絲蟲病除個別患者只具有單一症狀外,常表現出多種症狀,局部暫時性腫脹是羅阿絲蟲病最主要的臨牀表現,全身各處均可發生,多見於前臂、手部、下肢等處。感染後3個月即可發現,但多數在一年以後,並可間歇發生,間歇期長短不定。每次出現數目常為1個,但也可在1~3個部位同時發生。常突然發病,或在發病前1~2個小時先感到局部劇烈疼痛和瘙癢,然後在1個小時內出現腫脹,並迅速擴散,可達雞蛋大小,持續數小時或3~5天,始漸消退,也有持續1至數週者,局部較硬,有彈性,無指壓痕跡。若在同一部位反覆出現腫塊,則可形成永久性囊樣腫塊。大部分病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皮炎症狀,如瘙癢和蟻行感。瘙癢症狀嚴重的患者可因搔抓導致繼發感染,也可引起失眠、精神障礙及精神失常。成蟲常移行於眼瞼引起皮膚腫脹,有時可觸及遊走性條索樣蟲體。當成蟲移行到球結膜時,可引起局部充血、水腫、畏光、流淚、疼痛等不同程度的結膜炎症狀。眼部刺激症狀很重,有瘙癢感和異物感,持續數日,可自行消退。也可侵犯心、腎、脾、胃等部位。

羅阿絲蟲病診斷

本病診斷要點:患者有在流行區生活的歷史,如來自或到過非洲的人羣;典型的眼部奇癢、遊走性皮下腫塊伴有皮膚瘙癢等症狀;球結膜下或皮下可見到蟲體蠕動;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在血中或骨髓液中檢出微絲蚴、眼部或皮下包塊活檢出成蟲是確診本病的依據。

羅阿絲蟲病治療

1.乙胺嗪對微絲蚴和成蟲均有效,連服20天。必須注意,若外周微絲蚴密度大,乙胺嗪殺死大量微絲蚴時阻塞大腦毛細血管時,可出現腦膜腦炎綜合徵,嚴重者可引起死亡。
2.已有研究表明,伊維菌素具有殺滅羅阿絲蟲微絲蚴的作用,但該藥在本病治療中的副作用嚴重。
3.若腫塊不多也可手術摘除。